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目的相关论文
在关于道德行动的正确目的如何获得的讨论中,由于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伦理德性给予目的,而伦理德性又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的德性,另一......
道德与资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资本的本性与道德力量不仅不相抵触,而且互为支撑,资本的科学运动需要道德,道德在经济建设中的存在......
道德终极标准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
老庄不但都认为人生目的只能利己是人的本性,而且认为道德的真正目的也只在利己为我、全性保真,所以在道德准则上便不能不否定无私......
在现代公民社会,道德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利己不损人的道德、己他两利的道德、损己利人的道德三个基本层次。这三个层次的道德在实际生......
道德价值推导法是伦理学所特有的发现和证明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发现和证明任何行为或规范的道德价值,首先必须弄清道德价值终极标......
约翰.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哲学的改造”是他最著名的主张,这其中道德观念的改造是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观念必须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新的人本思想,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优良的道德目的;科学发展观所......
【正】 一、道德行为选择要依据行为的精神价值。从伦理学观点来看,人类的行为不管其如何复杂多样、千变万化,都可以根据它们对他......
技术活动是以“利害人己”为目的的伦理行为。道德目的与道德价值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伦理行为的道德价值是......
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善原则 ,它只应该且只可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 ;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而不......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的伦理学评价其实质在于考量经济全球化的相关......
我国的遗赠扶养协议旨在以一定利益回报鼓励人们对需要扶养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施予家人般照料,从而建立有序的社会成员间的互助机制,......
伦理相对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否认道德普遍性、绝对性、客观性。它的论据主要是文化相对主义所描述的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所......
道德终极标准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
作为帝国早期罗马社会的现实产物,塔西佗史学具有深远宽泛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浓烈复杂的政治伦理意蕴:政治观对其史学创作产生了深重影......
基于“惩恶扬善”的撰述旨趣,塔西佗深知揭示事实真相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塔西佗强调史料的广采博收与严格的批判考信,从而旨在厘定......
康德的永久和平何以能够实现?康德论证的自然目的在思路则保证了永久和平实现的条件。权利与道德的区分及自然目的与道德目的差异。......
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里,康德将理想道德社会共同体论述为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目的保持一致。当代学者批评康德理想道德共同体......
义务论的道德标准 ,一方面 ,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严重 :它侵犯、否定每个人的一切目的中利己的欲望和自由 ;另一方面 ,它......
与艺术批评相对应,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对文学所描写种种善恶现象和思想旨趣进行历史的阐释,并以特......
利他主义道德虽然坚持了无私利他 ,鼓舞了人们无私奉献的至善热忱 ,却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 ,抛弃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原则 ,而以......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 ,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 ,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
期刊
义利之辨首发于孔子 ,光大于孟子 ,是儒家学说的一项核心内容 ,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极大。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方面的误解也非常严重......
道德既具有适用于一定社会的特殊性、相对性,因而存在特殊的、相对的道德,又具有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性、绝对性,因而存在共同的......
亚里士多德对于善概念的定义可以归结为:善是符合目的的行为。由此可知,道德善或正当(道德善与正当是同一概念)就是符合道德目的的......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
人性问题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始终是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和核心,中西方结合自身特点,从探讨人性开始,展现了各自不同的人性观并逐步建构了......
基于道德史观与道德目的,塔西佗尝试客观公允评价历史人物,并力求实现事实层面与价值层面“真实”的有机统一。尤其善于通过将道德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