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亚相关论文
"第三代诗歌"最早的两个选本对"第三代诗歌"的出场、命名和经典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选本入手,通过入选诗人(诗群)......
我们一直致力于发现“先锋”到底是什么?它越是飘忽多变就越是引起我们探寻的兴致。这倒像是查字典,一个模糊的词总是勾连着另外......
如今,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经典形态,并拥有广大的接受群体。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现代主义却很少为人所知,更不要......
自从传出李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 ,诺贝尔奖的话题在中国突然升温。尽管李敖是台湾作家 ,但他毕竟是中国人 ,中国人接近了诺......
<正>一、王小妮和她90年代以来的诗:个人化在中国当代诗人中,尤其是女诗人中,也许,没有哪一个人比王小妮更为独特,更为个人化。如......
有幸读了徐敬亚先生《先飞起来再读诗》与耿占春先生《青春期写作的几种样式》(《语文学习》2005年第1期),很受教益,开了眼界,学到......
<正> 一九八○年以来,伴随着新诗的繁荣,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三个“崛起”的理论——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谢冕的《在新......
<正> 为什么会是我?1984年7月经刘祖慈老师引荐,我从巢县一中调动到安徽省文联,参加《诗歌报》的创办团队,实现了我人生的第一个梦......
<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国新诗坛上声势浩大的"朦胧诗"①论争,影响极其深远。随后中国当代新诗全面展开,有关......
朦胧诗的出现引发过一场规模与影响空前的论争。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为代表的崛起派,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是标志着......
【正】 一 《崛起的诗群》留下的问题 青年诗人徐敬亚同志的《崛起的诗群》发表以后,由于文中包含了一些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观点,......
七十年代末,在社会转折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由意识形态写作开始转向艺术性写作,文学从为政治服务的公然的规定下解放......
<正>朦胧诗作为汉语新诗史上的重要诗潮之一,已经载入史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载入并非如新月诗派对汉语新诗形式的提倡作为主......
<正> 一、诗歌理论的三次"崛起" 诗歌是很敏感的地带。每当兴起一种新的社会思潮,诗歌往往首当其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诗体解......
<正>我们是否要诗歌标准?何言宏:在2的7年12月初海南师范大学召开的"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上,陈仲义先生在他提交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