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美学相关论文
人的身体历来是受压抑的首要对象,魏晋的社会动荡为士人的身体意识觉醒提供了契机。名士们通过各种任诞行为摆脱名教对身体的束缚,......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创作而成的画卷.顾恺之的画作由于受魏晋美学思想的影响,作品不仅具有汉代绘画的......
魏晋时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美学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应的艺术文学作品也随着美学而变化.《画山......
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美学思想渗透着对于当时人们争论的问题的深刻思索,也体现了当时美学思想......
玄学.是中国古代的解说,阐述.发挥《老子》《庄子》《周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说.因为当时处在公元三四世纪三国之后的魏晋时代.故而又......
在魏晋美学中,竹林派的代表嵇康、阮籍极力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推崇随意任心、顺其自然的审美意识。认为“越名任心”审美域的生......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中,东汉晚期(桓灵时期至建安时期)的文学批评头绪繁多,不易梳理,较少受到学者的关注。青岛大学宋亚莉所......
<正> “一个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一个“美的成就极高的时代”——这是宗白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所描述的魏晋社会与魏......
文章从魏晋风度谈到魏晋美学,分析了魏晋美学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并最终落到魏晋时期绘画的特点上,探讨了中国绘画的浪漫主义特点......
"清谈"之风盛行于思想解放的魏晋时代,对当时士人文化空间的定位,"尤乐遊燕"、"善言虚胜"等交往方式的生发和思辨风尚的形成产生了......
关于中国艺术观念史,可写一部大书.刘成纪教授所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以下简称“刘著”),虽是断代之论,然已备两卷,堪称鸿篇巨......
北魏洛阳永宁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又是一个高峰,永宁寺展示了在北魏时期佛教发展到鼎盛阶段的重要特征,引领着北魏时代的审美风格上......
本文从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魏晋士人们的生活态度及其与文学美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魏晋时期不论文学作品还是文学理论......
刘成纪教授年积十年之功的学术著作《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面世后,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该著之论域时间上......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在这一时期里,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正式形成,这对中国美学有着里程碑的纪念意义。作为被誉为......
以嵇康为首的七贤走向竹林,标志着自然美在魏晋时代的重新发现。他们置身于自然,将自然、艺术和哲理融为一炉,形成了人与自然亲和......
以强调社会化为特征的先秦美学与以关注个性化为特征的魏晋美学 ,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两种互补的美学形态———儒家美学和道家......
<正>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逐渐摆脱汉儒纲常名教束缚的人们在思......
佛教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嬗变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魏晋时期促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转型。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心性理......
中国早期的美学,以教化为其基本品格。远在孔孟以前,古代的政治家和宫廷的教师们已经将礼教和乐教作为贵族弟子的基本教育系统地予以......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魏晋时代是一个“浓于生命彩色”的时代,美学是人的生存状态的理性探求与诗意化的写照。这时期的美学思想自然......
“美是主客观统一”是朱光潜先生晚年的美学主张,魏晋美学的文学品评、音乐理论、美学范畴“趣”都体现了“美是主客观统一”。
......
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宗白华在解读魏晋美......
以德沃夏克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概念为参照,本文认为,顾恺之"迁想妙得"、"传神写照"思想是魏晋时代发端的艺术之自由、个性和神圣精......
嵇康的美学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美学思想的代表,而他的美学思想与当时的时代风气、社会思潮、美学理论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立足于魏晋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以及建安文学、田园诗文、书法绘画都影响了园林的创作。魏......
美学范畴的不断发展演变,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各种变化,气韵充斥着整个魏晋文学和艺术的领域,是魏晋风骨的组成部分。目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