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百瑞相关论文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为解决全球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开启更紧密的联系,异质文明间的理解与沟通,成为世界人民合作的关键,也成为全球......
新亚书院在华语学术圈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以创院院长钱宾四先生命名的讲座更是规格极高。演讲者无一不是中国文化研究的醇儒硕宿:钱......
臺灣的蔣經國基金會成立時,不少西方學者曾對其抱持保留態度,擔心它的運作將受限于狹窄的意識形態格局,或聽命于國民黨、或鼓吹反......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参加哥伦比亚大学新儒学座谈会的陈荣捷(Wing-tsit Chan)教授、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教授及其......
儒家的“圣贤文化”可从《论语》的仁、礼、乐等范畴中透视,狄百瑞关于“孔子最关注的君子品质,仁、礼、学/知可以形成一个三位组......
狄百瑞是美国新儒学大家,也是欧美汉学界的领军人物。他并不是以“他者”的思维看待中国文化,而是从中国文化内部审视当代美国乃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交流愈加频繁,合作愈加密切,这不仅促进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资、劳务......
洋人能否成为儒家?这个问题其实包含着很多子问题,诸如儒家能否接纳外国人,儒家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和价值还是普遍性的知识和价值,外国......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y),是美国新儒学研究大家,也是欧美汉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文化的内在视角看待中国和世界,进而......
狄百瑞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美国汉学家。论文主要以狄百瑞编写的主要著作为研究材料,采用文献研究法,试图从观念史角度对狄百瑞的教育......
儒学的真正价值和道德实践都离不开教化,教化的目的是培养既有高尚道德又能够服务社会的人。君子作为儒家完美人格的代表和群体领......
“人文理性”应该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指导,中国高校亦应如此。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摇篮,除了要承担知识传授的职能之外,也要担负思考和......
【正】 从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研究的总体上看,由于侧重于对封建后期社会及其与东亚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的分析,新儒家的......
美国汉学家狄百瑞提出了一种儒家现代性人格的范型——"儒家人格主义",并以此为核心来阐明儒家自由观的特质及其发展途径。对此,笔......
<正> 显而易见,狄百瑞教授《儒家的问题》(Wm Theodore de Bary,The Trouble with Confucia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正>国内的儒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受海外新儒学影响,其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将典籍中的只言片语从思想家思想的逻辑......
<正>二十世纪迄今,在经历了长期被批判的境遇之后,孔子似乎又恢复了"圣人"的地位。一时间,《论语》好像也再次成为万人争诵的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