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史相关论文
1995年四川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Ⅰ式)是太极八卦盘,其纹饰内涵包括老子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生成序、河图洛书、十月太阳历、阴......
儒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问题史,因而对儒学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为此,本期约编了几篇讨论儒学问题的文......
《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经孔子注释和阐发.儒家的色彩极为浓厚.两汉以降,统治者独尊儒术.《周易》因孔子儒家参入整理和笺注.被尊为......
程颐继承了先秦儒家<易传>的<周易>观,认为<周易>是一部讲思想的著作,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德智修养,认识事物的变化法则,......
【正】 1.高仲华精通易学高明,字仲华,江苏高邮人,历主师大政大国文研究所,著作满家,于易有《连山归藏考》、《易图书学溯原》、《......
易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显学。学界对于易学史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这一成就背后却还留存着一个遗憾.那就是我们的易学史......
本文从易学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矛盾学说的演进历程.认为《易传》构建了阴阳矛盾学说的基本框架,是阴阳矛盾学说之源。从玄......
郭雍是兼山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属于程门支流.郭雍秉承义理解易之风,推崇二程、张载而又自成一家.郭雍反对象数派的<河图><洛......
山东古代易学史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上古至先秦易文化阶段."易历三古人更三圣"中有二圣即伏羲、孔子是山东人,这个时期的易......
任何经典文本的解读实质上皆基于个体诠释的再创造,一部蔚然大观的易学史亦即一部易学诠释史。本文从易学史的演变入手,以诠释学的角......
叶矫然生当明末清初之际,此时期亦为史事派易学著作,如吴日慎《周易本义爻征》、金士升《易内传》、胡世安《易史》等相继问世之时。......
"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三个源头在河南,和黄帝故里(《归藏》易源头)可以合称为"易"的四大地望。"易学"是传统学术的重要部分......
易学是<周易>诞生之后对<周易>经传进行阐释的研究学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解易观,即解释<周易>的指导思想;二是解易体例,即历代......
【正】 象数易学史以《周易)象数为研究对象,以象数易学范畴发展、学派形成、人物思想演 变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揭......
<太平经>体现了易学哲学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结构模式和宇宙通变模式,对易学在汉代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 在易学史上,王弼的《周易略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王弼在这部著作中对《周易》的编纂体例、卦爻结构及其哲学功能进行了......
《周易》凝聚了中国古代先民理解世界的智慧,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所以古人称赞它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始终。......
<正>2006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赶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周易》经传解读与研究......
评审专家点评清代是易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特殊的时期。作者在这方面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明代易学史》等重要著述。本书从......
[台]赖贵三著,台湾里仁书局2013年1月出版,全书1300余页。台湾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项目成果,是氏著《台湾易学史》之后续研究。......
<正>《周易》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就是和谐,就是阳刚阴柔的辩证统一,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是古代中国智慧的总汇。从汉......
《明代易学史》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明清易学”之部分研究成果。该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80年代以来,大陆的易学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老一辈学者研究的中心在《周易》经传,当今学界则不仅对于《周易》经传有了更为深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明代承袭宋元,推崇程朱,将理学设为官学,确立了理学的学术主导地位。然而官学的功利性使经学研究逐步成为求取名利的手段,从而导致......
目录之学是我们治学入门的根本途径。《周易》目录学是研究《周易》书目产生、发展情况,它涉及古代知识分子注解《周易》的古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不论是在易学史、中国哲学史,还是在在中国文化史上,“太极”和“太极图”的地位都是显赫的。我曾经认为,“太极”在中国哲学......
近年来,随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关于中国哲学史写作的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易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著名专家萧汉明先生,于2011年1月18日下午2时在云南昆明寓所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71岁......
<正>20世纪以来,《周易》研究被学者们从各种视角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与探索,由此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其中,......
周立昇先生从事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五十余载,在儒学、道学与《易》学等多个学术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先生在《易》学......
张其成博士的新著《易道:中华文化主干》,于1999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推陈出新、富有创见的易学论著,并拟从三个方面略作评......
<正> 继1984年武汉第一次全国性《周易》学术会议以后,由山东大学发起并主办的国内首次空前规模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蔡方鹿程颐以毕生精力研究易学,著《伊川易传》,创宋代易学之义理学派。其易学的特点是以新......
<正>2014年11月15日至17日,"视域与方法:易学与中国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正>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是我国西汉末年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以为经莫大于《周易》,便加以模仿而作《太玄》;传......
<正>《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经过历代易学家、思想家的阐发,形成了一套精湛而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影响之深远,是其它任何典......
<正>在先秦和汉唐儒学的基础上,宋明理学继承前期学者对人主体性的深切关注和思考,进一步发展了天道性命相贯通的思想。作为宋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