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相关论文
发生在八十年前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经历的重大斗争考验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成功应对重大风......
皖南新四军转移问题,与苏皖地区的局势发展密切相关。项英曾两度尝试东移苏南,但为了维护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大局,且苏南局势发生变化......
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教授。请他谈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抗日战争史研究......
摘 要: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后,中共中央抽调一批长征前在中央苏区工作过的干部回到南方参加新四军整编和中共组织建设,邓振询因党性修......
抗战时期,邓颖超与周恩来一道从武汉来到陪都重庆,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担当中共中央赋予的使命,英勇奋斗,努力工作,在重庆这......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震惊中外。为了掩饰国内抗战阵营的重大裂痕,国民党诱骗中共代表出席二届一次国民参政会;而中国......
龚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才女外交家。她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做外事工作长达30年之久。龚澎写得一手好文章,英文极好......
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内随即产生四派意见:何应钦主张为叶挺另编一新四军;白崇禧主张取消新四军番号;徐永昌主张政治上与中共全面破......
1949年3月28日清晨,王大珩、毕德显、汪坦、郭可讱等20余名热爱共产党、向往新中国的专家教授及青年教师出现在旅大(大连)火车站的站......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消极抗日,掀起反共高潮,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抗战爱国军民。郭沫若义愤填膺,满怀......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并未专门开展乡土史教学。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机结合乡土历史,既可以丰富课本知识,又贴近现实,拉近学生与历史......
叶挺(1896—1946),男,汉族,广东惠阳人,中共党员,北伐名将。 1918年,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与组建以共产......
抗战期间,国民党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重庆的进步人士也感到了围绕在四周的阴暗的气氛。 胡风那时在复旦大学教书,住在学校附近一个......
1927年1月,北京高校请梁漱溟讲《人心与人生》,他感到这是对自己治学的肯定,表示要免费讲。可他讲了几场后,却突然提出要收费,每人1元。......
黄薇一生丰富的经历,充满了艰险曲折的传奇色彩。她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留学,全面抗战爆发后,即离开日本回到她侨居的新加坡。 1938......
父亲原名张耀才,1917年1月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禾口乡立新村。1930年,朱毛红军途经宁化,父亲受到红军的影响,参加了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
今天,究竟还有多少人知道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革命音乐家任光的名字? 由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有关单位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人物......
在山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楼下二号牢房墙壁上,有叶挺将军被囚禁在这里时写的一首诗。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
夏日的闽北赤石镇,遍野金黄,山风如吟。76年前,一对镇江籍的新四军姐弟诗样年华在这里戛然而止,但璀璨的生命华章却如奔流不息的溪涧山......
鲜为人知的是,李一氓堪称文革后中国对外关系拨乱反正的先行者。 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转变,从“一条线”......
简 介 何子友(1913-2016),1913年出生,四川苍溪县(今阆中)清泉乡人。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
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徐特立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今天,我们学习徐特立的自省精神,就是要坚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始......
左右生死 力挽狂澜 1940年11月10日,刘少奇再次电报中央: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部队总指挥。......
徐雪寒一九四三年春至一九四四年五月在隐蔽战线工作。为这两年的短暂经历,他蒙受不白之冤二十六年。这是他生命历程中最为特殊、神......
<正> 1940年12月底,宋之的《雾重庆》在重庆上演。它惊动、感奋了无数观众。因广大群众的要求,至1941年1月中旬,该剧仍在重庆继续......
我离开延安的时候,李富春要我作为叶挺和项英之间的缓冲人。当时,我也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过什么设想,也没有向李富春提出过什么要......
小物件挽留岁月 我有一座自己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就在家里,收藏着反映我个人成长史的实物。 从小学起,我就特别喜欢作文课,也爱......
八路军与新四军创建于抗日战争爆发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支不同编制的军事力量,总长1759千米的陇海铁路,将两军分隔于南北两......
深秋的一天。拨通浙江医院总机,话务员联系6栋1712病房,接电话的是邓毅生。他说:"最近刚做过白内障手术。"老人住院已10个年头,今......
1941年2月下旬,正值皖南事变发生后不久和国民参政会二届一次大会召开前夕,由于国共之间对皖南事变善后处理意见有分歧,中共参政员已......
隐蔽养伤 皖南事变时,马长炎任新四军三支队五团二营副营长。1941年1月12日下午,在东流山激战中,二营营长陈仁洪左胸负伤,棉衣......
一、“政治上取全国攻势,军事上取守势”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同国民党内顽固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共中央......
国民党政府先后出台的系列战时文化统制政策,严重影响了当时文坛生态。在武汉失守尤其是皖南事变后的几年间,左翼作家茅盾的文集被......
朱镕基同志在1994年5月29日为《宦乡文集》所写序文《心里的话》中,高度赞扬“宦乡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杰出的外交家和社会......
以中篇名著《老人与海》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于1941年3月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战地记者和小说家访问了中国。当时,......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江西永新地处湘赣边界,是革命运动兴起较早的县份之一。1928年5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县城,......
曾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专家 钱俊瑞于1908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县鸿声里(今锡山市鸿声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入私塾,新学兴起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