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计算题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angy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几个人喜欢计算题,费时费力,还容易出差错,很多学生看见计算题就产生恐惧心理,能对付的也不敢去看了.怎样才能消除计算题恐惧症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突破这一难点.
  一、视破伪装
  例1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NO3、Ba(NO3)2、NaCl、K2SO4,混合均匀,取一定量的该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片刻后在两个极区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 35.5∶]108 (B) 1∶]2
   (C) 108∶]35.5 (D) 8∶]1
  
  剖析:第一种想法,题中一下子给了四种物质,把人吓得半死,知难而退不做了;第二种想法,受选项(A)、(C)的诱导效应,认为NaCl有Cl-,AgNO3有Ag+,氧化产物Cl2,还原产物Ag,质量比35.5∶]108错选(A);第三种想法,认识到离子共存问题,生成BaSO4和AgCl沉淀,相当于电解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两者分子数1∶]2,选(B),仔细一看让求质量比的,一个O2分子两个H2分子质量比应为
  8∶]1.
  
  答案:(D)
  
  欣赏:其实很简单,伪装得很可怕,需脑筋急转180度,电解问题转到离子共存上,怎样才能急转,抓住头脑中闪现的一丝怪异感去怀疑,一个选择题这么繁杂,是不是有诈?再去打量一番题意,可能就会找到该题的“笑点”而顿悟.
  
  二、瞻前顾后
  
  例2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4 mol/L的Cu(NO3)2溶液,一段时间后,在阳极收集到标准状态下的气体1.12 L,停止电解,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Fe2+的浓度为(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A) 0.75 mol/L(B) 3 mol/L 
  (C) 4 mol/L (D) 3.75 mol/L
  
  剖析:按照电解方程式2Cu(NO3)2+2H2O
  
  通电 2Cu+O2↑+4HNO3,生成O2 1.12 L为0.05 mol,还剩Cu2+:0.1 L×4 mol/L-0.05 mol×2=0.3 mol,
  Fe+Cu2+=Fe2++Cu,生成Fe2+ 0.3 mol,选(B),万事大吉了吗?凭感觉不大对头,好像少了一点东西,仔细看,电解生成的0.2 mol HNO3也会与Fe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还能再生成Fe
  2+0.2 mol×
  
  3 8=0.075mol,
  c
  (Fe2+)=
  0.3 mol+0.075 mol 0.1 L
  =3.75 mol/L
  
  答案:选(D)
  
  欣赏:思维严谨、周密、深刻是做对本题的关键,既要瞻前,看到Cu2+被消耗,又要顾后,生成的HNO3也不能忽视.人的注意力有限,往往顾此失彼,这里需要眼观六路,统筹兼顾.
  
  三、打破定势
  
  例3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的氧化物,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干燥后为8.0 g,则此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PbO(B) Pb2O3(C) Pb3O4(D) PbO2
  
  剖析:遇到该题最大的烦恼在于打不开思路,用方程式写时未知数太多,用得失电子守恒时不知道得失多少电子,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试误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总之理不出个头绪.如果想到用质量守恒,将是另一番天地.CaCO3 8.0 g为0.08 mol,生成的CO2和参加反应的CO都是0.08 mol,CO2比CO多的0.08 mol O(质量为1.28 g),来自铅的氧化物,很容易算出Pb的质量为13.7 g-1.28 g=12.42 g(0.06 mol Pb),顺利得出Pb:O=0.06 mol :0.08 mol =3∶]4.
  
  答案:选(C)
  
  赏析:打不开思路的原因在于思维走老路,按经常用的方法去思考的,没有用初中学过的质量守恒去思考.观念一新万两黄金,不愿看到的问题一下子变得十分简单.
  
  四、看清实质
  
  例4SiO2和石灰石的混合物共100 g,高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100 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剖析:按一般的思维分两种情况:(1)若石灰石少量,根据方程式
  
  SiO2+CaCO3高温 CaSiO3+CO2↑
  ,生成0.5 mol CO2对应的CaCO3为0.5 mol(50 g),质量分数为50%,(2)若石灰石过量,按SiO2去算,生成0.5 mol CO2对应的SiO2为0.5 mol(30 g),CaCO3为(100-30)g=70 g,质量分数为70%.自以为做得很圆满,但在核对答案时傻眼了,还以为答案出错了.
  
  答案:50%
  
  欣赏:若石灰石过量,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反应,
  
  SiO2+CaCO3高温 CaSiO3+CO2↑,所以最后不会剩石灰石,实质上CO2都是来自CaCO3,CaCO3全部生成了CO2,不管反应物谁多谁少,n(CaCO3)= n(CO2),CaCO3就是0.5 mol,质量分数为50%.为什么容易忽视CaCO3分解这一反应呢?因为注意力都被制玻璃的那一个反应吸引去了,这个反应太强势容易掩蔽其他反应,造成抓住了主反应,漏掉了次反应.
  
  五、化整化零
  
  例5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B)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2∶]1
  
  (C)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 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剖析:(A)项
  c(HNO3)=
  
  cρ M
  =1000×1.4×63%
  
  63 mol/L=14.0 mol/L
  ;(B)项设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列方程组:
  
  64x+24y=1.52 g,98x+58y=2.54 g.
  好象很难解,但解时巧用两式相减会变得很好做,可得
  
  x+y=0.03 mol,再解出
  x=0.02 mol,y=0.01 mol,两者比例2∶]1;(C)项设NO2和N2O4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列方程组:
  
  
  
  x+y=1.12 L
  
  22.4 L/mol=0.05 mol,x+2y=2×(0.02+0.01) mol(得失电子守恒).解得
  x=0.04 mol,y=0.01 mol, NO2的体积分数是80%.(D)项可算出剩余HNO3生成Cu(NO3)2和Mg(NO3)2分别为
  0.02 mol和0.01 mol,共需NaOH 0.64 mol,640 mL.
  
