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配合灭活TGEV促进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机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的主要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TGEV可导致仔猪发生呕吐、脱水与水样腹泻,TGE属于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传播已经给我国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猪场一直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减毒或灭活疫苗来预防TGEV的传播,但收效甚微。这种非口服疫苗的免疫方式可以引起有效的系统性免疫,但是却不能诱导良好的黏膜免疫,尤其是诱导消化道局部产生病毒特异性SIgA抗体。口服免疫可以在消化道黏膜局部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还可以诱导全身性免疫反应,但是口服疫苗经过胃肠道时会被消化液降解和稀释,因此在生产推广时必须增加抗原用量,在实际生产推广中受到限制。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代谢产物,具有诱导淋巴细胞表达肠道归巢受体,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gA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淋巴细胞归巢到肠道执行清除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但是,维甲酸配合全灭活TGEV(whole inactivatedTGEV,WI-TGEV)通过系统免疫是否可以提高猪肠道局部黏膜免疫反应尚没有学者开展研究。本试验改变黏膜免疫诱导位点,首先验证了应用维甲酸配合WI-TGEV皮下免疫,对黏膜免疫效应位点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应答和全身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免疫35天后仔猪体内维甲酸的药物残留水平。再次,应用肠道原位结扎灌注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维甲酸在肠道上皮抗原递呈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最后,应用仔猪体内淋巴细胞竞争性归巢试验和体外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共培养模型,深入剖析了维甲酸诱导细胞产生归巢受体的机制,为研发新型、有效的黏膜免疫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维甲酸配合WI-TGEV对仔猪免疫水平和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  因为口服疫苗存在推广使用的局限性,所以如何应用少量抗原诱导高效肠道局部黏膜反应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应用维甲酸配合WI-TGEV皮下注射免疫仔猪,试验结果显示:首次免疫后35天,应用维甲酸组与单独应用WI-TGEV皮下免疫组相比,腹股沟淋巴结和回肠中CD8+T淋巴细胞和CD11b+细胞表达肠归巢受体水平显著提升(P<0.05);维甲酸配合WI-TGEV皮下免疫组小肠中CD3+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提高、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CD11b、CD16、HLA-DP和SWC3a数量显著升高(P<0.05)。在局部黏膜免疫中,维甲酸配合WI-TGEV皮下免疫组可显著增加小肠黏膜中IgA分泌细胞的数量(P<0.01)。粪便中病毒特异性IgA抗体水平显著上调(P<0.05)且维持较长时间。在全身系统性免疫中,血清中TGEV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显著提高(P<0.01)。试验结果表明:维甲酸配合WI-TGEV皮下免疫仔猪,可显著增加CD8+T淋巴细胞肠归巢数量、提高肠道局部黏膜和全身系统性免疫水平。  2、维甲酸在仔猪体内残留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考虑到维甲酸今后的临床推广,我们分析了仔猪首次免疫35天后,维甲酸在仔猪内的药物残留。仔猪宰杀后采集免疫部位腹股沟淋巴结和血清样本,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探讨了维甲酸经过一段时间代谢后是否会残留于动物体内。试验结果显示:维甲酸配合WI-TGEV皮下免疫组和单独应用维甲酸皮下免疫组,腹股沟淋巴结和血清中均检测不到维甲酸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维甲酸经过35天的吸收,维甲酸已经从免疫部位代谢消除完毕,没有1 nmol以上的维甲酸残留(P>0.05)。  3、维甲酸对肠道抗原递呈机制的影响  TGEV的主要入侵位点是猪的小肠,在猪的小肠分布了大量的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能将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胞刺激肠道免疫应答,在防御和监控病原入侵机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维甲酸对小肠局部抗原递呈的机制,在仔猪体内试验中,我们皮下注射维甲酸14天后建立肠道原位结扎灌注模型观察了WI-TGEV作为抗原刺激肠道对树突状细胞迁移、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肠黏膜组织亚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维甲酸预处理后分别灌注猪传染性胃肠炎全灭活病毒或PBS的肠段表达肠归巢受体CD11b+细胞数量百分数极显著高于未预先皮下注射维甲酸后灌注PBS组的肠段(P<0.01)。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皮下注射维甲酸再灌注猪传染性胃肠炎全灭活病毒或PBS的两组肠段,小肠中IL-5和IL-6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进行皮下注射维甲酸肠段(P<0.05),但TGF-β1mRNA表达量的没有显著变化(P>0.05)。同时,通过电镜观察还发现皮下注射维甲酸14天后灌注WI-TGEV肠段中,肠上皮下方出现迁移状态的淋巴细胞,肠上皮下方有淋巴细胞聚集。