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协相关论文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胡风对路翎的小说作品只是一味推崇,完全没有批评。就连他们的朋友何剑薰也曾这样看,早在1940年他就郑重地告诫路翎......
新的一年到了。使我感到高兴的是,不但结束了为办登记证奔波的苦役,也结束了为出版到处求人的难堪,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我所希望的......
①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考取过进士,在北京任官......
第32期日本名人战挑战赛七番胜负第六局 ●张栩 九段 ○高尾绅路 九段 2007—11—01 山梨县甲府市 共265手 白胜0.5目......
被遗忘的上海文艺作家协会︹上︺吴向北抗战胜利后的上海,重新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的中华全国文艺协会,①于......
1944年秋,骆宾基为生活所迫,离开重庆去酆都的适存女中教书,一面继续写作长篇小说,与他同行的是作家丰村。 当时,国民党搞所谓......
解放前,甘肃文学事业几乎是一片荒漠,没有成熟的作家和比较有影响的作品。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以此为标志,甘肃的文学事业才翻......
陈明是丁玲的研究者,也是丁玲最后的爱侣。他们在延安相逢,在西战团艰苦而又紧张的战斗生活中相知相爱。丁玲和陈明的关系,在延安成了......
在中国现代文坛,戴望舒和叶灵凤的名字让人无法忘怀。他们一个是在新诗发展中领导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
蒲剧史学家、作家墨遗萍,于1909年古历正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南原村一个农冶(打铁)传家的家庭。原名李毓泉,曾用歌黎名或云外天......
安娥原名张式沅,1905年10月11日(农历九月十三)出生于河北省获鹿县范谭村(今属石家庄市长安区)。明代永乐年间,张氏祖先从山西迁来......
老舍是一位蜚声文坛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他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在北京的中小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2008年,共20卷的《萧军全集》正式出版。萧军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吴越春秋史话》等数百万......
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近年来许多同志写了回忆录,有的同志还作了大文章。一九七九年我回到北京,重返文坛,有些同志要我也写点回忆文......
本文使用浙江省199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两个重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993年10月9日,我抵达利马工作不久,秘鲁中国文化协会(简称秘中文协)主席杨莫塔先生来使馆会见大使,同来的有其他7位领导成员。他们来使......
编辑与作家有不解之缘,二者常常合而为一;编辑同时又是作家,作家多喜爱也善于干编辑。二、三十年代不少著名作家都办过刊物,做过编辑,如......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和郭沫若同在北京任职,过往甚密。吴晗常去郭老家作客,郭老一看到吴晗来总是很高兴,两人开怀畅谈,大多是谈学术界的问......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团结全国的文艺家,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成立。同年5月4日,会......
卫元郛,号泰麟,祖籍山西夏县,中国书法协会执行主席,接受过中国书法本科、研究生、博士的高等教育.他是“卫氏书学”72代传人,2005......
通过全面梳理文协在抗战时期积极促进和推动战地文艺工作的基本史实,可以看出文协对战地文艺工作的理论倡导,主要表现在及时关注和......
综观老舍文协时期的创作情况可知老舍对创作体裁的写作,有一个明显的分期,1937年到1938年以通俗文艺为主,1939年到1942年以戏剧创......
立足工作实际开展业务研究,探寻工作规律,提高理论水平,是做好秘书工作的重要保障。新疆秘书公文协会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教学与科研......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文化团体,从成立伊始便承担着文化救亡的历史使命,对精神食粮的供给和精神国防......
期刊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际反法西斯政治力量与国际反法西斯文学力量紧密配合,为打倒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德、意、日法西......
文协的历史形象,经历了从一个与国民政府及其官方机构联系密切的文化团体,到一个以左翼进步文人为主体的文化团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
1941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积极响应爱国慰劳总会的出钱劳军运动,发起了卖字捐稿活动。其中捐稿始自2月15日,终于3月2日;卖......
对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是文协同人为了确立文协在文坛上的领导地位,坚持抗战文艺的基本方向而发动的,因此论争虽然围绕着抗......
中华文艺界全国抗敌协会(简称文协)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在八年抗战期间,文协组织了作家战地访......
抗战初期武汉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战宣传活动,促成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次短暂而辉煌的文艺大繁荣局面。这一幕大繁荣景象主要通过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老舍与郁达夫同时被推举为常务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郁达夫为研究部主任。由于家庭不和等原因,致使郁......
抗战八年中文协的经济状况始终处于窘迫的状态,征收会员会费,争取政府资助,接受社会人士的捐赠等构成了文协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并......
1938年5月,由老舍主持召开的“怎样编制士兵通俗读物”座谈会,对全面抗战时期文艺通俗化运动有一定影响。座谈的议程设置体现了文......
通过对保障作家生活运动的历史过程进行详细梳理,可分析出以稿费制度为核心的新文学生存空间走向崩溃的原因和基本形式。保障作家生......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职工文学作品可以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文化......
1930年代前期,台湾文学进入了普罗文学运动的高涨期。本文从1927年文化协会改组谈起,通过文协、台湾作家协会、台湾文艺作家协会等......
从1936年10月19日开始,“鲁迅纪念”便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鲁迅在全面抗战前夕逝世了,但他伟大的精神并未远行。虽然鲁迅曾在杂文......
国统区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之争,与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有关理论并无直接关联,这是一场由文协在抗战初期组织和倡导的通俗文艺运动......
抗战时期的北碚并不存在文协北碚分会,目前学界所谓的“文协北碚”分会其实是文协总会设在北碚的一个办事处,其性质与分会完全不同......
老舍为了响应文协抗战文艺的要求,把笔触自觉地转向了人们所熟悉的底层劳动人民,在抗战情势下的挣扎于反抗,把在战火下最底层市民......
文协同人1940年对“抗战文艺”作了检讨和反思,从文艺观念、创作题材、艺术形式和生产传播方式等方面,全面勾勒了“抗战文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