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善相关论文
淮安市博物馆是苏北地区的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众多抗战时期旅居重庆的学人书画。这些书画的作者虽不是以书画艺......
20世纪之后,硬笔取代毛笔、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剧变,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生存的文化语境不复存在。同时,新的社会环......
王冬龄,1945年生于江苏如东,1961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得到沈子善、尉天池先生指授,后幸遇林散之先生,受到林老器重,成为林散......
近代报纸与期刊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从性质来看,前者以刊载新闻为主,是一种定期......
江苏省东台制药厂的韩应荣先生很满意“合璧版”中的文章,希望多介绍一些这方面的作品。建议“绘画版”中的“赏析连载”变为彩色......
齐昆,号枝三,1937年生,南京市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后改事中学......
李百忍(1926—1999),原名李万宽,字蕴威,晚号“老汪湖人”,以“绿竹书屋”名其斋。著名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家。生前系中国书法家......
古人云,一饮一啄,莫非前缘。我与《龙藏寺碑》相处三十年,戏用韩愈的话,聊当充数,可称“独抱遗经究终始”。由于严善錞兄的慧眼独......
在现代学者回望20世纪书学历程的视野中,祝嘉(1899-1995)是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有学者认为,他是民国以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治美术者,要对论题有所发现,其筑基一定是第一手的材料。抗战时期的重庆艺术史,仍然是一个未被开发的领域。虽有当代美术史论家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就书法而言,夸美纽斯的这种说法也是适用的。作为专......
一陪都重庆书法总论抗战陪都重庆书法在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发布《......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触发了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北平、天津被占,上海、武汉等战役失利,直接危及南京政权,在民族存亡关键......
一八九九年己亥一岁十一月二十三日(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原名沈国宝,字子善。后自号六峰阁主,又名沈六峰。......
沈子善先生(一八九九—一九六九)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但他为现代书法事......
南京师范大学(原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中国九三学社社员沈子善先生辞世整整三十年了。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又是杰出的......
高二适先生是书家,也是诗家。他在一封信中论及扬州老诗人魏之祯的诗作,“魏翁似有根柢”。魏先生得知十分高兴,特地刻闲章一方,印......
同季伏昆先生谈书法,使人感触最深的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文人的那种敬业精神、率真性格和历史使命感。 伏昆先生曾给自己的......
一每当谈到书法史研究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个声名赫赫、个性独特的书法家以及他们风格各异的作品。由书法家和书法作品串起......
沈子善(一八九九—一九六九),原名沈国宝,字子善,后自号六峰阁主,又名沈六峰。祖籍江苏六合,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居南京。早年毕业......
本文意在探讨沈子善先生四十年代编著的《王羲之研究》一书的价值,不仅以当时间世的朱杰勤编著的《王羲之评传》一书为对照,参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