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注相关论文
王弼是魏晋时代最年轻、最有创造性的玄学家。他通过解释《老子》、《周易》,建立起自己崇本息末的哲学体系,对儒、道两家之思想都......
王弼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崇本息末”思想对老子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哲学角度为社会治......
一书,自其产生以来,注家蜂起,遂演为一门学问--老学.在众多中,河上公注流传较广,影响也较大.rn......
一、问题的缘起rn讲述道家哲学已有多年,因注而疏,因疏而解,解而得之,就在课堂上一章一句,深入诠释,契入经典文句,令其自得;我终以......
汉魏六朝时期老学空前繁荣,出现了大量老学作品。本文以王重民和严灵峰所作老学目录为基础,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概述了这一时期老学作品......
王弼哲学思想作为魏晋玄学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自现代学术兴起以来,王弼哲学思......
自唐初始,《老子》经王弼(226—249)、河上公两人的注本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大部分唐代的文献目录内容,象魏徵(580—643)的《群书治要》......
<正>2009年初,北京大学获赠一批西汉时期的竹简,共计3300余枚。11月5日,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召开,正式公布了这一......
瓦格纳作为一个诠释学背景出身的德国汉学家,他认为王弼以及同时代人首先假设了经典文本的内在同一性,即这些出自不同作者的文本都......
王弼在其《老子指略》中,用“崇本息末”来概括《老子》的主旨。以“本末”来解读《老子》,是王弼的一大贡献。本末思想不仅是王弼解......
<正>熊铁基先生指出,出于门户之见,自唐以来就有一个儒家排斥佛老的问题,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佛老也持批判态度。不过,他们......
本文通过对马一浮早期<老子注>研究和梳理,分析了本体论、认识论、修行论和辨证论中佛老对释互证的路径与特点,并且指出"以佛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