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日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是恶性肿瘤,该病对人类健康社会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的整体发病率呈上升状态。其中,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可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1.8%,上升幅度较为显著,部分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食管癌发病率占全球比例较高,分别为42.6%、50.5%和49.0%。其中,构成我国最主要的肿瘤死因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其可构成因肿瘤死亡总人数的70%。 其中,食管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及中国恶性肿瘤的排位中差别较大,但均位于前位,在全世界约排于第十位,在中国约排于第四位。食管癌的病变特点较为特殊,在早期常缺乏典型症状,如无吞咽困难,同时由于大部分人的健康体检意识较为淡薄,大多数患者往往在出现了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其他转移性症状后才进入医院进行检查,而此时的肿瘤发展大多数已处于病变发展的中期,甚至晚期状态,那么,此刻的所进行的相关治疗对于病人来说已为时晚矣。肿瘤切除往往是该其所能选择的治疗方法,但即使行手术治疗后,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有6%-15%。据相关文献显示,早期食管癌无论是外科手术治疗或是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生存率可高达90%。食管癌的治疗后5年生存率差异如此之大是由于食管癌早期时,病变较为局限,未出现淋巴结和血性转移,这种状态下的救治对于病人实际来说可以为其提供治疗的最佳时机,可以为实现根治性治疗赢得最有利于病人的条件。所以,如何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食管早癌检出率就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内镜技术作为新型的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内镜技术的先进性更多的体现在其功能的多重性,且逐渐投入到临床应用中,如:色素内镜技术、NBI放大内镜技术、i-scan内镜技术等,这些新型的同时具有多种内镜功能的新型内镜技术使得临床医生诊断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使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不断提升,可多种新型内镜技术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良莠不齐,所以,如何能够发现一种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的内镜诊断技术就显得刻不容缓。 方法:该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色素内镜技术、NBI放大内镜技术、i-scan内镜技术这三种内镜技术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相关数据指标,如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最适用于临床筛查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最佳的内镜技术。 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其选择范围为:在2015年3月—2016年11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内窥镜室行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疑诊为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年龄范围选择为33岁-70岁之间,男性5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51±8岁。 2、纳入标准:胃镜检查过程中对食管粘膜进行观察时,发现食管粘膜出现以下改变即可纳入该研究,①粘膜色泽改变,呈片状发红或发白,边界欠清晰;②粘膜形态改变,粘膜平坦但较粗糙,呈凹陷或微隆起状,伴糜烂、颗粒样不平,质地较脆,碰之易出血;③血管走形改变,血管网变得模糊,甚至消失;④浅溃疡。 3、排除标准:①中晚期期食管癌、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轻、中、重度)、食管息肉、食管疝囊、食管憩室等病变;②过敏体质、对碘溶液、卢戈氏碘液过敏者、有甲亢病史者;③消化道梗阻或穿孔患者;④有内镜操作禁忌症者。 4、具体方法: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的患者分别行色素内镜+病理活检,NBI放大内镜+病理活检,i-scan内镜+病理活检,最后对比分析评价这三种内镜技术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指标,如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得出结论。 结果: 1.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i-scan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0%、89%、75%,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分别为40%、11%、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0%、62%、33%,准确度分别为57%、80%、53%。在临床上,主要通过灵敏度、假阴性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四组指标来评价某种检查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价值,通过上述三种内镜技术的四组指标比较,得出结论:NBI放大内镜技术与其他两组相比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2.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i-scan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57%、80%、53%,准确度作为筛检试验中评价可靠性的指标,其本身意义是一种率,三组之间准确度差异通过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BI放大内镜组与色素内镜组比较P=0.047,NBI放大内镜组与i-scan内镜组比较P=0.027,说明:NBI放大内镜技术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度与病理结果的吻合程度高,再次验证了NBI放大内镜技术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结果可靠;色素内镜与i-scan内镜组比较P=0.5,说明色素内镜技术和i-scan内镜技术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靠性一致,两者都略差于NBI放大内镜技术。 3.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i-scan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分别55%、76%、45%,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分别为45%、24%、5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94%、83%,通过对上述三组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NBI内镜技术与其他两组相比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特异度高、误诊率低。 4.色素内镜技术操作时间为246.28±23.28秒,NBI放大内镜技术操作时间为227.07±22.53秒,i-scan内镜技术操作时间为230.93±26.18秒。通过对操作时间的比较,得出结论:色素内镜在诊断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比其他两组都长(色素内镜组与i-scan内镜组比较P=0.015,色素内镜组与NBI放大内镜组比较P=0.003);NBI放大内镜与i-scan内镜在操作时间上无明显差异(NBI放大内镜组与i-scan内镜组比较P=0.535)。 结论: 1.NBI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准确度高,结果可靠,优于色素内镜和i-scan内镜。 2.NBI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特异性高、误诊率低,优于色素内镜和i-scan内镜。 3.色素内镜在诊断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比NBI放大内镜和i-scan内镜所花费的时间都长。 4.色素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仅次于NBI放大内镜,但操作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