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与训练,把科学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面临危险时能利用物理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化险为夷。同时,根据物理知识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安全教育 健康教育
柳斌同志指出:“中小学、幼儿园的干部、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与训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智慧的启迪、人格的陶冶和不良行为的矫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要关注物理现象,通过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物理知识,并为人体生存和健康提供指南。物理学习要经常渗透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要求物理教师把科学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面临危险时能利用物理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化险为夷。健康教育是教师根据物理知识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下面从对人体安全与健康有联系的物理知识作具体阐述。
一、物理教学与健康教育
1、噪声与健康教育
【例题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B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摩托车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分析】噪声的大小不同,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同。当声音超过50dB时,会影响睡眠和休息;当声音超过90dB时,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①在声源处减弱。例如: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摩托车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飞机场、卫星发射基地要远离居民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高架道路两侧的隔音板、隔音墙。③在人耳处减弱。例如: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2、大气压与健康教育
【例题2】每年的2~4月份是南方多雨潮湿的季节(又称梅雨季节),也是流感常发的季节。流感传染的途径主要是: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肺部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大气压使含流感病毒的空气经鼻腔、气管压入肺中;呼气时,肺部收缩,肺的容积减小,肺内含流感病毒的空气压强,其中部分经气管、鼻腔排出体外,还有部分经痰液排出,痰液,流感病毒又回到空气中,致使流感大面积扩散。(减小、增大、蒸发)
【分析】我们知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例如:饭前饭后洗手,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吸收新鲜空气。不要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当发现有人流感时,不要共用生活用品,尽量戴口罩,防止流感大面积扩散。
3、光的折射与健康教育
【例题3】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眼球中晶状体相当于镜,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其作用是 。(凸透、前方、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分析】人眼睛中的眼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焦距很短,只有几厘米,当我们用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物距都大于二倍焦距,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看25cm远的物体,不容易感到疲劳。青少年中的近视眼,多数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预防近视眼要注意: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本保持30cm左右,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会,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4、分子运动论与健康教育
【例题4】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现象。所以,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扩散)
【分析】当今的青少年,为了气派、赶时髦,吸烟的同学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吸烟有害健康,因此《中学生守则》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有摬晃虜的明确规定。烟草中致命的毒物主要是尼古丁,烟点燃后的烟草雾中含有许多刺激性及细胞毒性物质,烟雾中还含有强致癌性物质。吸烟是尼古丁慢性中毒,由于烟雾的扩散,又会使旁人被动吸烟而中毒,因而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可诱发各种疾病,从心肌梗塞、肺癌、胃溃疡到全身各器官均可受害。
二、物理教学与安全教育
1、压强与安全教育
【例题5】在初春的冰面上,如果你听到冰有破裂的声音时,说明出现了危险,生命危在旦夕。怎么办?是快步跑出危险区,还是小心翼翼地走开,或者慢慢爬出危险区?
【分析】听到冰有破裂的声音,说明冰面受到的压强太大,要避免危险就要减小对冰面的压强。从理论上说,可以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对冰面的压力是人的重力,不可能减小,最有效的是增大受力面积。慢慢爬出危险区较好,人对冰面的压强最小。如果快步跑出危险区,人对冰面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对冰面的压强最大,也最危险。如果你想救人,千万不能背着人走,这样对冰面的压力大得多,将加剧你们两个人的共同危险。
当然,事到临头你不可能进行计算,要靠你平时学习的物理知识,关键时刻灵活运用。一旦面临危险,还是呼救请别人帮助为好,或者拨打“110”。
2、浮力、光的折射与安全教育
【例题6】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伟到河里游泳,当他们走到齐胸深的水时,感到身体要飘起来,这是因为:(B、D)
A、他们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减小B、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C、他们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减小D、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支持力减小
【分析】人在水中行走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棗重力、浮力和支持力。而人的重力跟在水中的深浅无关,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压力)跟在水中的深浅有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人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人在浸没前,处在越深的地方受到的浮力越大,人在水中受到的支持力F支=G-F浮,浮力越大,支持力越小,人在水中就越难行走,越容易发生危险。
鉴于每年夏天都有学生到河里游泳而发生溺水身亡事故,安全教育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物理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物理能为自己的生存、安全和健康服务。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河水,不会游泳的人可千万不要贸然下去。根据光的折射,你在岸上看到的深度比实际的浅,如果轻易下水,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
三、物理教学与生存教育
1、能的转化与生存教育
【例题7】在各种类型的运动会上,当进行跳高或撑杆跳的项目时,为什么要在沙池上垫上厚厚的海绵?
