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为幼儿自主探究提供了平台,为了提升建构游戏的质量,本文总结了幼儿园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的策略:一是提供种类丰富的材料,推动幼儿自主建构;二是优化建构区空间环境,游戏时间富有弹性;三是加强建构游戏的评价,提高建构游戏质量。本文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精神对此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建构游戏;策略
幼儿时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建构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建构游戏开展的具体情况,对于如何发挥建构游戏的价值,提高建构游戏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1.提供种类丰富的材料,推动幼儿自主建构
教师投放适宜、丰富的材料,是建构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因为实践证明,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提供材料的类型、数量会对幼儿的建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投放的材料类型单一、数量不足,一方面会限制幼儿创新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幼儿间时常会发生材料争抢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建构游戏的高效开展,不利于幼儿建构游戏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材料的有效投放进行了研究。
1.1发挥低结构材料的优势,推动幼儿自主探究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尝试使用一些高结构的材料,其功能與玩法单一。虽然有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集体教学的任务需要使用高结构材料,但是却不利于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在建构区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尝试使用低结构材料,以弥补高结构材料功能的不足。低结构材料间可以有多种组合,玩法更加多样,有利于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地互动,进而通过有意义的建构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低结构材料大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以及大自然中。因此,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建构游戏材料。如在“美丽的幼儿园”建构游戏中,为了让材料丰富起来,教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家庭生活中废旧的纸箱、纸盒、矿泉水瓶、易拉罐等材料,或者到大自然中收集一些鹅卵石、树叶、干树枝等。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经常玩角色表演游戏,所以根据建构游戏的整合性,我们可以再投放一些适合孩子们表演时用的道具。这些道具可以是高结构材料的,也可以是低结构性质的。教师、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这些道具,以发挥幼儿在材料收集、制作中的学习自主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1.2遵循幼儿思维发展规律,投放可视化材料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对要发达一些。因此在建构游戏材料的提供方面,要考虑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以可视化的材料为主,像视频、图片、图示、图画类书籍等都可以应用到建构游戏中来。
如在“我们的小区”的建构游戏中,为了进行前期经验准备,教师将世界各地的建筑图片搜集起来并制作了一个PPT,在建构区的墙面上及资料里都放上了图片、建筑类儿童图画书,或者向建构区投放建构结构图示,以引导幼儿根据图示自主建构楼房,丰富他们的游戏构想,激发他们的建构欲望。
2.优化建构区空间环境,游戏时间富有弹性
幼儿园要为幼儿参与建构区活动,进行建构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各幼儿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并制定富有弹性的游戏时间。
2.1幼儿参与建构空间规划,坚持室内外结合的原则
在建构区设置及空间布置方面,我们要从全园视角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不但要在班级内部设置建构区,还要考虑在室外设置建构区,甚至专门在教学楼内开辟一个建构活动室,以满足幼儿玩大型建构游戏的需求。有的幼儿园随着建构活动的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对建构区进行了扩大;并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内,如走廊里铺上地垫让孩子们开展各种搭建活动,或者利用起立体空间,让室内外的墙面也变成建构的平台。为了幼儿方便取放材料,幼儿园要专门设置材料架,并具有开放性特征,即各区域的材料可以相互“借用”。
2.2提供充足的建构游戏时间,坚持游戏时间弹性安排
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尝试将游戏、学习、生活进行有机整合,以此来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对一日活动的时间进行重新安排,要为幼儿玩建构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以便充分发挥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一些大型的建构游戏需要游戏构思、选择材料、确定游戏规则、不断尝试,等等,短时间内幼儿无法完成建构任务,如果教师提供的游戏时间不足,很容易让幼儿建构到一半就不得不急匆匆地去接受下一个活动,长此以往会让幼儿养成半途而废的不良学习习惯,这对于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也是相当不利的。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游戏时间设置方案,在调整、更新策略的使用中为幼儿参与建构游戏提供时间支持。
3.加强建构游戏的评价,提高建构游戏质量
评价具有监督与引领的功能。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有效使用评价,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维持他们游戏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建构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1评价要具有及时性
及时给予幼儿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有利于为幼儿创造下一个“最近发展区”提供有效依据。如在“马路上的汽车”建构游戏中,能力较弱的孩子只能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图形,像圆形、正方形等。教师认真观察后,为了促进这类幼儿提高建构技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你们搭建的也不错,还可以看一下其他小伙伴是怎么搭建的?他们都用了什么方法?都搭建了什么?”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力弱的孩子们马上参观了能力强的小伙伴的作品,新颖的造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观察小伙伴搭建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模仿很快就掌握了新的建构技能。
3.2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从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来看,在同一个班级体里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因为我们发现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探究性的建构游戏中,有的孩子根本不愿意参与其中,而是会自行选择较容易的建构游戏。还有一些孩子虽然建构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建筑作品比较新奇,容易受到小伙伴的嘲笑,这会影响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教师发现后,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激励性的评价。如有的孩子虽然建构技能低,但是内心是想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只是担心小伙伴“嫌弃”他们建构水平低才独自游戏的。此时,教师就要给他们一些鼓励,并让其他小朋友意识到尊重同伴的意义。这样,在教师和小伙伴的帮助下,那些发展慢的孩子很快能够融入集体建构中去,并提高自身的建构技能。
《指南》在“数学认知”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中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在“科学探究”教学建议中也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材料的恰当投放是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的关键,因此本文对此首先进行了详细探讨。接下来对建构游戏的时间与空间设置、游戏评价等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莉.基于发展理论 建构游戏化幼儿课程[J].名师在线,2018(35):46-47.
