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志相关论文
黄遵宪是马华文学史上最早推动白话文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亦是海内外推动白话文的重要推手。他赴任新加坡总领事前,已完成《......
人境庐是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小溪唇,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之意,于1884......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曾经写下一句小字作为解释:“自由者,不为人所拘束之义也。其意谓人各有身,身各自由,为上者不能压抑之、束缚之......
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清末杰出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和著名诗人。他于光绪二年(1876年)......
1895年秋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刚刚惨败于日本,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了曾任中国驻日......
对于促进对日本的了解来说,李连庆的《樱花之国》是个可喜的开始 一百年前,从事日本研究的黄遵宪就指出:“以余观日本士夫,类能......
读了万峰的新著《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觉其颇有值得在当前史学研究中提倡的精神。 首先是敢于突破成规,开辟新的领域。既然是一......
在经历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甲午之战、庚子之乱和日俄战争后,那些舶来的共和种子在中国四处播撒,而且一旦扎根生长,便再也无法扼杀......
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效法西方活动的进行,具有西方特色的新式学校陆续出现。这些新式学校大多设置了授课时数不等的......
不久前,日本政府派遣的歌舞伎访华使节团在北京演出了歌舞伎传统剧目《忠臣藏》。这出描写日本元禄时代四十七位壮士不畏强暴、勇......
康有为的明治日本认识,不仅成为他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变法运动指导思想的主干。本文通过对清末摄取明治日本知识......
本文通过考察<日本杂事诗>的修改并与<日本国志>对照,探测黄遵宪思想发展的轨迹.论文对<日本杂事诗>初刻本、定稿本作了细致比勘,......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外交家及政治家。其作品《日本国志》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日本历史文化及明治维......
1前言南宋诗人陆游在其《临安春雨初霁》诗中有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前者说的是在类似手卷高度的纸上写作书法,......
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关注历时近30年,其认识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初抵日本时,他有怀疑,但无敌意,还乐见其成。阅读西方民......
黄遵宪较早全面、深入地考察了日本教育制度,通过其著作《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向国人引介了日本的教育行政制度、普通教育......
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集,是在日本任使馆参赞时完成的全面介绍日本的组诗,以诗纪史,综论古今,形式是竹枝词加注,具体内容主要是:概叙了......
<正> 在中国近代史学著作中,有一部书曾被“海内奉为瑰宝”,(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誉为几百年来少见的“奇作”,(薛福成《日本国......
<正> 黄遵宪是清末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学者、诗人。他于1877年随我国首届驻日公使何如璋赴日本,任参赞官,同时着手撰写《日本......
本文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为语料,考察了近代早期的中日语言接触。通过语料调查与梳理,对该书中日语借词的生成、使用及传播过程......
<正>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当历史悠久而又具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还沉醉在自给自足、江山社稷万古长青的梦幻......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章扬定近代中国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实现国家的近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作了艰......
在中国近代史上,黄遵宪是走在时代前面,予中国近代化进程以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不但是维新变法思想的启蒙者,更是戊戌维新运动......
本文以《日本国志》的遭遇、海军军费被挪作他用为切入点,对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文化观念、国家制度建设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此时......
一近代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完稿于光绪十三年(1887),问世至今,1次修订,12次再版,风靡一世,已成为研究日本的经典......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字》篇末所阐发的“言文合一”的观点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但需要指出的是黄遵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