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相关论文
文化之旅云居寺浴佛节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距市区65公里,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问,珍藏着......
房山之美,在于它是北京之源: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西周燕都遗址、云居寺传递着历史和文明。 北京人的发祥地——周口店北京人遗......
什么是丛书?丛书就是把两种以上的书编在一起的书。这个名称来源于唐代陆龟蒙的文集《笠泽丛书》。他把自己的歌、诗、赋、颂、铭、......
钢筋水泥的城市,待得久了,心也跟着冷硬,就连月光,也是惨淡,好不容易才能在楼与楼的缝隙里透出来一丝,不易被人察觉。最近的梦里,隐隐约约......
18:45进入玉树地界时,云雾飘浮的高大青山以及青山脚下金顶闪耀、墙体绛红的寺庙在黄昏时分闯入视野,宛若仙境。寺庙之下,是整齐清新的......
【法源寺在新世纪怎么热起来的?】 2000年,风闻台湾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街头巷尾的书肆便争相摆出该......
砚台 20cm×12cm×3cm 2020年 该作品为一方盒砚,砚底采用眼石,砚盖采用膘石,砚盖天然色彩丰富,俏色巧雕,展现了一幅完整的富有远近......
潜入藏地 过刘家峡到临夏之后,才感觉藏地之行真正开始了。临夏这个名字,会让人想到什么?如果是手抓羊肉,那必须得说,你对西北美食太......
房山地处北京西南,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83万,区政府良乡距北京城22公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特点突出,品位高雅。房山是北京的根......
中国书籍起源问题探索□中国书籍出版社章宏伟书籍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它记录着人类......
刻石之风流行于秦汉之世。至于魏晋,屡申禁碑,然其它形式的刻石仍有发展。隋唐承北朝之余风,事无巨细,多刻石以记。自此之后,近在......
杭州孔庙,在西湖东南侧吴山脚下,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也是宋、元、明、清四朝孔庙所在地。说起杭州孔庙,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珍藏......
青海泽库县和日村生态移民凭借自身的文化传统发展出了适合当地消费模式的特色产业——石刻业,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围绕......
肝胆管结石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由于肝胆管解剖结构复杂,病因多且复杂、病理改变尚不明确,致使肝、胆管手术存在手术难、术后并......
山东之美,美在泰山;泰山之美,美在石刻。泰山石刻,堪称天人合一的佳作,其中的《经石峪摩崖石刻经》,更是佛教石刻艺术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
《嘉祐石经》是儒家七部刊刻上石的经典之一,立于太学,是用来正定经典、为学子树立典范的石质教科书,共刊刻儒家经典九部。《嘉祐......
石刻文字和图像,是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文化承载和表达方式。这种从远古时期由先民们的自然崇拜而衍传下来的岩石文化,至今已数千年,它以......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西安碑林和原孔庙旧址上建起来的,在馆南墙(影壁)的南侧至今还浮雕着“孔庙”两个巨型大字。当你走进博物馆的......
金石学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学问,是以研究中国古代铜器和石亥及其他材质上的铭刻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肇源于北宋时期,清代以前偏......
百善孝为先。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统治者深谙孝悌之道的重要性,承继“以孝治天下”。唐神龙元年(705),太平公......
中国书面貌的三期变化,都由书的生产方法不同而来。这既和社会生产力有关,又和文化的发展同步进行,交互影响。虽可分期,但在后期中前期......
儒家太学石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它们与书籍的发展演变也直接相关,石经发展与书籍装帧、字体选用、排版格式等方面均......
脚下的废墟深处不断传来受难者的呼救与呻吟,我第一次对自己手中的相机有了怀疑,摄影是无力的,摄影者无法选择他们的场景,唯一能选择的......
【摘要】石经是图书发展史上的丰碑,它很好地解决了手写书在流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问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敦煌藏书说明普通读物历经......
灿烂的夜晚与混乱的白天 6月2日早晨,我怀着无比复杂的感情,离开玉树回京。我见到了浩荡的通天河;到过唐僧师徒晒经的地方,那里......
1石灰石输送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我公司石灰石输送工艺流程为:石灰石(物料)经过穿孔、爆破、挖运进入破碎机下料口→大块石灰石经破......
2007年和2008年,在河南许昌灵井约10万年前的地层中出土了两批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化石经复原可成为一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这是世界范......
【正】 经学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学科,在整个封建社会,被誉为官方学术,曾成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正因如此,所以经学文献,卷帙浩繁,据......
我供职于一家传统文化杂志社后,收到一位学者朋友报送的选题,是关于“南宋石经”的。可编辑部在讨论该选题时,觉得它过于“小众”,最终......
【正】 北京房山县北郑村的一座辽塔,于1977年6月倒塌,在塔身中心,发现了辽代应历五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高3.2米,平面作八角......
石经,是指古代刻在石板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本文主要论述收有儒家经籍的那些石经)。其刻写,起自东汉熹平年间,后魏正始、唐开成、后......
【正】 房山县石经山本名白带山,又名(?)题山,自唐以降,屡有石刻佛经瘗藏其中,故又名石经山。山麓有寺,名云居寺,始建于北朝,兴盛......
<正>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整理研究组合编的《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收录各类题记六千八......
<正> 去年2月,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举行了《房山石经》刊行汇报会,介绍了房山石经整理、研究及《房山石经》影印出版的情况。接着全......
【正】 前蜀(907—925)与后蜀(934—965)是四川历史的重要发展时期。对前后蜀的历史与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考察......
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六侯伟,汪建民云居寺及石经山塔群云居寺位于北京酉南郊75公里的白带山麓。“白带山,一名题山,又名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