【分析】运动员起跳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当他(她)跃过横杆到达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瞬间动能最大。沙池上有厚厚的海绵,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使海绵发生弹性形变,能避免运动员受伤。如果沙池上没有海绵,则动能使运动员发生形变,从而受伤,从越高处落下,受伤越严重。现在同学们大多住在高楼,学校的课室也在高楼,在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要教育学生登高时注意安全,不要爬到走廊的扶栏上、课室的窗台上玩耍,以免发生意外,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2、生活用电与生存教育
【例题8】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交变电流时,人体对电流的反应如下表。
除电流大小的原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减小,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请回答:
⑴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于同一段导体,两端电压越,电流越,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大、大)
⑵用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已知人体的最小电阻约为4000Ω)
【分析】⑴略。⑵根据欧姆定律I=U/R=36V/4000Ω=9×10-3A=9mA。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是9mA,从电流和人体反应的关系可知,人体能摆脱带电体。所以,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而实际用电时,接触的大多是家庭电路,其电压是220V,如果人体接触的是电压为220V的带电体,且人体跟电路连成通路,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I=U/R=220V/4000Ω=55×10-3A=55mA,这时人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有生命危险。
学习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要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36V<U≤1000V),不靠近高压带电体(U>1000V);当家里新买了电器时,要告知父母,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不准在电线上晒衣服、压重物;换用保险丝时,千万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当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想办法救人;发生火灾时,绝对不要带电泼水救火。只有懂得安全用电的原则,电才能驯服地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
3、燃料使用与安全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使用燃料的燃烧来煮饭、烧水、炒菜,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燃料,正确处理意外事故:使用煤、干木柴时,应保持炉灶周围的清洁卫生、空气流畅等;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应检查是否漏气;使用热水器时,要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清洗、检修等。如果发生燃气中毒,首先要关闭燃气,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并拨打“110”或“120”电话。
4、惯性与安全教育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自行车等,即使急刹车,由于惯性,也不能立刻停下来。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刻停下来,要求学生注意出行安全:
⑴行路安全:不扒车,不横跨人行道、车道等;
⑵骑车安全:不骑“飞车”、“英雄车”,不攀扶车辆或其他物体骑车,车闸不灵要及时检修等;
⑶乘车和船安全:不在车和船行驶或未停稳时下车下船、跳车跳船等;
⑷乘地铁和电梯安全:要站稳扶牢,不抢上抢下等。
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我做起,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在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要借助这种物理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险情应急能力,从而利用物理知识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安全教育 健康教育
柳斌同志指出:“中小学、幼儿园的干部、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与训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智慧的启迪、人格的陶冶和不良行为的矫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要关注物理现象,通过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物理知识,并为人体生存和健康提供指南。物理学习要经常渗透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要求物理教师把科学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面临危险时能利用物理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化险为夷。健康教育是教师根据物理知识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下面从对人体安全与健康有联系的物理知识作具体阐述。
一、物理教学与健康教育
1、噪声与健康教育
【例题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B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摩托车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分析】噪声的大小不同,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同。当声音超过50dB时,会影响睡眠和休息;当声音超过90dB时,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①在声源处减弱。例如: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摩托车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飞机场、卫星发射基地要远离居民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高架道路两侧的隔音板、隔音墙。③在人耳处减弱。例如: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2、大气压与健康教育
【例题2】每年的2~4月份是南方多雨潮湿的季节(又称梅雨季节),也是流感常发的季节。流感传染的途径主要是: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肺部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大气压使含流感病毒的空气经鼻腔、气管压入肺中;呼气时,肺部收缩,肺的容积减小,肺内含流感病毒的空气压强,其中部分经气管、鼻腔排出体外,还有部分经痰液排出,痰液,流感病毒又回到空气中,致使流感大面积扩散。(减小、增大、蒸发)
【分析】我们知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例如:饭前饭后洗手,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吸收新鲜空气。不要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当发现有人流感时,不要共用生活用品,尽量戴口罩,防止流感大面积扩散。
3、光的折射与健康教育
【例题3】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眼球中晶状体相当于镜,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其作用是 。(凸透、前方、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分析】人眼睛中的眼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焦距很短,只有几厘米,当我们用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物距都大于二倍焦距,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看25cm远的物体,不容易感到疲劳。青少年中的近视眼,多数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预防近视眼要注意: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本保持30cm左右,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会,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4、分子运动论与健康教育
【例题4】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现象。所以,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扩散)
【分析】当今的青少年,为了气派、赶时髦,吸烟的同学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吸烟有害健康,因此《中学生守则》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有摬晃虜的明确规定。烟草中致命的毒物主要是尼古丁,烟点燃后的烟草雾中含有许多刺激性及细胞毒性物质,烟雾中还含有强致癌性物质。吸烟是尼古丁慢性中毒,由于烟雾的扩散,又会使旁人被动吸烟而中毒,因而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可诱发各种疾病,从心肌梗塞、肺癌、胃溃疡到全身各器官均可受害。
二、物理教学与安全教育
1、压强与安全教育
【例题5】在初春的冰面上,如果你听到冰有破裂的声音时,说明出现了危险,生命危在旦夕。怎么办?是快步跑出危险区,还是小心翼翼地走开,或者慢慢爬出危险区?
