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思想相关论文
考察严复晚年思想状况,还应该注意他的朋友们。人们大多在一定的人群中生活,“朋友圈”的思想状况很容易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泗阳张相文先生在清宣统二年首创中国地学会于天津,民国元年迁至北平,以迄于今,是会宗旨首标国防与民生二义,先生诚中国地理学之先......
期刊
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雍涛教授的又一本专著《毛泽东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已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列宁的晚年思想起始于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后。之后其理论历经三次深化,并与此相联系,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两大创新,同时构......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在国际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和国内的动荡不安的危急局势下,无数拥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阶级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个......
一刘宗周(1578~1645),原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明代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因讲学于山阴县城北的蕺山,自称蕺山长,学者称蕺山先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 ,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说其熟悉 ,是谓其作品及众多的评论文章早已涌入了文化人的视界 ,这一......
成多禄是关东著名满族诗人、书法家,吉林三杰之一,其创作诗歌不下千首,而是众多诗歌中的代表作,其作品深刻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和时......
1980年代下半叶90年代上半叶,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与19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从用“先富论”撬动僵化模式的体制,突......
回顾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状况,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剖析他的"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观、民主观、经......
【编者按】2008年5月9日,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逝世,中国思想界又失去一位勇于思考的智者。王元化先生逝世正值本刊编辑五四运动89周年......
〔摘要〕 列宁晚年思想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意识按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首先,列宁分析了苏俄面临的国内......
在中共党史上,陈独秀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共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大革命”失......
王夫之的思想学术成熟于六十岁即康熙十七年(1678)之后,其前、后期思想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重心,由"华夷之辨"到"人禽之辨";学术......
我国学界对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基本思想的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类观点:一是认为恩格斯晚年肯定了合法议会斗争的策略,同时也并没有否......
祝彦撰写的《晚年陈独秀》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学术性、理论性和史料性于一体,既是我国起步较晚的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的崭新......
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2001年4月5日出版总第254期编者按:1979年12月5日,"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在南京召开"现实主义问......
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梁启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他的思想以1918年为界发生反差巨大的变化。梁启超最后......
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被誉为“志文绝唱”。此文不仅具备艺术典范之价值,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思想价值,是了解庾信晚......
恩格斯晚年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是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和发展了正确处理无产......
严复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西学的倡导者,由于工作的原因未能时常与家人团聚,书信就成为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严复与......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差别刘鸿辉编者按本文系作者1988年12月参加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商务印书馆等四单位主办的“全......
恩格斯在其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间,对急剧变化了的资本主义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形......
<正>马克思晚年曾对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一些大胆的构想,这些构想是与他早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真思考相联系的。本文拟从......
近十年来严复思想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产生了比较多的成果 ,主要涉及到严复哲学思想、自由主义思想、近代化思想以及严复晚年......
本文阐述了十多年国内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状况。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剖析了他的"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观、民主观、......
杨度一生中的政治思想变化较大,但这正是那个时代众多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他晚年思想的转变存在若干......
19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运动都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受此推动,恩格斯晚年思想较之以前也发生巨大变化。例如,认为资本......
<正>孔子与《易经》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司马迁提出孔子"晚而喜易"后,孔子作《易传》之说流行了近千年,"先儒更无异论"(孔颖......
<正>爱国政治家翁同龢(1830-1904)是近代中国颇具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因主张革新、支持变法事业,1898年7月遭顽固派开缺革职乃......
《司文郎》是蒲松龄晚年时期的作品,虽然写的是书生的科考经历,实际上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蒲松龄晚年最深挚的人生感触,涉及了......
马斯洛晚年的思想是一个薄弱的研究领域。人们熟悉的是作为人本主义者的马斯洛,但对他晚年为超越人本主义或后人本主义所做的研究......
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是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之后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改革党的最高机......
就像一接触到战后日本文学,“第三新人”的称呼就会浮现到脑中一样,一提到“第三新人”,肯定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安冈章太郎的名字。1......
毛泽东晚年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革命化趋向和现代化趋向。追本溯源,这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发展趋向有关。在毛泽......
巴金晚年的思想集中表现在《随想录》和《再思录》中,其核心是对"人"的呼号与探索。无论是坚持"反封建"、提倡"讲真话",还是"寻找......
列宁晚年认清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重新认识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
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郑力戎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对于这篇赋作的艺术造诣及其在赋史上的开拓性......
本文从严复思想变化的内在理路入手 ,论述其晚年思想的归宿 ,试图从其思想内在矛盾的悲剧性冲突中 ,去把握近现代以来 ,两极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