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相关论文
通过对《逸周书》中《王会》《明堂》两篇文献详考、绘图可见,其所述诸侯朝觐天子的仪式中,诸侯政治等级除常见的公、侯、伯、子、男......
《读书杂志》,有清一代的训诂学代表人物王念孙撰,是其继《广雅疏证》之后问世的又一部成为后世经典的训诂专书。该书是对先秦、秦汉......
清华简《保训》篇为周文王遗训,不仅文风体式与《逸周书》记文王诸篇极为相似,而且词语也有与之相同或类似者,说明二者文献性质相......
<正>清华简《命训》篇是新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1中的重要一篇,该篇自公布以来,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一批相关......
作者根据各家探讨夏史的有关文章并进一步分析,认为商之前的所谓夏,似是西夏和有夏,他们是分离存在的。
Based on the various ar......
占梦在古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已知的文献记载中,最早占梦始于殷商时代。《逸周书·程寤》也记载了周文王占梦一事。《左传》中......
2011年的《尚书》研究,思想文化、历史人物形象等的解读依然是研究热点,从史学、地理学角度研究《尚书》的论著也很丰富。与2010年......
一日,妻子问我,这阵子怎么不熬小米粥了,我指了指罐子,空空的,妻子嗔怪道,怎么不早说呢!那就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母亲再来城里时给捎......
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向郭沫若等人说道:“我相信商朝的存在,因为有乌龟壳。”言外之意,对于《尚书》、《禹共》、《皋陶谟》......
《逸周书·大武解》是《逸周书》论“武”的总纲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征”是《大武解》所论“武”七制的首条,对理解全文有重......
“天”的观念,在五帝三代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与之相关的文献却极为有限,关于五帝的史料在司马迁的时候既已十分匮乏且“......
【正】 在古代的一些典籍中,经常见到洛邑、成周和王城这三个地名,而且他们在古籍中往往绞线,每每为整理和研究古文献者所困惑。因......
<正> 司马迁在其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中,关于周武王伐纣灭商年月日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处: 《殷本纪》:周武王于是遂率诸 侯......
《文传》是《逸周书》第25篇,其内容与《周书序》不完全吻合,从论证《文传》的集成性质,并结合《逸周书》中《文传》、《五权》、......
【正】 周策纵先生于1981年来访复旦大学,愚忝在欢迎与座谈会之列,时间迫促,未及多谈.当蒙先生赠以所著汉语关于《诗经》研究之专......
潜伏,即隐藏,埋伏。《逸周书·时训》:"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以大兵潜伏......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清华简《祭公》与《逸周书·祭公》是同一篇文章,主要内容一致,只是个别词句有所不同。以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
【正】 “振旅”一词,为古文献中的习用语,传统解释为军事行动回师时的治兵整众。《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对郭店楚简《缁衣》篇的引《书》进行了考证,认为楚简《缁衣》篇所引更接近于原本,原义,“晚书”《君牙》,《君陈》当系后出,《祭公之顾......
"令行禁止",出自《逸周书。文传解》:"令行禁止,王之始也。"就是说,下了命令要马上执行,下了禁令要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明,有严格的组......
【正】 乙卯、王令保及殷东国五侯,(彳止)(诞) 兄(荒)六品。?历于保,易(锡)宾。用乍(作)文父癸宗宾?,遘于四方,(合辶)(会)王大祀? ......
本文据出土的《逸周书》之《皇门》、《祭公》文字,对校清代学者,如王念孙、庄述祖、俞樾、孙诒让、于鬯、刘师培等人,校勘传世刊......
或许,我们需要从中国古人那里汲取有关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策,以兹检讨作为后人因为愚蠢的自高自大、蒙昧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所犯......
《山海经》是一部难解之书,在近代,由于科学方法的不断进步,在《山海经》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冲破了传统的窠臼,开始从新的......
《逸周书》中若干可靠的西周文献里,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颇引人注目,也很值得研究。这些篇章或按时空坐标记叙复杂事件,或用意联......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尚书》、《逸周书》和佚书20多篇,其中清华简《金縢》能和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直接联系。从清华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