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学主线的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主线,即课堂教学的思路,主要是指教师在反复钻研教材后确定下来的整体教学架构。在阅读教学中,课堂的成功与否,与教学主线是否明晰、是否能够贯串课堂始末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东抓一把、西搂一耙,课堂便会显得杂乱不堪,主次不明,教学效果甚微。然而,教师如果一切都放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闻不问,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成了夹生饭,不利于阅读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关注对教学主线的优化,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笔者就阅读教学中教学主线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直击题目,以疑导研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从课文题目入手,巧妙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在问题的引导下直奔阅读主题,展开研读活动,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根据课题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题中的“脱险”二字设计阅读教学主线: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教师借这样的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与把握。又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时,教师同样可以从题目入手,设计阅读教学主线:陋习指的是什么?孙中山破除了哪些陋习?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除这些陋习?孙中山破陋习这件事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在这种阅读教学主线的引导下,课堂教学结构清晰明了,直奔阅读教学重点,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揣摩得来的,其中包含着作者深深的用意。因此,教师应根据文章题目的特点,灵活设计阅读教学主线,以使学生能够直奔中心,抓住主要内容展开研读,从而为真正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抓关键句,巧妙勾连
  在一些课文中,往往有许多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子,这些句子或者揭示课文主题,或者蕴含着一定的深意。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就如同抓住了“牛鼻子”,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进而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巧妙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为优化阅读教学服务。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结尾处有一句总结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是文章的关键句子,对于学生真正理解启示的含义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这句话入手,设计阅读教学主线: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为什么说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请你以自己熟悉的例子说明或者谈一谈学了这一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等。如此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主线的设计,可以抓住阅读的本质与重点,从而把上下文内容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升华学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在上述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关键句子作为突破口,设计阅读教学主线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指明了阅读的路径,抓住了说理文教学的关键,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了阅读质量。
  三、抓住主角,有效破解
  主角,即文本内容中的主要人物,在一些故事类或者剧本类文本中,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以及人物的对话语言等往往与故事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这些主要人物来设计教学主线,就能真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如《负荆请罪》一文主要以廉颇负荆请罪的前因后果来赞扬蔺相如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廉颇与蔺相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这两个主要人物为教学突破口设计阅读教学主线:(1)统观课文,说说文中讲了廉颇与蔺相如的什么事情?(2)廉颇对蔺相如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态度?蔺相如对廉颇呢?你从廉颇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中懂得了什么?这样紧紧围绕主要人物来设计教学主线,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主角的了解更加深刻透彻,还可以使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从文中主要人物着手设计阅读教学主线的策略。这样教学,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人物形象的品质把握得更加透彻,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
  四、借助插图,以图导学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生动,与文本内容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这样的设计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还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生命的壮歌》中的“生命桥”一文主要讲了当一群羚羊受到猎队追击的时候,老羚羊用自己的身躯为年轻的羚羊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使年轻羚羊能够继续生存的故事,赞扬了老羚羊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主线的,多媒体放大插图,提问:从图上看出了什么?年轻羚羊为什么要踩在老羚羊的身上?你从老羚羊用身子做桥让年轻羚羊跨过这个行动中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如此借助课文插图设计阅读教学主线,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必要的引导,有助于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在教学案例中,根據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借助课文插图设计教学主线的策略。这样的设计新颖有趣,目标明确,学生在探究中、在图文对照的阅读中真正明白了事情发生与发展的经过,达到了提升阅读质量的目的。
