敬德相关论文
“敬德”与“保民”是西周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在两者关系上,以往研究普遍认为“保民”由“敬德”孕育。从最初的文献来看,“保民”是......
本刊讯 2015年12月26日,敬德书院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第......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书院曾经是中华民族主要的精神生活场所,是我们民族的思想孕育场、灵魂安憩所和精神圣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书......
“从书院的前门走到后门,就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游学。”北京海淀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经常这样向人介绍敬德书院。 ......
孔子思想的原点是其人性论,它蕴含存在论意义的"性相近"、生存论意义的"习相远"和实践论意义的人性重塑。孔子努力于后者,创建起以......
尉迟敬德庙位于崇福广场东,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内有塑像十二尊,壁画三百九十平方米,展现了尉迟敬德的......
尉迟氏源自西域于阗,至西晋时,其中一支率部东迁,先后活动于并、朔地区,其后历经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历史时期,逐渐完成......
穿着一双帆布球鞋,2011年6月23日,两鬓斑白的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走走看看,连着走了三个多小时。 在玉米地里,温庄村支书霍敬德有些......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家之一,曾经有人认为他已经接近司马迁的水平。但他平生有一桩很不光彩之事,这就是《晋书......
在传统史学家眼里,唐太宗是神武聪明的一代圣君:他从谏如流,任人唯贤.但事实上,他任用武人的政策却不能简单地用“唯才是举”来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a,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b,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
中国民间有一句成语,叫作“卸磨杀驴”,其实是一则很精彩的寓言。凡谚语或寓言,都因其形象生动、意义典型以及富含哲理、言简意赅而具......
殷周革命后,周初统治者面对诸如外族入侵、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影响,同时源自于对殷商革命正义性的反思和杜绝“武王第二”的出现,提出......
唐太宗时期,吏部尚书唐俭生性爽直、刚直不阿。某日,李世民棋瘾大发,命人召来唐俭陪下围棋。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没过几招,就逼得李世民......
2019年9月28日,敬德书院举行以“经典诵读与中华文化精神”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
公园分东湖和西湖。我们从东门进去,走到长长的木桥上,桥两边的湖面在微风吹拂下荡起小小的水波,真美啊!木桥一直通到西湖边,中间会经......
商周易命后,周人在“天命靡常”的思想背景下,由其“敬天”活动建立了最初的“敬”论。以《诗》、《书》为文献依据,可以总结出“......
记得小时候,每个除夕早晨,我总会帮着父亲给家中所有门都贴上春联,还会特意为院门贴上一对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门神。紫禁城既然是明清......
《尚书》的民族思想尚未发现有专文探讨;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元典中,它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可贵的价值。其思想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敬"是先民在原始宗教氛围中,直承忧患意识而来的"人的自觉"的表现。"敬"观念在西周时期大抵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承袭了殷商以来......
杨梓(约1260年—约1327年),海盐澉浦(今渐江海盐)人,元代戏曲家。创作杂剧3种,《下高丽敬德不伏老》《承明殿霍光鬼谏》《忠义士豫......
西周时期的思想较之殷商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提出了天命靡常、天命转移的理论,制定了严密的宗法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并提出了敬德......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滥觞于"观乎天文",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巫觋们的"通天"事务服务的,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
战争文学大多蕴含两种情感基调--激昂和忧伤,<诗经>中的战争诗也蕴含着这两种基调;但与几乎同时期的西方战争诗<荷马史诗>相比,<诗......
《诗经》中的战争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 ,而是用军威震慑、道德感化敌方 ,这一奇特的文学现象体现了周统治者敬德保民思想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