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诗运动相关论文
以白话作诗的讨论与实验最初发生在胡适的私人圈子里,要想产生社会效应,需要从私人圈子走向公共空间。胡适在《新青年》第2-3卷公......
新诗革命具有特殊的历史语境,采用了极端的革命方式,是一次远远超过汉语诗歌承受能力的文体大革命,具有激进、极端的特点,完全打破......
新诗文体的初步形成主要经历了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和20世纪初的'白话诗运动'两大阶段.诗界革命是保守的文体改......
<正>1月份1.《穆旦诗歌的心灵力量和东西方文化背景》,罗锡文,《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第125-128页。摘要:穆旦是中国新诗的一个......
白话诗运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作诗的难度,也就降低了新诗的艺术品质。"新月诗派"倡导格律诗创作,给当时过于自由散漫的新诗以反拨,......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中国新诗时代的开始。胡适此文,就核心来讲,就是废文言、倡白话,以语言......
伴随着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被逐渐逐出主流话语。现代旧体诗的精神价值与审美价值均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事实上,在“五四”以后......
一自白话诗运动发轫以来,中国现代诗的发展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单薄到丰厚的过程,其间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和艺术均能卓然自立的诗人......
“1911年不是象某些旧说法所认为的那样是现代民主运动史上的主要转折点,它是中国将近二十年大动荡的顶点;这二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比......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是个比较复杂的、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五四时期,他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积极参与了......
本文从诗歌本体的立场出发,反思了“新诗”的观念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偏颇。文章认为,“白话诗”的贡献在语言变革方面,“新诗”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