  答案:选(D)
  
  欣赏:题中给了一大堆数据,头绪繁乱,一眼看不到底,好似无法下手.这时可以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各个突破,边走边看,前面算出的结果很可能会做为后面的梯子,越往前走路子越宽,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六、紧抓灵感
  
  例6 在水溶液中,YOn-3与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On-3+3S2-+6H+=Y-+3S↓+3H2O,则YOn-3中Y元素的化合价和Y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A) +4、4(B) +5、5 (C) +5、7(D) +7、7
  
  剖析:按电荷守恒可知方程式中YOn-3 带一个负电荷,n=1,Y为+5价,可能是N元素,NO-3与H+组合起来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2-,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选(B),轻轻松松走进了命题人设计好的圈套中.一种说不清楚的预感告诉我们,这样选好象不对,是不是中计了,再看一次题,会突然发现方程式的生成物中有一种负一价的阴离子Y-,N不可能形成这样的离子,
  NO-3被还原一般生成NO、NO2等,应是卤素的离子Cl-、ClO3-,氯元素最外层7个电子.
  
  答案:选(C)
  
  欣赏:人都会有灵感,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不去抓或抓不牢稍纵即逝.平时做题需多拐一道弯子,多长一个心眼,少犯一个错误.命题人就是“骗子”,有意设置了许多易错点,去考查做题人能否识破.
  
  七、仔细审题
  
  例7 欲测某白醋的浓度,加水稀释10倍后准确量取该白醋20.00 mL,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30 mL水,再滴加两滴酚酞指示剂,滴定到终点,重复滴定两次,平均消耗NaOH标准溶液V mL.求原白醋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剖析:CH3COOH+NaOH→CH3COONa+H2O,n(NaOH)=n(CH3COOH)=cV×10-3mol,c(CH3COOH)=cV×10-3 mol÷20×10-3 L=cV/20 mol/L.很多同学认为算到底了,没有注意到求“原溶液”,求出的只是稀释后的浓度.
  
  答案cV 2〖SX)] mol/L
  
  欣赏:为了迷惑人,题中给了很多无关信息如“250 mL锥瓶中”、“ 30 mL水”、“ 两滴酚酞”、“ 重复滴定两次”等,分散人的注意力.计算题中进行换算是常有的,如取a g样品实验,让算1 kg该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单位有时用L,有时用mL不统一需换算;配250 mL溶液只取出25 mL进行滴定,求溶质的质量也要换算.现在的小计算题并不一定很难算但得分率很低,一个原因是审题时不够仔细漏掉了一些信息,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做后最好用几秒钟时间回头查看一下信息是否有遗漏,确保精准.
  
其他文献
傅新民,号新萌,1949年6月生于江西南昌,现就职于中国厦门。从事绘画、雕塑艺术创作四十余年,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中国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
参数广泛地存在于中学数学的各类问题中,也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结构为标准,含参数的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问题是根据参数在允许值范围内的不同取值(或取值范围),去探求命题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归纳出命题的结论;另一种类型的问题是给定命题的结论去探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或参数应满足的条件.  解决第一类型的参数问题,通常要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所涉
[摘 要]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以达到其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所必须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其所能,做好导读服务工作。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导读 服务育人 示范性教育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提高做好大学生课外阅读必要性的认识,认真做好导读工作,增强服务育人意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贡献。笔者就此谈
在2013年的保送生考试中,一道北大保送生数学试题倍受关注,之所以吸引眼球不是因为这道考题让考生哭爹骂娘,而是因为这道考题的平易近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想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这道试题,希望为同学们带来一点帮助.    题目:    (2013年北大保送生考试题)已知正数a,b,c满足  a1-1-bc 1+b+c>1-1 1+b+c=  f (b+c),  所以f (b)+f (c)>f
在力学中功和能的问题是从能量和能量变化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运动状态的变化的.因此,在解题中要紧扣功和能的概念.功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对应确定的运动状态和能量也是确定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对应的能量也会发生变化;而功是度量能量变化的物理量,做功过程就是物体之间能量传递的过程,能量传递多少,就是做功的数值.     一、应用动能定理解题    动能定理通常
当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能构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在定性判定某个力的变化趋势,或定量求解某个力的极值时就经常会用到力的三角形法.这种判断方法比用平衡方程作定量分析更直观、更方便、更快捷.因此力的三角形法在解决三力平衡问题中应用广泛.但是遇到三个以上力的平衡问题时,力的三角形法就无能为力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其实可以将其中的某两个力或多个力等效成一个力,将多力平衡问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和谐地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许多数学问题,如若借助于数形结合,能够得以较快解决.但是种种原因是,如图形欠精确,刻意几何化,思路不简约,考虑不全面等,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图形的蒙蔽和误导,从而导致解题的失误.对此结合实例做一些分类概
高中物理必修Ⅰ把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理论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变化就完全确定了.    一、知识梳理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 公式: F = ma  理解要点:   ①因
图象问题的考查无论是在什么层次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哪怕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上也是如此.出于这种原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图象问题的相关规律和方法中的其中一个方面,即图象“几何面积”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以变各位同行和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更为得心应手.  我们知道图象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出物理规律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处理图象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图象所具有的物理意义,例如:斜率、截距、面积等分别表示什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关系国家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基。但长期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