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342546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本文阐述了诵读的含义及其在文言学习中的作用,结合课堂改革背景,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四读”课文,为诵读课堂提供三大教学策略:敢于“放”——以读促学、适时“收”——以评促读、“多”与“少”——七分研学,三分后教。
   一、朗读?朗诵?诵读!
   关于“诵读”,《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下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1]“读”不仅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还包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宋代理学家朱熹集前人经验,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他的教育论述之中:“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2]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3]诵读与朗读各有其长,“密咏恬吟”其实就是诵读。
   不仅古人知晓诵读之益处大,近现代的许多文人也曾在少时大量诵读文章,为他们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学根基。比如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就写到幼年读背《鉴略》,巴金在十二三岁时就能背出几部书,包括《古文观止》。巴金曾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4]
   這些事例证明了:诵读确实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如同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会议》一文中认为,“老师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5]课文诵读得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便会把握得更准确、更深刻。诵读也可以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6]
   二、诵读策略
   文言文诵读的研学目标主要有两点:
   1.诵读课文,能读清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感情。(重点)
   2.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难点)
   (一)敢于“放”——以读促学
   教师应适时放手,让学生多尝试自主学习。“四读”即利用四种不同层次的“读”来学习文言课文,层层深入。
   一读: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朗诵课文2遍,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读准字音很关键,特别要注意古音异读的现象,因为字音读错了,可能会影响字义的理解。
   二读:读出节奏。把握好句与句的关系,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尤其是长句中的停顿,唯有句读读准了,才真正理解了句子的大意。文言文几种常见句式的朗读,要向学生介绍其对应的朗读方法:
   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
   四字句一般是2/2节奏,如“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当学生把握节奏划分方法后,则可尝试读去掉所有标点符号的整篇文言文,以此培养文言语感。
   三读:读通文章,以读带译。
   以诵读带动翻译,“读”是基础,也是关键。“它要求学生在诵读文章的同时,运用原有的对字、词意义和情味的灵敏感觉来判断字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文从字顺的翻译和对全文主题思想的认识。”[7]
   四读:读出感情。
   以读促学的“读”,是把“读”当作手段,在怎么“读”的谈论探究中直指作品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借“读”来完成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正如《诗品》里所说:“诵读重在玩,重在味,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
   总之,“读”是手段,“学”是目的,“促”是催化剂。以读促学,最大地保留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而非若干被分割的“知识点”;以读促学,最大地保留学生自我学习与探究的时间,而非教师的“一言堂”。
   (二)适时“收”——以评促读
   多数教师对于“放”的担心是,课堂的诵读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适时“收”,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这种“收”,就是“评价”,以多种评价形式来督促学生认真读。
   “评”,是指师生同评,扬长补短。单一的评价方式会影响诵读的连续性,因此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师、学生的互评共评,使学生在每一次诵读后都有所得,为下一次诵读累积经验。
   既然有“四读”,那不同层次的读就要有不同的评价与要求。
   一是自我评价,可用在课前诵读。学生自评诵读情况,并对照要求(读音准确,读得通顺)做好记录:
   我朗读了课文
其他文献
语文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六个:人、事、物、景、情、理。其核心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养育人。围绕着育人的目标,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古,选择人、事、物、景、情、理六者,欲使人知人、任事、格物、审美、通情、达理。   一、知人   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知人:   认识自身的内外。既要深味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形成原因,又要思考自身使命、地位、价值和发展。   认识族
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式,因此,要针对小说这一特定文体对小说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确定,以《故乡》为例,根据小说的具体特征确定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对主问题这一教学策略的探讨,以期改善小说教学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散乱的现状,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意识。   一、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王荣生提出要依据文体体式以及具体学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学情先暂且不谈,本次阐述仅从文体体式着手。所谓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文言自读课的缺失,文言自读课上成教读课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大家似乎是“教学”习惯了,突然放手让学生“自读”,师生显得都有些不知所措。如何改变这一困境,让文言自读课呈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呢?下面,我将以两堂《马说》自读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让文言自读课活起来”这一课题说说我的思考与发现。   一、精编学习单,建立学习支架   学习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料。它
语文教师要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领悟生活教育的核心要义是主张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重要观点,一直以来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命题。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这样阐述:“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解读课文的时候,最直接的视角就是课文中的“我”(这个“我”有可能是显性的,也有可能是隐性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作者的笔而进入课文。这种直觉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叩响课文解读的大门,但是有时候又会制约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的出发点就是学生解读课文的直觉性认识,而落脚点则是对课文解读
何为“高效课堂”?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   何为“把手”?即有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现状,我认为这一“把手”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课堂的被动式学习对比来说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主要以“听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木兰诗》一课中关于木兰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木兰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而对木兰的女儿情怀,要么一点不涉及,要么蜻蜓点水。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文本中除了写木兰备战、木兰征战这两个环节之外,其余的环节都是围绕着“木兰是女郎”这句话展开的,全文突出表现了木兰的女性形象。从《木兰诗》创作的背景来看,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在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示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在孩子的内心,迸射出新鲜的血液,让传统文化的脉搏在孩子的生命中更有力、更持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每位教育者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彰显古诗词
《项链》是莫泊桑的名篇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放在小说主题和人物玛蒂尔德的研究上,而对小说人物之一路瓦栽先生常常被忽略。路瓦栽先生在我们读者和玛蒂尔德眼里似乎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同时在整篇文章中,单从字数这一点上来看,作者给予路瓦栽先生的笔墨与玛蒂尔德相比也少的可怜,作者似乎也在有意忽略他。我们不经要问,既然路瓦栽先生如此多余且被忽略,为什么作者不把他直接从文章中删除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体验才是创作的土壤,决定着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囿于乡村生活,与自然更亲密的相处、和劳动更密切的接触、对现实更真实的感知等生活体验恰是乡村学生的创作优势。由此衍生的丰富而最具感染力的写作素材真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大脑深处,可惜受制于思维的壁垒。   一、活动缘起   基于上述思考,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