  五、明晰脉络,重点研读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的文路来设计教学主线,就如同明晰了人的脉络,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显得更加融会贯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抓住课文文路,重点研读,以使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有真正的理解与把握,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如《詹天佑》一文主要讲了詹天佑带着中国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赞扬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与杰出才能。对于本课来说,让学生通过感受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围绕着课文的重点难点,我是这样进行教学主线的设计的:首先让学生以看地图、查资料的形式了解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等地区的地势地貌等特点,让学生具体感受到在这些地区修建铁路会遇到怎么样的困难,以及詹天佑是如何带领工作人员克服这些困难的。这样设计教学主线,目标明确,路径清楚,突破了学生的理解难点,促进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上述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从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为突破口,进行阅读教学主线的设计。这样教学集查、学、教为一体,真正做到了披文以入境,探幽以入情,优化学生阅读质量的目的。
  如果把一堂课看作是一棵大树的话,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就是大树的枝繁叶茂,而教学主线则是大树的主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阅读教学中的主线入手,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这样教学,可以有效避免教师烦琐的分析,简化教学流程,节约教学时间,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在古诗词选编方面除了课标推荐的古诗词以外,又增加了一些,相较于以往版本的语文教材来说,古诗词的篇目是最多的,这充分体现了编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那么,统编本教材中的古诗词该怎么教?怎样才能真正把编者的意图落到实处呢?  一、统编本教材中古诗词的编排特点  打开统编本教材,仔细研读教材中的古诗词就会发现,古诗词在编排上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选文具有经典性  统编本教材中的古诗词无论是在题
统编本教材单元设置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特点鲜明,人文主题宽泛博大,语文要素明确且聚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便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操作。教师要加强单元文本的内在设计,运用统整的方式落实语文元素,扎实有效地推进单元教学。笔者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单元视角规划,在统整中有序推进  在技能性目标体系中,“学习”是最基础、最原始的层次,是对原型示范的模仿
《只拣儿童多出行》被选编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作者冰心以儿童的笔触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儿童、竞相开放的花朵,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儿童的喜爱。在解读中,我们应该与作者、编者对话,深刻领悟作者的情感。笔者从感受快乐、感受美、感受爱等三个方面,试着对本课进行解读。  一、多处行,感受儿童的乐  这一课从题目到内容,作者花费笔墨较多的就是儿童。在游园途中,到处都可以碰到儿童。在冰心的眼里,儿童是快乐的。如,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职学校教师评价的意义及作用、教师评价的主体和教师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作了一番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难点之一。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长期以来被作为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而在中职学校,由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难以比较等原因,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难以操作,这种情况下,教师评价的难度很大。为了解中职学
统编本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课文篇幅加长,且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小学生而言,篇幅加长就意味着信息更多、难度更大、消耗时间更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长课文教学更有效呢?小学语文界一直都在积极倡导“长文短教”的理念,但究竟该指向何处、落脚在哪里呢?笔者结合统编本教材中一些典型的课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彰显教材特点,利用语文要素把握长文关键点  所谓语文要素,就是构建语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统编本教材二年级语文园地的最后一个栏目都设置为“我爱阅读”,选编一篇以“爱”为旋律的阅读材料,正是实施这个目标的体现。“我爱阅读”是一年级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升级,旨在继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逐步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笔者就以《称赞》(二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谈谈依托“我爱阅读”栏目,享受阅读之乐的
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将习作训练融入阅读教学,既能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又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理解力與表达力的双重提升。然而,在阅读教学中习作,教师普遍采用以“仿”为主的方式,学生思维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其实,课文被编入教材时,大都被改编过,那么,教师能不能启发学生对课文也进行合理的改写呢?  循着这样的思路,教师不妨将读写结合的训练向改编课文的方向拓展,这样从“写”出发,把教材当作“实验品”
统编本教材采用“双线并进”的单元组织结构,单元目标清晰。每个单元的课文都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精心编排,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自读课文”重在“自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练习用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读写方法与策略去感悟交流、迁移运用,从而做到知识的巩固和提升。现实中许多教师难以放手,仍将“自读课文”当成“教读课文”一样执着地教。“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叶老的话指出了语文教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曾明确要求“多认少写”,要求“会认”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然而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对这一教学建议较为忽视,对生字教学总是“认”“写”不分,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统编本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共有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其中有2个是新偏旁的,4个是要求“会写”的生字,具体内容分别为:新偏旁为“冖”“灬”,要求会认的生字有“写”“诗”
近几年来,阅读教学倡导大语文观教学,由一篇向一类文本的拓展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趋势。如何引领学生以教材文本为基点,坚持“读”的教学主线,在不同课时、不同目标的支撑下,将课文读实、读活、读广?我以《掌声》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实”为基,在第一课时将课文读扎实  第一课时的閱读教学,学生依照自学要求进行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初读展开检查与交流,包括对生字词的理解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