【分析】听到冰有破裂的声音,说明冰面受到的压强太大,要避免危险就要减小对冰面的压强。从理论上说,可以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对冰面的压力是人的重力,不可能减小,最有效的是增大受力面积。慢慢爬出危险区较好,人对冰面的压强最小。如果快步跑出危险区,人对冰面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对冰面的压强最大,也最危险。如果你想救人,千万不能背着人走,这样对冰面的压力大得多,将加剧你们两个人的共同危险。
当然,事到临头你不可能进行计算,要靠你平时学习的物理知识,关键时刻灵活运用。一旦面临危险,还是呼救请别人帮助为好,或者拨打“110”。
2、浮力、光的折射与安全教育
【例题6】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伟到河里游泳,当他们走到齐胸深的水时,感到身体要飘起来,这是因为:(B、D)
A、他们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减小B、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C、他们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减小D、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支持力减小
【分析】人在水中行走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棗重力、浮力和支持力。而人的重力跟在水中的深浅无关,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压力)跟在水中的深浅有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人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人在浸没前,处在越深的地方受到的浮力越大,人在水中受到的支持力F支=G-F浮,浮力越大,支持力越小,人在水中就越难行走,越容易发生危险。
鉴于每年夏天都有学生到河里游泳而发生溺水身亡事故,安全教育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物理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物理能为自己的生存、安全和健康服务。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河水,不会游泳的人可千万不要贸然下去。根据光的折射,你在岸上看到的深度比实际的浅,如果轻易下水,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
三、物理教学与生存教育
1、能的转化与生存教育
【例题7】在各种类型的运动会上,当进行跳高或撑杆跳的项目时,为什么要在沙池上垫上厚厚的海绵?
【分析】运动员起跳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当他(她)跃过横杆到达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瞬间动能最大。沙池上有厚厚的海绵,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使海绵发生弹性形变,能避免运动员受伤。如果沙池上没有海绵,则动能使运动员发生形变,从而受伤,从越高处落下,受伤越严重。现在同学们大多住在高楼,学校的课室也在高楼,在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要教育学生登高时注意安全,不要爬到走廊的扶栏上、课室的窗台上玩耍,以免发生意外,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2、生活用电与生存教育
【例题8】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而触电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交变电流时,人体对电流的反应如下表。
除电流大小的原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减小,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请回答:
⑴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于同一段导体,两端电压越,电流越,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大、大)
⑵用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已知人体的最小电阻约为4000Ω)
【分析】⑴略。⑵根据欧姆定律I=U/R=36V/4000Ω=9×10-3A=9mA。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是9mA,从电流和人体反应的关系可知,人体能摆脱带电体。所以,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而实际用电时,接触的大多是家庭电路,其电压是220V,如果人体接触的是电压为220V的带电体,且人体跟电路连成通路,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I=U/R=220V/4000Ω=55×10-3A=55mA,这时人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有生命危险。
学习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要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36V<U≤1000V),不靠近高压带电体(U>1000V);当家里新买了电器时,要告知父母,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不准在电线上晒衣服、压重物;换用保险丝时,千万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当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想办法救人;发生火灾时,绝对不要带电泼水救火。只有懂得安全用电的原则,电才能驯服地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
3、燃料使用与安全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使用燃料的燃烧来煮饭、烧水、炒菜,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燃料,正确处理意外事故:使用煤、干木柴时,应保持炉灶周围的清洁卫生、空气流畅等;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应检查是否漏气;使用热水器时,要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清洗、检修等。如果发生燃气中毒,首先要关闭燃气,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并拨打“110”或“120”电话。
4、惯性与安全教育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自行车等,即使急刹车,由于惯性,也不能立刻停下来。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刻停下来,要求学生注意出行安全:
⑴行路安全:不扒车,不横跨人行道、车道等;
⑵骑车安全:不骑“飞车”、“英雄车”,不攀扶车辆或其他物体骑车,车闸不灵要及时检修等;
⑶乘车和船安全:不在车和船行驶或未停稳时下车下船、跳车跳船等;
⑷乘地铁和电梯安全:要站稳扶牢,不抢上抢下等。
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我做起,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在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要借助这种物理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险情应急能力,从而利用物理知识使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