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相关论文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论书》中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
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虽然享有盛名,但待人却极随和。 71岁那年,沈周居住的苏州城来了一位姓曹的新太守。曹太守是个爱附庸风雅的官......
右明拓初断本《曹全碑》,“乾”字未穿,“悉”字未损。拓法精工,字神发越。前后有福山王氏藏印,裱工甚旧,殆即王氏得碑时所装。惜......
王羲之在三月初三上巳(sì)节时,邀请好友到绍兴兰亭过节。众人饮酒赋诗,赏曲水流觞。随后大家请王羲之汇集诗文成册,并且写了序文来记......
刘墉,尝于乾嘉年间官拜大学士衔,“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官位。刘墉还是乾嘉年间书法界的领袖,平素作书喜用浓墨,是故又得到了流传......
数年前,读湖南版《于右任诗词集》,中有一诗题作《尹默与行严竞和寺字韵又与冀野竞曲名曰“长打短打”》,行严、冀野分别是章士钊......
<正>李盛铎(1858-1935),字■微,号木斋,江西德化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近代著名藏书家。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作抱存,......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有许多作品是由不同时代的民间艺人和文士在前人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这种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过程中,“书会才......
信札是一种“点对点”的私密文字往来形式,作为消息往来的重要媒介,其信息丰富,书写自由,情意自然,最能表达书者的情意。古人遗留下来的......
段成桂,字伯硕,祖籍山东德平,1942年生于吉林市。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顾问、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等职。为第七、八、九、......
“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是南宋朱熹提出的书法审美观点。这个观点在以朱熹为“理学思想”集大成者的影响下被实践。同时这一现象也......
从宽泛的角度看,虽然草书肇源于前秦,但从特定的意义上讲,它定型于汉、晋,受惠于当时文学、文字学、史学和哲学,特别是佛教、道教......
唐、宋两朝是中国诗歌与书法的高峰时期,论书诗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唐代论书诗中多为诗人对书家、书法作品的主观感悟,宋代论书诗......
向魏晋溯源与回归是元明书风的主要倾向,活跃于明末清初的徐渭、张瑞图、王铎,傅山等挺身而出、抗俗而行,试图挽狂澜于既倒,但终......
<正>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举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卒后,福王时......
黄山谷的书法批评思想深受儒家和禅宗的影响,道家的影响相对要少一些。就儒家思想来说,黄山谷特别重视道德与学养的教化作用,在书......
崔靖爱书、写书、教书,在无数次交流中,他为人谦虚好学的品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书法从楷书入手,广泛涉猎篆书、汉简、隶书、行......
学习书法艺术,当要继承传统五体,皆以五体为至尊。但是有句古语这样讲到: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在物体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满足后人......
原文:书一于方者1,以圆为模棱2。一于圆者,以方为径露3,盍思地矩天规4。不容偏有取舍。注释:1一于方者:专以为主。2模棱:含混不清......
中国书画史籍,顾名思义,即记载中国书画历史的典籍。而典籍,指的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中国书画领域,有着较丰厚的史籍遗存......
宋克(一三二七-一三八七),字仲温,一字克温,长洲一今江苏苏州一人。少时任侠使气,习剑论兵而欲建功业,后潜心书画以寄情怡意。吴中书家画......
我所结识的书画界朋友中,来自嵩山脚下的青年书法家段琳卿,是颇具鲜活个性的。他乐观直率,处世坦诚,待人谦和,虚心好学,且很有朋友缘;喜欢......
人一生所有外在的光芒与华丽,都是由内心的那一簇不灭精神而来,若精神萎灭,则颜色尽失——题记。 2002年,初冬时节的北京仿佛能拧出......
创作流派呈现多元格局 当今书法创作的发展趋向受当前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影响,正处于一个发展进取、朝气蓬勃的重要历史时期。......
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评选工作已圆满结束。此次兰亭奖理论奖评选一如既往地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
27.8cm×78.3cm纸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释文: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展舒在徹捺,筋之融结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
在古代碑刻中,决定铭刻书法与纹饰艺术水准的最重要因素是书手、刻工与刻制的工艺。因为古代的碑刻大多是二次作品,其艺术水准的优......
五百年前,即明代中晚期,自挂轴条幅书法的纯艺术书写出现并成为主流以后,翰札书一度不被认为是书法。赵之谦在《致胡培系札》中谈......
关于书法我想说的,大家都说了,不敢说的,大家也说了。这篇文章是最近读了些正经的高论,一时兴起,匆匆急就的。这些高论,便是刊于......
一.提到宋代书法,人们自然会想到北宋的苏、黄、米、蔡四大家,而少有人会想到南宋的陆游、范成大等人。实际上陆游不但书法艺术高......
书法作品的鉴赏,就艺术本体来说有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和布白等形式方面的内容,还有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的整体把握。继承和创新......
吴冠中《我看书法》一文说,对石涛及郑板桥的题跋很喜爱,因那几乎也就是绘画。~([1])郑板桥的书法,以其“六分半书”最有名声,他将......
<正> 启功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有幸在学习书法的基础阶段就得到了先生的谆谆教诲,使我未走弯路。先生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从观念到方......
晚清书法家张裕钊以深厚的学养、独特的视角、刻苦的训练,对书法传统的理性回归,对时风的巧妙改造和大胆创新,精心求索,辛勤实践,......
汉字是书写的客体,它从创始之初就由模仿万物形迹而成,许慎《说文解字·序》言:“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书为心画”重点在“心”。“心”体现在书法艺术创作之方方面面,可以说不用“心”的艺术是无灵魂可言的,此为古代人与现代人之共......
《历代书论译注集成》编撰工作座谈会由杜大恺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