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相关论文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有几个环节很容易被误读,影响人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声无哀乐”之“声”究竟是仅指自然之声,还是也包......
《哭泣的骆驼》中使用马头琴对骆驼进行安抚的情节使观众感到震惊,说明动物对音乐的感知是敏锐的,这一细节为一直颇受争议的《声无......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探讨嵇康音乐思想的真正内涵,追溯嵇康音乐......
“声无哀乐”是魏晋著名玄学论题之一。本文拟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的学理意识下,从哲学对音乐渗透和影响的角度,以比较诗学的视野去......
几千年来《礼记?乐记》一直是整个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真的存在孔夫子所说的“亡国之音”吗?在读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既是一篇音乐新解之作,也是一篇富于哲思的论辩奇文,文中“声无哀乐”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立意于对嵇......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在音乐艺术方面的重要理论著作.在继承和发展庄子“至乐无乐”思想的基础上,嵇康深入探讨了声乐的起源与本质......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产生于魏晋南北朝这个艺术自觉,美学自觉的时代,具有深厚的美学思想意蕴。其中蕴涵了与儒家传统音乐思想决然不......
阐述嵇康以'声无哀乐'为中心的音乐思想,即音乐是客观的存在,而感情则是主观的萌发,二者没有因果关系,音乐不能表现感情等......
文章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为导入点,分析了音乐与情感、美学的内在联系,与音乐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尊重音乐艺术自......
先秦时期人们相信音乐与自然、政治、道德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们认为情感天然地内在于音乐;秦汉之际《吕氏春秋·适音》中提出音......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论述音乐领域的多方面重要议题,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史上的一篇奇文,作者通过对文中关于声无哀乐的命题、对自然之和的纯音乐追求、对移风易俗......
嵇康的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文章《声无哀乐论》里,他认为音乐是属于外界的客观事物,哀乐是属于内心的主观感情,就是说音乐是客观存......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其“声无哀乐”的音乐观。这一音乐观是他“越名教任自然”玄学思想影响下......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认为"声无哀乐",乐之"声"与人的感情无关,音乐也没有治世功能,这是对儒家传统乐教的背离;即使有些看法和传统乐教......
【摘要】正始年间竹林名士嵇康所作的音乐理论文章《声无哀乐论》,不但以其否定音乐本身的情感内容的论点在思想领域标新立异自所树......
"和"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嵇康在批判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继承道家音乐自由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
学者多认为《声无哀乐论》是一篇艺术理论文献或者音乐美学文献,事实上它是一篇哲学文献。嵇康认为声音只有音阶节奏是否平和的体......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我国的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对道教音乐思想的发展,又有对儒家音乐思想的肯定。本文将主要介绍嵇......
音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音乐的本质,对音乐的本质认识中外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就音乐本体和社会职能两个层面探讨音乐的本质,对“......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全文以“声之哀乐”为中心问题,探讨了“声无哀乐”“和声无象”“哀心有主”等......
与玄学的中心论题“名教与自然”相联系,嵇康的乐论在探讨音声“有无哀乐”的过程中,不但在批驳儒家“声有哀乐”观念的基础上,否定了......
我国古代美学家、思想家老子的美学命题“大音希声”是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与嵇康的“声无哀乐”本没......
【摘要】文章对比了汉斯力克《论音乐的美》与嵇康《声无哀乐论》在音乐的本质,音乐的作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三个方面的论述。汉斯力......
“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传统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的不同音调使听众的心情也不同。本文通过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分......
墨子提出“非乐论”是音乐史上一次重要论辩,而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两个观点似乎没有什......
嵇康思想自20世纪初鲁迅先生展开专门研究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嵇康在玄学理论、美学理论等方面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见......
嵇康为了实现“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社会与人生哲学主张,结合自己的音乐实践经验以及以往的思想遗产,提出了声无哀乐的声音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通过借用"秦客"和"东野主人"之间的八次辨难,彻底批判了儒家将音乐社会功能政治化、功能化的倾向,从而提出了"心之......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重新阐释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嵇康强调主体自身情感状态在音乐鉴赏中的能动作用,同时也看重音乐本身的诸种感......
嵇康虽然主张"声无哀乐",但并没有割断与情感的联系,并且正是以这一联系为基础,他才对儒家的乐教思想作了重新定位。礼乐相须是儒......
本文重点分析了《声无哀乐论》首答和末答中嵇康自然的音乐本体论及其不能实现的儒家政治理想 ,对比了嵇康理论核心———音乐自律......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反映其"声无哀乐"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著。过去对《声无哀乐论》的讨论,往往是以"东野主人"即嵇康的言论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成为魏晋玄学清谈的主要论题,他的音乐理论深刻而又新颖,"声无哀乐"即音乐是客观存在,而情感是主观感受,二者......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文章。出于反名教的需要,嵇康有意混淆了声音与音乐的区别,从而否认音乐具有哀乐之情,并进......
魏晋之际玄学之风盛行,两汉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传统群体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受到了士人们的质疑,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老庄思想,试图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