试验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维甲酸后肠道表达肠归巢受体的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多,并且改善了肠道局部黏膜细胞因子微环境,可以更好的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诱导其增殖和分化。淋巴细胞在迁移过程中与其它淋巴细胞聚集,促进淋巴细胞更有效的获得抗原递呈信号。  4、维甲酸对淋巴细胞表达归巢受体的影响  效应性T淋巴细胞快速进入肠道清除病原体,B淋巴细胞迁移到肠道分泌特异性IgA抗体中和抗原,对于消化道抵御细菌、病毒入侵十分重要。为了探究维甲酸是否是使淋巴细胞表达肠归巢受体并向肠道迁移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维甲酸对淋巴细胞表达肠归巢受体的影响,应用动物体内淋巴细胞竞争性归巢试验评价维甲酸直接刺激淋巴细胞的肠归巢能力;在体外实验中,我们进一步通过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共培养模型来研究维甲酸对淋巴细胞表达肠归巢受体的影响,应用体外细胞迁移试验检测淋巴细胞肠归巢能力,并加入维甲酸受体抑制剂评价维甲酸对淋巴细胞肠归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1000 nM维甲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归巢受体表达没有差异(P>0.05),动物体内淋巴细胞竞争性归巢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维甲酸直接处理的淋巴细胞归巢能力没有显著变化(P>0.05)。深入研究还发现随着维甲酸浓度梯度升高,猪骨髓树突状细胞肠归巢受体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猪树突状细胞表型标志SWC3a、CD1a、HLA-DP等也显著下调(P<0.01),但维甲酸先活化树突状细胞再与淋巴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在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1∶1和1∶10两种比例下,维甲酸活化的共培养系统与未添加维甲酸组相比,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DC∶T=1∶1,P<0.01;DC∶T=1∶10,P<0.05),淋巴细胞肠归巢受体的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DC∶T=1∶1,P<0.01;DC∶T=1∶10,P<0.05)。最后在体外细胞迁移试验中,维甲酸活化的共培养系统内的淋巴细胞对趋化因子CCL25产生了强烈的应答,且对维甲酸浓度呈剂量依赖作用,但是这种维甲酸诱导的淋巴细胞归巢会被维甲酸受体抑制剂Ro-41-5253所阻断,1000 nM维甲酸和Ro-41-5253共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组的共培养系统中,淋巴细胞对趋化因子CCL25的应答反应极显著下降(P<0.01)。试验结果表明:维甲酸不能直接诱导静止期或幼稚的淋巴细胞产生归巢受体,更不能使其迁移到肠道;但是维甲酸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可以有效增加淋巴细胞肠归巢受体的表达,并且这类表达肠归巢受体的淋巴细胞具有向肠道迁移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广西广播电视桂林二三九台高压供电线路的防雷系统改造,经对该线路架空线终端与地下电缆之间增设避雷器、对地网、避雷线等进行改造后,经过4年来的运行使用证明,此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
题目:已知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一点,OD⊥BC于点O,过点C作圆O的切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E.(1)求证:BE与圆O相切;(2)连结AD并延长交BE于点F,若OB=9,sin∠ABC=2/3
元素周期律(表)是中学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总结该部分常见题型,对于突破该部分难点,预测今后高考命题趋势,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考试题,
“我们必须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要抓紧制定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
二次函数章节在整个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和重要,通过对二次函数概念、图象性质、表达式的表示、抛物线的性质等方面内容以及相关问题案例
数学是21世纪的每一位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简单的消费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等能力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应用
近年以“改为或换成”类几何问题倍受命题人青睐,这类试题以问题串呈现,其特点是探究方法类似,结论的形式相同或相近.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一个基本问题的解答,从中去体会,总结解题思想与方法,然后运用其思想方法去解答它的变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总结发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例1(1)操作发现:如图1,在矩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后得到△AFE,点F在矩形ABCD内部,延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曼病毒属的成员,二者具有很多相似的特性,如遗传变异性、抗原性、细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的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想方法.主要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助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  纵观多年来的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