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新诗文化的真正推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与历史悠久、佳作浩繁的古典诗歌相比,新诗赋予传统意象更为丰富的内涵,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创新,在格律和呈现方式上也更为自由。下面,就以2019年省优质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教学过程来谈谈个人的见解,希望为新诗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思路,提高新诗教学的效果。
  一、巧设误读,激发兴趣
  新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承载着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新诗本身蕴涵着综合的美,它能够发挥熏陶、润泽、美化等独特功能,把诗意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从心灵内部解放学生,将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诗心引导出来并进行渲染、培养、放大。其影响不仅会波及到新诗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而且会深入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新诗对中学生在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人文情怀的陶冶等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素材。它的语言自由而凝练,韵律随情感的起伏而自然的悦动,对朗诵技巧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跨过思想的围栏,感受新诗真正的美,进而爱上新诗,爱上中华民族文化星河中璀璨的一颗星。
  在教学过程中,先朗读《沁园春·雪》,再以同样的情感误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第一节诗,让学生发现教师“出错”,学生主动试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通过轻重音和语气、语调的变化等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种方法简捷顺利地对朗读进行了点拨,以极大的牵引力引导学生揣摩体味。正如于漪教师所说:“要反复地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最后再配乐读诗,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学生就能感知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二、巧借意象,推波助澜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同时其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结合,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这首诗被选编为统编教材九年级第一单元第四课。这一单元有五首诗歌,并被编者设置为“活动·探究”单元。
  单元的任务有三:一是自主欣赏。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五首诗歌,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二是自由朗诵。学习朗诵技巧,举行朗诵比赛。朗诵时,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調,读出感情,读出韵律。三是尝试创作。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句式和节奏。把这节课设计为自主欣赏课,欣赏诗歌的角度从学生中来,教师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归纳整合,让学生从语言美、音乐美两个大方面进行欣赏,并以多种任务驱动的策略,把朗读放在了首位。新诗因其凝练的笔触中饱含诗人的丰富情感,往往以意象来表达深厚的思想内涵,将客观物象与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相交融,通过联想和想象与读者产生共鸣,加深审美愉悦,留出空白,增强诗的张力。
  在新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以填空“你是人间四月天的(   ) ”,引出云烟、百花、月圆、白莲、燕、春风等意象。然后,让学生在这些景物前加个形容词,形容这些景物,感知这些景物的特点。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发现诗人所选的意象不但鲜艳美丽,而且有动有静。如“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它们共同营造了优美而完整的意境,更好地诠释了“爱的赞颂”。
  三、巧绘画面,营造诗意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任何文体的写作都要从模仿开始,新诗也不例外。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对新诗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找到一个宣泄口,因此,最后安排了尝试创作,写一段“你是(   ) ”的句子,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新诗创作必须了解的技巧。“写作旨在通过习作,能更深刻体会前人诗歌的真谛,使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悟性有长足进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增长运笔写作的能力。”新诗还往往塑造一连串的景物形象,它既是视觉形象的流动,又是诗人情感的体现,因此,新诗具有绘画一般的意境。在阅读新诗的过程中,需要调动想象与联想再现诗歌的画面,以情感去理解诗歌,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写一写这些唯美的景物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给出两个提示:选一节或一句诗,用语言描述画面;这首诗歌哪些词语搭配得比较奇妙或者自然,请添加一些词语,让它读起来更顺畅。先出示一个自己描写的第二节诗歌的示例: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朦胧缥缈,若隐若现,傍晚,温和的春风徐徐吹来,夜幕降临,星星有意无意闪着,蒙蒙细雨,滋润着多彩的花朵,把我们带入一个温馨、惬意、恬静的世界。从这方面入手,既能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又借此感知了陌生词语搭配带来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冲击感,提高了他们诗歌鉴赏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学生会更好地品味到诗歌的语言美。
  比较阅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是进行诗歌教育的有效途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为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在教材之外,教师还可进行相关的拓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诗歌天地。“少年情怀总是诗。”当我们以多样化的手法引起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就可以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使其思考更具哲思,使其语言更具灵性,使其生命更加丰厚、充实。同时,诗意盎然,诗情涌动,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使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使语文这门学科散发出更迷人耀眼的光芒。
