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一、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要真正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且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都有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啊”字的读出,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就能举一反三,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二、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或学校)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多读方为上策。
  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讲《庐山云雾》,理清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读,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四、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1)范读只是引路,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其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与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五、用范读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都是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容易让学生读懂的文章。教师可以用范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它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进入一种山水相结合的美景中,获得一种陶醉其中的感受。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两组排比句,描写了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基于此,教师可重点针对两组排比句进行分析,然后有感情地范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过程中找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是如何表达的。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会注意存在的问题,并能从教师的范读中吸取经验教训,更深地理解课文。同时,教师应该进行个别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发挥情感体会课文。
  六、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少数青少年思想不成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群体,极易从众。因此,如何引导中职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的副作用,对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巨
摘 要: 基于“学”的课堂,教师应当从学生出发,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  关键词: “学”的课堂 语文学习 情趣性教学原则  在《我的“五重”语文教学观》中,于永正用“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概括了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讲究趣味性。  《小语鉴赏学》在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中,特别列出一条“情趣性原则”,作者陈志华这样论述原委: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能
摘 要: 口语,作为社会交际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诸多学生不愿甚至不能在公众场合流利地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迫在眉睫。文章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融入社会 能力培养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认为,一个人在专业上的成功,只有15%仰仗其专业技术,而另外的85%则要靠人際关系和处事技
摘 要: 为了提高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的质量,通过在组织与管理、选题与指导、审查与监督等环节的改进措施,作者对毕业设计质量监控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毕业设计 质量监控  1.引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都是放在最后一年进行。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采取了“3 1”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1],学生最后一年大多在“北上广”等大城市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三实验复习中,要以实验基础为主线,以实验能力为核心,夯实实验基础,重视方法迁移,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从而提高课堂实验复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 生物实验 复习策略 实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通过实验推导和论证得来的。实验作为支撑生物“大厦”的主干,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实验题赋分较高,一般保
摘 要: 大班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各方面能力趋于成熟,探索欲和求知欲逐步增强。因为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感兴趣,所以单一、枯燥的学习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创设真实、动态的情境则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增长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让活动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 《宝岛台湾》 活动情境创设 大班社会活动  一、活动简介  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是幼儿教材中的一节
摘 要: 本文以中段学生和人教版中段教材为例,根据中段学生言语发展的特点,从“营造宽松环境,激发表达欲望;品味文本语言,寻找语言规律;挖掘教材资源,培养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言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言语发展区不断前移,从而绽放美丽的言语之花。  关键词: 中段学生 人教版中段教材 言语学习 语言表达能力  潘新和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指出:“语文课程的
摘 要: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特性及教师的主导特性,它需要师生之间有效配合。同时,“先学后教”的内容和开展策略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概括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内涵,有利于教师有效引导。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先学后教 教学互补  教学活动是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有效互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是洋思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
摘 要: 当前,计算机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必不可少的渠道,而网页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网页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计算机传媒系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存在差异的现状,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网页设计与制作》 教学研究 教学探索  一、教学现状  1.课程特点。  学生在先修课程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对口语交际时的文明举止有一系列的训练,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的半学期里,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面带微笑地与人交际。我时常带着班里的孩子走出校园,到学校周围转转,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一次次的行程中,在学生精彩的表现中,我感受到了“走出去”的魅力。  一、走出去,发现口语交际的话题  曾有一段时间,班里学生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尤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