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好政治活动课,会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政治;活动课;积极性;效果
在农村,较多教师普遍认为,开展政治活动课的教学是浪费时间,学生讨论的人少,聊天的学生多,没有什么效果,学生也没有多大的收益。所以农村教师平时少上活动课,不重视学生的互动和三维目标的培养,讲授方式单一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尽管有时上活动课,也没有让学生讨论的余地,只是按自己的思路将答案全盘说出,告诉学生。所以,学生互动和参与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上活动课与平时的课堂没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失去了活动课的意义。
但是,长期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搜集政治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所以我认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才能提高活动课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资源,深入开展活动
在新教材中,大量设置了诸如感悟、探究、实践与评价等栏目板块,这些资源内容往往集趣味性、警示性、启发性、知识性于一体,有机地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弥补了正文表述的不足,既能把教师新授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教学,又可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新教材这些栏目板块的设置及作用是以往旧教材无可比拟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往往被师生忽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违背了新教材添置这些模块的初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些教材资源为载体,深入细致地开展活动课教学。如:引领学生破析教材中案例呈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问题发生的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填写、讨论教材中的情境表格、卡片等需要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的内容,调动学生欣赏文本中的图片、案例、名人名言等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中“相关链接”,师生设计恰当的设问,帮助学生注重信息资源的扩展和更新。
二、妙用媒体资源,创设活动情境
媒体是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我这里所指的媒体既包括实物媒体,如粉笔、黑板、书本等传统实物媒体,还包括录像、电视、幻灯、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在活动课教学中,仅凭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运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由于媒体的触角很宽很广,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别是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情境感受,跨越时空的丰富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活动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到《竞争与合作》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在校运会中比赛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在观看中便能迅速回想到当时比赛的场景,回顾起当时竞争与合作的感受,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这既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三、巧用本地资源,精心设计活动
农村中学虽然条件差,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出这些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并注意指导活动的方法、步骤等,使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如在学习了《依法保护环境》后,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观察本地江河的环境现状,让他们调查河水的污染程度,并寻找污染源,了解当地居民的感受,访问环保工作人员的看法等,最后写一份调查报告。此活动课既不占用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又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参观、尝试体验,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过程中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善用生活资源。丰富教学活动
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实施活动课教学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意识并善于利用这一资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寻求活动中的现实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的动机。活动设计时,可将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热点、焦点问题与活动挂钩,从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纳入教学活动中。例如:我在讲《维护受教育权》一课时,结合农村孩子辍学离家外出打工的行为表现,以及村里人对这些孩子的议论,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自觉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可让学生对刚辍学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并想出劝说他重返校园的理由,再利用课余时间付诸行动等等。这种做法,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相符。课堂教学并不再是条条框框或零散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话可说,他不再是哑巴。这样抽象的知识就会活生生的潜入学生的经验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总之,农村教师要想给学生一个新的形象,必须自己要学会更新理念,通过各种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改革教学模式,才能让活动课的效果得到体现。
关键词:政治;活动课;积极性;效果
在农村,较多教师普遍认为,开展政治活动课的教学是浪费时间,学生讨论的人少,聊天的学生多,没有什么效果,学生也没有多大的收益。所以农村教师平时少上活动课,不重视学生的互动和三维目标的培养,讲授方式单一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尽管有时上活动课,也没有让学生讨论的余地,只是按自己的思路将答案全盘说出,告诉学生。所以,学生互动和参与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上活动课与平时的课堂没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失去了活动课的意义。
但是,长期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搜集政治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所以我认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才能提高活动课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资源,深入开展活动
在新教材中,大量设置了诸如感悟、探究、实践与评价等栏目板块,这些资源内容往往集趣味性、警示性、启发性、知识性于一体,有机地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弥补了正文表述的不足,既能把教师新授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教学,又可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新教材这些栏目板块的设置及作用是以往旧教材无可比拟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往往被师生忽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违背了新教材添置这些模块的初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些教材资源为载体,深入细致地开展活动课教学。如:引领学生破析教材中案例呈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问题发生的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填写、讨论教材中的情境表格、卡片等需要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的内容,调动学生欣赏文本中的图片、案例、名人名言等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中“相关链接”,师生设计恰当的设问,帮助学生注重信息资源的扩展和更新。
二、妙用媒体资源,创设活动情境
媒体是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我这里所指的媒体既包括实物媒体,如粉笔、黑板、书本等传统实物媒体,还包括录像、电视、幻灯、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在活动课教学中,仅凭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运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由于媒体的触角很宽很广,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别是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情境感受,跨越时空的丰富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活动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到《竞争与合作》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在校运会中比赛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在观看中便能迅速回想到当时比赛的场景,回顾起当时竞争与合作的感受,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这既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三、巧用本地资源,精心设计活动
农村中学虽然条件差,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出这些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并注意指导活动的方法、步骤等,使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如在学习了《依法保护环境》后,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观察本地江河的环境现状,让他们调查河水的污染程度,并寻找污染源,了解当地居民的感受,访问环保工作人员的看法等,最后写一份调查报告。此活动课既不占用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又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参观、尝试体验,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过程中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善用生活资源。丰富教学活动
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实施活动课教学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意识并善于利用这一资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寻求活动中的现实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的动机。活动设计时,可将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热点、焦点问题与活动挂钩,从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纳入教学活动中。例如:我在讲《维护受教育权》一课时,结合农村孩子辍学离家外出打工的行为表现,以及村里人对这些孩子的议论,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自觉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可让学生对刚辍学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并想出劝说他重返校园的理由,再利用课余时间付诸行动等等。这种做法,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相符。课堂教学并不再是条条框框或零散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话可说,他不再是哑巴。这样抽象的知识就会活生生的潜入学生的经验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总之,农村教师要想给学生一个新的形象,必须自己要学会更新理念,通过各种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改革教学模式,才能让活动课的效果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