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优化教学设计”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教师开始重视教的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甚至利用备课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出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若干个重要问题,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优化教学设计”的课堂中,学生看似主动了,课堂也看似热闹了,但实质上学生仍是跟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轨道前行,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高级思维仍然没有得到体现,仍然属于“知识本位式”教学,这样的课堂也无从谈起学生个性思维得到发展。
  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 “学会”和“会学”,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得到发展。究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如何落实“以学定教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实践与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关注生活经历,创设“优势兴奋中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怎样用好这个“例子”?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因此,我们在设计“学案”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集中、适合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他的头脑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对生活、对社会、对大自然有着种种鉴赏与喜好,他们头脑中存储的这些原始观念是我们教学引领的基础,也就是说,秉承“教育即生活”(杜威)和“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更好的发展。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固然美丽,但是我们的学生去过的人数并不多,能感受其魅力的学生并不多,所以在欣赏教材范例图片时,难免会有距离感,无法获得内心的共鸣或震撼。但是如果我们把范例实景照片换做是学生熟悉的风景,如家门前的景点,就会调集所有的感官去感知画面,从而激发学生想要表现家乡美景的愿望,就达到了创设优势思维的兴奋中心,激发求知欲望。
  二、关注个体差异,营建最佳发展空间
  新课程要求教学能以人为本,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案”时,要了解学生差异,要心中有学生。我们要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活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差异发展的过程。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个体差异,设计具层次性的有效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个体体验,发展个体思维。如《花鈡》中的花风格迥异,为了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兴趣与激情,教师可以在欣赏花不同的风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现状去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技法,最后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三、关注能力结构,探析中提升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质疑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归纳与整理能力等。“先学后教”,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路径,创新学习方式。首先问题学习,不仅指提出问题,还包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最好地锻炼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解决问题的学习,还最能激发人思维、创新的积极性。批判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批判学习,能够最好地发展批判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自主学习即自学,是效率最高的学习。要重视学生自学,学会自学,善于自学。最后,让学生通过探究或小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分析、概括、综合等系统思维能力。
  四、关注个性发展,在评价中催化进取意识
  纵观当今整个世界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会发现在当今信息社会的知
  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我们强调:“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涵盖的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即認知领域目标的评价,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评价。老师们不仅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还对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育的真谛并非在于仅仅适应和满足培养社会各级人才的需要,而在于形成个体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学情评价去检验老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成果,达到对教师的评价,从而使老师能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综上所述,“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成的精彩,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课堂,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语文课堂内容呈现应具备之 “形”。“以学定教”“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新型的教学思想能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之“神”。如果说一幅精美的作品需要形神兼备,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也应该以“以学定教”这一传神之笔,使思维课堂之“形”变得活起来。如此,我们才逐渐靠近真真正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广东地质版初中地理的区域地理知识集中分布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涵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具体内容。区域地理内容庞杂,不同的地理区域特点各异,而同一地理区域内部各要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最终构成区域地理环境和全球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的区域性和整体性、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包含如下基本内容:一是地理位置
期刊
当今的时代,是个创造性的时代,是个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时代,它呼呼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这块教育大基地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让学生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中能具有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人始终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必须要具有文化素质,是必要的第一位,社会进步与发展带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而人们对情感的疏导,心灵的慰藉
期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哈佛大学时曾进行“小世界实验”,该实验启发他提出六度分隔理论。简单说,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六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无论以谁作为出发点,最终都要回归与本身的联系,这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圆形轨迹,如蜘蛛网一般,纵使千丝万缕,核心都是本身。现在,我们大胆地将语文课堂比作一个语言文字交流的“小世界”,学生作为主人翁,要与语言文字建立联系,以学生为核心,如“六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己任,树立“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合适学习方法的学生”的信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
期刊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愉悦、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会收到良好的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打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而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大多留在农村,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而农村的老人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全面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有的回家后,还要做饭、洗衣服,没有时间学习。这样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問题。梁启超先生曾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在新课改实施后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潜心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朱作仁教授曾在
期刊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把写作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敢于“以我手,写我口”,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一、激发写作兴趣,引起写作欲望  首先,从形式上激发兴趣。每届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就指导学生建立成长存储袋。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成长存储袋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鼓励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定形式,在成长存储袋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集中的暴露。农村小学生普通怕写作文,所写作文缺乏表达力,没有创造力,没有新奇感。农村小学学生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标准》写作教学理念和目标,结合我多年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实践,我教农村小学的作文的方法和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大语言环境,随时随地地讲普通话  农村小学生作文難,首先难在表达上。目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缺少个性,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以至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心理,我们且称之为写作障碍。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从写作障碍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