[2]唐玮.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建构游戏的推进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8(33):85.
[3]王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引下游戏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62-63+70.
关键词:幼儿园;建构游戏;策略
幼儿时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建构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建构游戏开展的具体情况,对于如何发挥建构游戏的价值,提高建构游戏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1.提供种类丰富的材料,推动幼儿自主建构
教师投放适宜、丰富的材料,是建构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因为实践证明,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提供材料的类型、数量会对幼儿的建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投放的材料类型单一、数量不足,一方面会限制幼儿创新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幼儿间时常会发生材料争抢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建构游戏的高效开展,不利于幼儿建构游戏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材料的有效投放进行了研究。
1.1发挥低结构材料的优势,推动幼儿自主探究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尝试使用一些高结构的材料,其功能與玩法单一。虽然有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集体教学的任务需要使用高结构材料,但是却不利于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在建构区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尝试使用低结构材料,以弥补高结构材料功能的不足。低结构材料间可以有多种组合,玩法更加多样,有利于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地互动,进而通过有意义的建构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低结构材料大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以及大自然中。因此,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建构游戏材料。如在“美丽的幼儿园”建构游戏中,为了让材料丰富起来,教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家庭生活中废旧的纸箱、纸盒、矿泉水瓶、易拉罐等材料,或者到大自然中收集一些鹅卵石、树叶、干树枝等。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经常玩角色表演游戏,所以根据建构游戏的整合性,我们可以再投放一些适合孩子们表演时用的道具。这些道具可以是高结构材料的,也可以是低结构性质的。教师、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这些道具,以发挥幼儿在材料收集、制作中的学习自主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1.2遵循幼儿思维发展规律,投放可视化材料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对要发达一些。因此在建构游戏材料的提供方面,要考虑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以可视化的材料为主,像视频、图片、图示、图画类书籍等都可以应用到建构游戏中来。
如在“我们的小区”的建构游戏中,为了进行前期经验准备,教师将世界各地的建筑图片搜集起来并制作了一个PPT,在建构区的墙面上及资料里都放上了图片、建筑类儿童图画书,或者向建构区投放建构结构图示,以引导幼儿根据图示自主建构楼房,丰富他们的游戏构想,激发他们的建构欲望。
2.优化建构区空间环境,游戏时间富有弹性
幼儿园要为幼儿参与建构区活动,进行建构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各幼儿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并制定富有弹性的游戏时间。
2.1幼儿参与建构空间规划,坚持室内外结合的原则
在建构区设置及空间布置方面,我们要从全园视角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不但要在班级内部设置建构区,还要考虑在室外设置建构区,甚至专门在教学楼内开辟一个建构活动室,以满足幼儿玩大型建构游戏的需求。有的幼儿园随着建构活动的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对建构区进行了扩大;并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内,如走廊里铺上地垫让孩子们开展各种搭建活动,或者利用起立体空间,让室内外的墙面也变成建构的平台。为了幼儿方便取放材料,幼儿园要专门设置材料架,并具有开放性特征,即各区域的材料可以相互“借用”。
2.2提供充足的建构游戏时间,坚持游戏时间弹性安排
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尝试将游戏、学习、生活进行有机整合,以此来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对一日活动的时间进行重新安排,要为幼儿玩建构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以便充分发挥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一些大型的建构游戏需要游戏构思、选择材料、确定游戏规则、不断尝试,等等,短时间内幼儿无法完成建构任务,如果教师提供的游戏时间不足,很容易让幼儿建构到一半就不得不急匆匆地去接受下一个活动,长此以往会让幼儿养成半途而废的不良学习习惯,这对于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也是相当不利的。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游戏时间设置方案,在调整、更新策略的使用中为幼儿参与建构游戏提供时间支持。
3.加强建构游戏的评价,提高建构游戏质量
评价具有监督与引领的功能。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有效使用评价,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维持他们游戏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建构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1评价要具有及时性
及时给予幼儿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有利于为幼儿创造下一个“最近发展区”提供有效依据。如在“马路上的汽车”建构游戏中,能力较弱的孩子只能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图形,像圆形、正方形等。教师认真观察后,为了促进这类幼儿提高建构技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你们搭建的也不错,还可以看一下其他小伙伴是怎么搭建的?他们都用了什么方法?都搭建了什么?”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力弱的孩子们马上参观了能力强的小伙伴的作品,新颖的造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观察小伙伴搭建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模仿很快就掌握了新的建构技能。
3.2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从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来看,在同一个班级体里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因为我们发现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探究性的建构游戏中,有的孩子根本不愿意参与其中,而是会自行选择较容易的建构游戏。还有一些孩子虽然建构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建筑作品比较新奇,容易受到小伙伴的嘲笑,这会影响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教师发现后,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激励性的评价。如有的孩子虽然建构技能低,但是内心是想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只是担心小伙伴“嫌弃”他们建构水平低才独自游戏的。此时,教师就要给他们一些鼓励,并让其他小朋友意识到尊重同伴的意义。这样,在教师和小伙伴的帮助下,那些发展慢的孩子很快能够融入集体建构中去,并提高自身的建构技能。
《指南》在“数学认知”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中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在“科学探究”教学建议中也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材料的恰当投放是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的关键,因此本文对此首先进行了详细探讨。接下来对建构游戏的时间与空间设置、游戏评价等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莉.基于发展理论 建构游戏化幼儿课程[J].名师在线,2018(35):46-47.
[2]唐玮.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建构游戏的推进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8(33):85.
[3]王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引下游戏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62-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