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伟相关论文
“唱诗班”给了诗人和歌者一个再次拥抱的机会 1974年,当罗大佑的一段美妙乐曲遇到徐志摩译自英国诗人罗赛蒂的诗作《歌》,诞......
谁说婆媳是天生的敌人?谁说婆媳之间水火难容?其实只要真心相待,互相包容,婆婆和儿媳妇也可以和平共处,情同母女! 2007年11......
<正>此文作者唐小林,多年浪迹深圳,一边做临工,一边留心文坛,曾获《文学报》勇猛的"新人奖"。唐文振振有辞,言语不甚客气。自成其......
“平民”与“贵族”的分化“第三代”诗人的心理文化特征■陈旭光谭五昌“第三代”诗人作为一种群体的特殊性是相对于“朦胧诗”群......
【推荐理由】《中文系》是第三代诗歌,尤其是“莽汉”诗群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诗作之一,出色地表现出了80年代中期思想仍然不够开......
80年代继朦胧诗后,中国诗坛兴起了第三代诗。莽汉主义是其中的一支,年轻的诗人们显示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前的超越姿态,即对政治崇高......
中国当代新诗之"莽汉主义"与美国垮掉派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1980年代中期,莽汉诗人初涉诗坛时,不仅可以上承朦胧诗、"文革"地下写......
从外在征象上看,先锋诗人李亚伟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诗歌的确有一种非理性式的反传统文化的姿态,但是这种反传统文化的姿态不......
重读李亚伟的诗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这基于李亚伟本人的语言天赋和所持有的文化姿志。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
暴力的抒情以及传统和暴力的复杂关系,是理解李亚伟诗歌的核心,也可理解为是李亚伟诗歌写作的原动力。从其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李亚伟......
授奖辞李亚伟的诗歌有一种粗野而狂放的气质。他的写作,既是语言和想像力的传奇,也是个人身体对一个时代的隐忍抗议。他对生活的异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时代,诗人李亚伟与万夏等发起"莽汉主义"诗歌运动,并成为这一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2006年,李亚伟......
<正> 1.问题:诗何为?我们坚持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时代生活中,重新提出诗何为这一问题是可能引导我们真正理解先锋诗歌的根本意义之......
“五步”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李亚伟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改进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提高他们......
<正>模范明星夫妻董洁、潘粤明难逃娱乐圈离婚"魔咒",董洁经纪人任佳莺面对董洁种种不利传闻,发声明指责潘粤明是传闻的幕后推手,......
<正>焦点脏话进化是否是反映民族情绪和国民素质的一面镜子?怎样才能净化脏话?"人都有骂脏话的冲动。(江蓝生)""脏话是情绪需求,也......
<正>其实,把姚彬比喻成"潜伏在黑夜里的一只诗歌螃蟹"算便宜了他,还是他自己说得更得劲儿——"墙上走着一只落单的独角怪兽"(《201......
新生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诗坛继朦胧诗后的青年诗人的创作,以表现"日常生命经验"为主,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本文......
●《收获》刊发郭敬明小说惹争议主流文学期刊《收获》日前在官方博客宣布,在即将上市的《收获》杂志长篇小说专号(2010春夏卷)上,......
在当代诗坛上,李亚伟算得上是个天才诗人。他不仅有着良好的思维模式,而且能把诗歌细节罗织清楚,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作品,是当代汉......
<正>谈到诗歌,尤其是谈到新诗,四川诗坛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简单而言,四川诗坛在新诗史上历来都属于阵容强大、作品众多、观念......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齿轮的加速运转,思想与文学种族日趋边缘化。曾经如此负重的诗歌,放下了若干似乎不应该的"包袱",变得轻飘飘,......
<正>上篇在1980年代先锋诗歌的地理版图上四川以其极其鲜明、生猛、火辣和张扬的"地方癖性"使得诗歌场域的中心和重心同时发生倾斜......
<正>杨黎一张纸那天有一张纸/在街中间/在我的前面不远/当时街上空无一人/太阳很大/我正急匆匆赶路/那一张纸/在前面的街中间/我想......
一、烈酒与行走的青春反叛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一个“连空气和阳光都分行”的时代,作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头人,李亚伟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