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一、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要真正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且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都有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啊”字的读出,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就能举一反三,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二、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或学校)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多读方为上策。
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讲《庐山云雾》,理清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读,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四、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1)范读只是引路,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其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与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五、用范读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都是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容易让学生读懂的文章。教师可以用范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它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进入一种山水相结合的美景中,获得一种陶醉其中的感受。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两组排比句,描写了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基于此,教师可重点针对两组排比句进行分析,然后有感情地范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过程中找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是如何表达的。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会注意存在的问题,并能从教师的范读中吸取经验教训,更深地理解课文。同时,教师应该进行个别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发挥情感体会课文。
六、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一、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要真正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且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都有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啊”字的读出,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就能举一反三,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二、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或学校)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多读方为上策。
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讲《庐山云雾》,理清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读,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四、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1)范读只是引路,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其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与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五、用范读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都是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容易让学生读懂的文章。教师可以用范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它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进入一种山水相结合的美景中,获得一种陶醉其中的感受。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两组排比句,描写了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基于此,教师可重点针对两组排比句进行分析,然后有感情地范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过程中找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是如何表达的。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会注意存在的问题,并能从教师的范读中吸取经验教训,更深地理解课文。同时,教师应该进行个别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发挥情感体会课文。
六、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