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之相关论文
中国的爱情诗,如从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说起,已两千多年。进入现代,“五四”以后的诗人中,知名的爱情诗人不得不提鲁迅与周作人......
故人散去,屋院安静了,少了纷扰,也少了温馨。这是胡适感知过的世界,生命的记忆从这里开始。老屋是他全部人生的根。 我算不......
羡慕一只会飞的蝴蝶,所以,要在花丛中穿梭,仿佛自己也可飞舞;羡慕一只会唱歌的小鸟,所以,一定要跟妈妈学一支歌,唱得如小鸟般清亮;羡慕一朵......
简介: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读诗,想传递这样的信念: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2013年10月,由杭州文广集团、杭......
当年胡适留学归来,青春少年,声名远播,更兼风度翩翩,对女士温柔体贴,绅士风度十足,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女孩子苦苦追求他,但极少有人真正让胡......
1923年6月8日的杭州,已经进入了梅雨季节,空气中弥散着江南特有的闷热潮湿之气。这一天,杭州火车站里,从上海开来的列车正缓缓进站,停靠......
<正>汪伊虹,祖籍安徽绩溪,生于贵州独山,是"五四"时期著名诗人、作家汪静之的女儿,不消说,她水墨世界中那份情的灵性和浓烈,和这乡......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所著《郁达夫诗词钞》有诗180余首。其诗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郭沫若说:“达夫的诗词实在比他的小说......
汪静之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少年爱情诗人,这需要从当时特定的文化语境着眼进行分析.本文从汪静之的《惠的风》、《寂寞的国》和......
汪静之是"湖畔诗社"的著名诗人,他的<蕙的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爱情诗为主体的诗集.从诗作的写作背景出发,主要从爱情诗......
2002年是汪静之(1902—1996)诞辰100周年。是年,由他的73岁的儿子汪飞白教授整理、编辑出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写给他的6位......
1919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后,欣起了一股新诗创作的浪潮。从1919年到1923年间,共出版各类诗集17部。其中有朱自清的《雪朝》、......
1923年夏,刚出版了爱情诗集《蕙的风》的年轻诗人汪静之,深深地坠入爱情旋涡。还在杭州读书的诗人,爱上了同学曹珮声。 汪静之和曹......
靠教书谋生的诗人 说到汪静之,一般人容易想到的是他的诗人身份。“五四”时期的汪静之是一个引领诗歌潮流的新派人物。1922......
【正】 鲁迅在《集外集·序言》中曾说过:"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
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从事普及鲁迅知识工作。在多年写作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发现不少有关鲁迅轶事的误传,甚至是伪造,给......
闻一多曾在通讯中骂汪静之爱情诗集《蕙的风》只诲淫而无诗。他的这种理念,在当时国内文坛就有同调,如胡梦华认为轻薄并有向恶倾向,是......
湖畔诗人汪静之自20世纪20年代初版了他轰动一时的代表作《蕙的风》之后,便沉寂于诗坛了,一生笔耕不辍的他为何不再引人关注?本文通......
《书屋》2011年第9期刊出的刘少勤《鲁迅和胡适精神世界的同异》一文中说:“他(此指胡适——引者)爱上了别的女人,可以查证落实的,......
“五四”时代汪静之在关于《蕙的风》的一场争议中引起全国瞩目,但在30年代后几乎淡出视野。1957年他的诗集经删改后重版。长期以来......
<正>一个才子,一个佳人,然道不同,于是不能偕老,惜哉!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
【正】 文学与道德,这两种几乎与人类同样古老而又常新的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以人类的道德生活为自己的......
湖畔诗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中国新诗社”后成立的第二个新诗团体,由四个志趣相近、性情相契的年轻人发起组成,他们才20岁左右,分......
汪静之、傅东华是现代李杜批评史上最早有论著问世的两位作家。汪静之的《李杜研究》一书从李白与杜甫的不同境遇寻绎二人之所以分......
<正> 十月革命的曙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烈火,使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迅速觉醒。他们怀着追求光明的理想和反抗黑暗现实......
从少年歌者到西湖隐士,汪静之的一生纯粹又带有诗意,他得时代风气之先,率先唱出青年人要求自由恋爱的心声,时过境迁,他的诗歌渐渐......
<正>我到文学研究所工作首先做的是原始报刊的阅读。这是现代文学研究室的一个传统,初来者并不要求马上撰写文章,而是鼓励到图书馆......
<正> 中外文学史上,爱情诗创作大约和爱情本身一样古老,其数量何止成千上万!但是在中国诗坛上,用自由体形式专事爱情诗创作并在诗......
<正>闻一多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1913年—1922年7月)经历了从旧文化、旧文学到新文化、新文学的转折。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前,......
<正>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爱情纠结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
<正> “汪公之诗”即汪静之的《蕙的风》鲁迅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三日(《鲁迅书信集》作八月十三,误)致周作人信中有云:我想汪公之诗,......
<正>湖畔诗社于1922年4月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它的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1924年冬,谢旦如、魏金枝、楼适夷也参......
通过对湖畔诗社四位诗人的比较分析来发掘他们因不同的命运遭际、个性气质而在诗歌的题材和艺术形式等方面体现出的各自的特色与面......
<正>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有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湖畔派",这是英国文坛浪漫主义运动中比较早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歌吟大自然为主旨,......
<正>以深刻与晦涩著称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园地中的奇葩,也是鲁迅丰富多样的写作实践所收获的一枚异果。它在艺术上开创了中......
本文从“暮气沉沉中的少年气象”、“欲望化的诗歌文本”、“艺术和享乐至上”和“做一个纯粹的诗人”四个方面探讨了汪静之及其爱......
<正>鲁迅反对某书局"不支付标点和空格稿费"的轶闻出现的范围非常广泛,或出现在中学生刊物之中,如《今日中学生》2002年第Z6期(署......
“五四”运动的次年,汪静之以一个十八岁的中学生从安徽负笈东游,进了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两年后,他出版了诗集《蕙的风》。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