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学相关论文
2021年,学界关于方志学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涉及方志基础理论研究、方志管理与实践研究、方志编纂研究、方志史与方志学史、志书评......
清代是方志学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扬州地区方志的编纂达到了顶峰,扬州学者们本着求公和求实的编纂理念投入到修志事业中去,对方志学理论......
在近代方志转型的多重因素中,报刊上刊载专论、书评、图书广告等形式的方志批评发挥着重要作用。专论多出自方志学精英之手,实现了......
篇目,在旧志书中称为“门类”、“门目”。它反映了志书的结构和内容,是志书体例的具体化。志书学家历来对此极为重视。章学诚在......
“修志所难者人物耳”。(《柳南随笔》)而撰写戏曲志人物传记更难。因为,戏曲志史无前例,戏曲人物活动及名优行踪,除近代专著外,历......
早两天,邮递员打电话让我下楼取件,是一本从苏州用挂号寄来的《评弹艺术》丛刊。信封上那熟悉的笔迹,一看便知是我所敬重的周良先生。......
来新夏是我国当代著名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目录学研究、方志学研究、“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形成与实践等方......
学位
2009年春,洛阳市新安县文物管理局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于新安县铁门镇陈村村南发现一通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古道观记”碑,为......
缪荃孙(1844—1919),晚号艺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和金石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志书是主体化了的地情信息,修志主体——编者的个性必然会在其所编的志书中表现出来,从而使志书具有各自不同的精神特点。我们把......
试析地方志不见地方的症结李德刚,步进地方志志地方,举凡一方土地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文化、民情、习俗、灾异、人物等,都包罗......
中国地方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是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纵横各方面的情况和资料的一种著述体栽;是......
中国方志学理论的发展与现状南开大学来新夏方志学理论的萌芽与发展是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修志实践密切联系的。方志学的理论是随着修......
20 0 3年,指导小组办公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指导小组三届二次......
张其昀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教育、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的发展做......
对续修人物志中的编写原则、收录范围及标准和编写技巧问题研究探讨。
Research on the writing principle, scope and standards......
于清泮,字芹泉,又字琴泉,乳山市大孤山镇八里甸村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幼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最近,我接连读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和山西的三晋出版社出版的刘纬毅等著《中国方志史》两大巨著,真是喜上......
[摘要] 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朝代的更替,各种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别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图经得到大力发展,取代地记而行使其历史使命。......
[摘 要]黄佐是明代中叶重要的理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其所学遍及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黄佐一生共参与编纂了五部方志,分别是......
今天,中国地方志学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杭州市召开了。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
我与西樵先生相识,始于1997年,其时我研究生毕业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不久,即应邀参加山西省《左云县志》评稿会。会议......
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是近代昆明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政治活动、教育活动、诗词、书画刻、思想等方面考察了号称......
传统的观点认为章学诚在他生前因不善考证并批评考证而被边缘化,在他去世后相当长时间内,章学诚的学术思想也一直处于潜伏隐晦的状......
本文系统考察近代方志学渊源与转变的历史,认为发源于“编纂之学”的方志学理论,在近代方志转型的背景下,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有......
古玩,又称古董、文物,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缩影物证。它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等诸多方面知识,历来多被文人、学......
史料学是史学的重要基础.由于方志学是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资料性文献”又是地方志书的本质特征,因而方志学和史料学之间关系密......
作为乾嘉时期著名史学大家、方志学理论的奠基人,章学诚在方志学上开创性的系统理论,对后世的修志理论与实践产生极大影响。不但如此......
本文认为 ,地方志除“资政、教育、存史”三大功能外 ,还有兴利功能。兴利功能在志书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用志......
“经世致用”是我国方志的优良传统 ,社会的需要决定了它存在和传承的价值。而现代化的推进使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而深切的关注......
黄苇先生早先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2 0世纪 70年代后专治方志之学 ,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可以说是新中国涌现出的一大批方志学......
遵照李铁映同志“修志的当务之急是培训人才”、“关键在人才”的指示精神 ,在浙江省教委、宁波市政府及宁波大学校、院领导的关怀......
文章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方志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方志的专门性和方志学的独立性,编纂专门的地方志书,建立独立的方志学科体系,正逐渐......
唐宋史、地方文献学专家林天蔚教授 ,继 1 995年梓行《方志学与地方史研究》之后 ,今有新作《地方文献论集》问世 ,提出以方志、族......
《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第一分册2006年3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出版社、各省地方志办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主持下,社会主义时期新编地方志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长久以来对地方志的定义和属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康乾年间地理派戴震和历史派章学诚的争论影响深远,至今某大学地理系一教授应......
乙酉之夏,闷热蒸人。正是在这酷暑之日,陆奇先生将他们主编的《中国现代方志学》赠送给我。挑灯拜读,却没有感到杜甫《夏夜叹》的......
四现代方志学的新兴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全国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百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