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德相关论文
相对于“人文精神”讨论的日渐冷落,有关“国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化的论争却方兴未艾。而根据争论诸家的自我定位或相互定位,从......
摘要: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已经成为研究音乐的基础课题之一,由于每个人的研究切入点不同,研究成果也就有所不同。笔者从美学的角度,通过......
‘和律论’之争已持续五年多,进行了两个回合。其间有五人、六家刊物直接参与。撰文十四篇(第一回合三篇,第二回合十一篇。详见附......
<正> “中西音乐文化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自世纪之初就这个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一代代音乐......
长期以来,人们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一直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应归入儒家思想,有的则认为应归入道家思想,也有学者认为亦儒亦道。......
2009年2月13日是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的先驱者蔡仲德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值此之际,追思和回顾蔡先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
哲学老人冯友兰以 95岁高龄完成七大卷《中国哲学史新编》 ,确如为其作《评传》之蔡仲德先生所云“创造出学术史上的奇迹”。尤其......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何乾三同志(1932-1996)离开我们已经快九年了,蔡仲德同志(1937-2004)逝世也一周年了.两位挚友逝世之后总想写点......
嵇康的音乐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很特别的,他的《声无哀乐论》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他对音乐的一些观点,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音乐......
以五四时期及今人一组对古琴的论述为观测点,进而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并对古琴所产生的歧见与纷争进行了细致分析,而最终以狄晓兰......
自蔡仲德先生建立“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至今,中国音乐美学史学术成果丰硕,但随着新发现的考古文物以及交叉学科的视野等,过去看......
蔡仲德的"向西方乞灵"就是求道,就是寻求音乐之道,寻求音乐的根本精神;就是"研究西乐、借鉴西乐……以制造崭新的中国音乐"。如果没有......
蔡仲德(1937~2004)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美学家、“冯(友兰)学”家和文化学家。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音乐......
蔡仲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美学家、文化史学家,毕生研究方向极为复杂,从中国文学史到中国音乐美学史再到中国哲学史、中国“士”文......
2014年5月10日-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辞世十年祭"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