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教子弟抄谁的奏疏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品行的堕落,为官道德的滑坡,很多时候,问题其实出在难以察觉的风气浸染与人性陋习上,日积月累,终成大祸;清代名臣孙嘉淦的一封奏疏,明确地指出了这些问题。
  同治四年(1865)一月,攻克南京之后的曾国藩抽空编选了一本书,取名《鸣原堂论文》。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书,它由17篇汉唐以来名臣的奏疏组成。这不是一本打算赚稿费的书,用意是编来教育子弟的。
  在书中,曾国藩对一篇奏疏有很高的评价:“我当年在京城时,听到很多朋友说‘此疏为本朝奏议第一’,我认为它的文气不甚高古,因此,没有觉得怎么样。最近我细细品读,发现疏中所说的‘三习一弊’,凡中智以上,大抵都‘蹈此弊而不自觉’。特别是其中所说‘自是之根不拔,黑白可以转色,东西可以易位’,亦非绝大智慧猛加省惕者不能道。”
  他告诉弟弟们:我和沅弟(即曾国荃)忝窃高位,平时听到的多是阿谀奉承的话,所说“三大习”,自我反省实在难免。沅弟下属较少,此习还不深,但也不可不预为之防。我们兄弟各抄录一遍置于座右,也就是《诗经·小宛》所说的诗人远征之道啊。
  这是兄弟间推心置腹的话。那么,他们所谈论的是一篇什么奏折,需要抄录作为座右铭呢?
  这篇奏折叫《三习一弊疏》,作者是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及第,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吏部尚书。史家评价他“功业赫奕,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
  孙氏在雍正年间便敢直谏严酷的雍正,差一点丢了性命。乾隆即位后,他向新皇帝上了这道奏折。这道奏折延续了孙氏以往的风格,直接告诫皇帝要重视思想和作风建设,治人先治己。
  他将领导者常犯的毛病归结为“三习”:
  一是“耳习”,听惯了好话,不说好话者就被当作拂逆,因此,开始时拒绝匡正拂意者,继而拒绝说话木讷者,久而久之,那些歌功颂德不精巧的人亦在疏远之列。这就叫耳朵的习染,“喜谀而恶直”。
  二是“目习”,看惯了媚态,不眉顺目从者就被当作抵触。因此,开始时排斥傲慢粗野之辈,继而疏远那些使人畏惧之辈,久而久之,那些谄媚逢迎得不好的也被当作忤逆。这就叫眼睛的习染,“喜柔而恶刚”。
  三是“心习”,平时一切要求,底下人都能照办,一切心意都能如愿,久而久之,“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从别人那里听不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检视自己,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自我感觉太好,以为事事都在掌握。这就叫心理的习染,“喜从而恶违”。
  因此,三习既成,乃生一弊,这一弊就是“喜小人而厌君子”。身边一旦被小人包围,政事就会日非一日。
  应当说,这“三习一弊”概括得非常精准。曾国藩刚开始做官时,位低权轻,感觉不到这“三习”;等到他位居总督,又功高勋重,便真正领教了“三习”。
  平时我们讲,为什么一个人做了官,就会大变样呢?并非他想变,而是受困于这“三习”,不自觉地产生了“弊”。
  孙嘉淦可谓清醒者,尽管他一路青云直上,而且所处的时代是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稳定,但他依然有忧患意识,洞察幽微,对于人性看得很透彻。他进而分析,造成“三习”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自是”。
  如何去掉“三习”,根除“一弊”呢?办法就是要“不敢自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明辨忠奸是非,修养德性,改变思想作风。
  可以说,孙嘉淦太有预见性了,后来乾隆以“十全老人”自居,不都落到了孙氏这篇奏折里所说的“三习一弊”中了?
  位高权重的曾国藩读到这篇奏折,应该是吃了一惊,原以为“三习一弊”是针对皇帝而言,读后方知“三习一弊”普遍通用。虽然他长期以来注意自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概”:斗斛满,则人会刮平它;人自满呢?天会来削平他,与其等天来概之,不如自己削掉自己多的部分。因此他不求圆满而求阙,不求高官而求退。但他还是对孙氏的“三习一弊”说予以了高度重视。打下南京后,原本他只裁撤了部分湘军,到1865年,决定加大裁撤的力度和进度。这就是“自概”,比自律二字力度更强。
  他既担心自己不慎流于“三习”产生“一弊”,更担心自己的弟弟们,特别是以狠字著称的九弟曾国荃,立下打下南京第一功,骄傲自满情绪流于言表,如不加约束,后果实难预料。这就是他特意提出要弟弟们抄录《三习一弊疏》的关键原因,要把它作为镜子。他反复告诫弟弟们,“目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眼睛能看到千里之外,而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他借身边的例子来说服弟弟们,说自己深感“音容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平时一个眼神,说话声音、动作表情很容易给别人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但自己感觉不到,因此,一定要懂得“自以为非”的道理,要从四个方面来严加注意:一是面色,二是言语,三是信函,四是近人。归结到底,要做到一个“谦”字。
  谦是最大的美德,《易经》中说,做到一个谦字,大可以保一国,中可以保一家,小可以保一身。一如孙嘉淦所说:“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德是君子所独有的,才则是君子与小人共有的,但小人的才可能更胜于君子。语言方面,君子木讷而小人佞谀,容易导致“耳习”。奔走周旋,君子笨拙而小人便辟,容易导致“目习”。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容易导致“心习”。因此,懂得自以为非,就会自敬自谦;相反,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会放肆。敬谦是君子治身之本,放肆则是小人乱政之阶。
  从1736年孙嘉淦写此奏疏至1865年曾国藩抄此奏疏,相隔130年;再到今天,又150余年,疏中语句,仍足振聋发聩。足见,思想作风建设是做人做官永远的主题。