  本课的结尾,做了如下安排:“将本诗与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比较,说一说这两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以轻灵欢快的节奏,抒写对生命的赞歌,表达诗人对新生事物的希望;而《我爱这土地》写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之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诗人以“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唱出时代的最强音。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就能够体会诗人饱含深情的内心世界,获得言语的熏陶,从而使写作语言生动活泼,口头表达文雅而富含诗情。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六中学(476000)
其他文献
散文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美文。之所以说散文是美文,主要因为散文的字字珠玑,形神兼备,意蕴深厚。可谓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找到生命的渴求、灵魂的慰籍。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指出:散文的“形”是散文的外在形式,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技巧、材料和结构等;“神”指散文的主题,蕴含于“形”中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课前导入”虽然形式简约,时长不过几分钟,却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善于做好“课前导入”这一功课,不仅有利于快速有效地俘获人心、提精凝神,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引人入胜、活跃思维的正引领
期刊
孔子提出“诗教”,他认为诗要起到对人们的教化作用,何晏在《论语集解》中说:“言修身必先学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人类的认识规律来看,道德修养的提升都是从对具体榜样的感悟开始的。当然,诗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如果将其单纯地看作是“施教化”的教科书,则会抹杀文学作为艺术的魅力。  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的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沉思是指文学创作者创作时的想象活动,而翰藻则是指文学作品华美
期刊
中国文化的特有气质决定了文人墨客对“秋”情有独钟,咏秋之作汗牛充栋、蔚为壮观,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自问世以来一直传诵不衰,读之如啜香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历来的论者对其魅力之因多有论述和探究,或归结于思想精粹,或归因于意境隽永,或侧重寻求语言的魅力,等等。后来,郁达夫也写下了大量为人所称道的古体诗佳作,他本人对古典诗歌的内在积淀和修养影響着其他文体的写作,刘海粟曾评论到:“从气质来讲,他
期刊
本课的设计思路突破了对文章从前往后的分析思路,而是反其道而思之,先由本文的结尾引入本文的写作对象——几只猫的故事,再重点探究造成第三只猫亡失的结局。  一、找结局  学生通过课下预习文本,课上跳读课文,找到文章的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笔者铺设悬念,让学生思考作者做这个决定前家中养过几只猫,它们的性情各自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这几个小问题的设置难度不高,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比较
期刊
在当代汉语语言环境中,初中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深入优化初中生的文学素养,教师秉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先进教学思想,采用五步法来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注重诵读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并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但是这种诵读不是盲目的念课文,教师要加以指导。例如,教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要在示范朗
期刊
名著历经时间的淘洗,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优秀民族文化的财富。将经典放回到名著中去,使名著节选教学与名著对接,有利于确立大阅读教学思想,丰富经典小说阅读教学的生长点。下面以《智取生辰纲》为例,简要阐述“大阅读”视野下经典小说阅读教学的生长点。  一、强化文体意识,寻求内容生长点  部编本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化学生文体学习意识,以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编排了《智取生辰纲》《
期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必须讲究艺术性。艺术对教学的介入,使教学成为“一种教来使人愉快的艺术”,从而学生乐学,爱学,在充分体味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美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悟力,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一堂真正的富有艺术性的课应有趣——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演员的修养,诗人的气质,哲学
期刊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版块,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更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作文也是学习的薄弱环节,是长久以来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  写作文的好处甚多,历年来都是考试中的重点,写作文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用词、熟练顺畅地表述,学会写事记物的方法。作文的优劣直接而形象地反映了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作文里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名士兵,每一个标点
期刊
预习是教学的第一环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般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这是最为常规的设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落实意识,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预习情境和条件,为学生设计预习目标、规划预习路线、优化预习指导、丰富预习活动,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际需要,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品质。  一、设计预习目标,创设自主探究情境  阅读学习是一个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