  窃尝究观夫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其始瞳焉无所知识,未几而骋耆欲,逐众好。渐长渐贯,而成自然。由一二人以达于通部,渐流渐广,而成风俗。风之为物,控之若无有,之若易靡;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人之力,而莫之能御。先王鉴于此,欲民生蚤慎所习,于是设为学校以教之:琴瑟鼓钟以习其耳,俎豆登降以习其目,诗书讽诵以习其口,射御投壶以习其筋力,书升以作其能,而郊遂以作其耻。故其高材,则道足济天下,而智周万汇。其次亦不失为圭璧自饬之士。
  ——曾国藩在《箴言书院记》中认为,一般而言人天性容易“骋耆欲,逐众好”,故此需要教化。
其他文献
所谓“真读书”,一是读书的动力是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而非出于外在的压力与要求;二是读书的目的是格物致知、悉事明理,而非以读过多少本、某某书为炫耀;三是读书的行动已成生活乐趣和日常的习惯,“一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钱锺书和杨绛夫妇下放干校,一日两人路过一极其简陋的草棚,杨绛开玩笑说:“你说我们就住在这样一个棚子里,会怎么样?”钱锺书先生沉吟片刻,回答说:“不行,没有书。”习近平同志说:“读书已经成为
期刊
国运倾颓、危机四伏之际,执政者若自我封闭、自欺欺人,执着于细微处小修小补,沉溺在“天朝上国”美梦中不肯醒来,必致错失改革良机,将国家民族陷于苦难深重的困境之中。前车覆辙,足为后车之鉴。  说起“裱糊匠”,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鸿章。晚年的李鸿章自嘲是一个没落时代典型的“裱糊匠”,而清王朝则是一间“破屋”,自己作为一个“裱糊匠”只会“修葺”却不能改造。李鸿章“裱糊理论”的完整表述是:“我办了一辈子
期刊
历朝历代都不缺贤才。能不能得到,就看求与不求。然而,求贤也不是只靠嘴上说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看是真求还是假求,求的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对待贤才的态度如何,等等。  治国平天下,必依赖贤才;凡贤明君主,必求贤若渴(亦说“思贤若渴”)。一提到求贤若渴,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我本来是一个布衣百姓,在南阳耕田种地……先帝(指刘备)不嫌我地位低贱,放低身份委屈自
期刊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云台编》)  【品读】  郑谷这首《莲叶》写得实在好,我初见便喜欢得不得了。一来,喜欢他用的两个叠词:“差差”与“柄柄”。试想,撑舟行水,舟动水起,波纹如淘气的小手,拨弄摇曳着荷叶,参差的绿浪,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来回地涌。薄薄日色,浅浅浮于这绿浪上,闪闪烁烁,真能把人眼晃花了。此乃一“色”美。而人倚在船边的栏杆旁,有习习
期刊
同心协力 行事谨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a。”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  处b,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c。”“初六,藉用白茅,无咎d。”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e,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周易·系辞上》)  注释:  a《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出自《同人》卦的九五爻辞。《同人》卦()是《易经》六十四卦
期刊
事碎难治,大处着眼  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以狭,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求多难澹也a。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b。石秤丈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故无益于治,而有益于烦者,圣人不为;无益于用,而有益于费者,智者弗行也。  (《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  a澹:通“赡”,满足。  b铢:一两的二十四分
期刊
明朝官场吃喝风中的第一号名人,当推建国初期的左丞相胡惟庸。此公不仅经常拉拢一帮子权贵在家中酣饮,而且挖空心思,把十几只猴子训练得能打躬作揖,跳舞吹笛,宴客时,就让它们端茶斟酒,并雅称为“孙慧郎”。而比起胡惟庸来,嘉靖时的权相严嵩,则更为荒唐离奇,他和其子严世蕃,不仅生活奢豪,连尿壶都是金、银制成,日享珍馐百味。而且每当贪赃受贿满百万两,就大肆请客以示庆祝。严嵩垮台后,从他家抄出的金酒杯、酒盂、酒缸
期刊
晏子谏齐景公登路寝之台  景公登路寝之台a,不能终,而息乎陛,忿然而作色,不说b,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曰c:“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d。殷之衰也,其王纣作为顷宫灵台e,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
期刊
在我国的历史上,与其他国家、其他文明的交往和交流始终是很频繁的。即使在“闭关锁国”的明清时期,也一直与遥远的欧洲国家保持着贸易关系乃至官方往来。在这几千年间,我国有很多人“走出去”,为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当属西汉时期的张骞了。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是汉武帝时的人,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西汉从建立起,就一直被北方的匈奴困扰。汉初
期刊
人民是国家的基本。我们所研究的时期之始,中国或意大利的人口不多,但种类繁杂、风俗纷乱。经过长久的冲突交会,他们终于在秦汉皇朝或罗马帝国的统一政权下,融合为一个主体民族:后称汉人的华夏族,或以罗马为名的意大利人。民族形成的过程艰难,体现了华夏族和罗马人较为开通的性格。  一位现代史家说:“古意大利的居民,原有百端异样的种族成分、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宗教言语、物质文化。这是我们极难明白的。”古中国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