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习作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具体的做法。
  
  一、由此及彼,典型处练仿写
  
  课文的语言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含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如典型的结构段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些找出来,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进行仿写,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三年级要以仿段为主。如第2课《学会查“无字词典”》的第5自然段,对“骄阳似火”的描述就非常形象生动,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的段式写一写“骄阳似火”在“无字词典”里的其他解释。又如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以“原野热闹非凡”为中心句,不仅写出了北大荒的秋天美在景色,更美在物产丰富。总分结构的段式非常典型,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围绕“春天的公园非常美丽”模仿写话。再如第16课《石榴》的第3~4自然段,从颜色、样子、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石榴的特点,可引导学生观察、品尝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
  2 适当地进行修辞手法的模仿练习。如第6课《西湖》中出现了许多比喻句,比喻词可谓丰富多彩——“犹如、仿佛、宛如、像”,在体会了这些比喻句的妙处后,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某一处秋景,在描绘这些景物时也用上这些比喻词,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又如第15课《小露珠》第2~4自然段写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赞美小露珠的“闪亮、透明、圆润”,不仅比喻形象,而且“蹦、爬、落”三个动词的使用也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三种小动物不同的特点,这里可以模仿写一写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
  
  二、奇思妙想,结尾处练续写
  
  有些文章的结尾处写得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隐含的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第8课《蒲公英》的结尾最后写道:“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读到这里,学生都明白了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第二年,又到蒲公英的种子要去旅行了,它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大家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又如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的结尾也可以安排续写练笔:小稻秧遭遇杂草的危害,经喷雾器大夫的帮助脱险后,又遭遇了害虫的侵袭,小稻秧能再次脱险吗?请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三、变虚为实,空白处练补写
  
  很多文本都会留下一些“空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第11课《第八次》的第5自然段写道:“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为了深化对布鲁斯“第八次”成功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请写下来。又如第9课《三袋麦子》,当学生读到“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根据土地爷爷的夸奖“你真聪明!真能干”,想一想:小猴是怎样耕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让学生详细地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并写下来。再如第22课《金子》的第6自然段写彼得留下来种花也只有一句话:“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对学生感悟“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来说,无疑是单薄的,为此可以利用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这里的练笔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四、改头换面,变角度练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巧妙地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第19课《航天飞机》是一篇科普童话,作者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语气,写一篇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又如第7课《拉萨的天空》,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为激发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试着以“导游”的身份为拉萨写一段导游词。再如第20课《军神》,为了加深对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的理解,可以设计小练笔:如果你是沃克医生,多少年后,你能不能写一段回忆录,介绍当时手术中的情形呢?相信学生练完笔后,会感同身受地对“军神”刘伯承充满敬佩之情。还有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后练习第5题:“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降低坡度,可先进行小练笔:“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雷奈克,既是著名的医生,也是了不起的发明家。人们对你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很感兴趣,于是,你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你准备怎样具体介绍这个发明过程呢?请你提前写一段发言稿。”
  
  五、化简为详,凝练处练扩写
  
  一些古诗隽永短小,令人回味无穷,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当做诗人,将古诗扩写成现代文。如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离学生的经验世界并不遥远。本课的练笔,可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发挥想象,将自己当成诗人,以第一人称具体描绘出诗人眼中的画面以及诗人当时的真情实感。当然还可以等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学完后,模仿“文包诗”练笔写《山行》。
  现代文中一些语言凝练处也可以让学生练习扩写。如第21课《掌声》的第6自然段写道:“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为领会小英信中说的话,深化对“掌声”意义的感悟,可设计为让学生将这封信扩写完整,详细描述掌声前后小英内心世界的变化。
  
  六、提纲挈领,巧概括练缩写
  
  三年级的课堂上,应该开始进行一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说话练习。但因为学生刚刚从低年级上来,往往不能一下子抓住关键的“枝干”,概括起来显然不得要领。为了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有必要先写一写,这样学生手中有“稿”,说起来便有了底气。如第12课《卧薪尝胆》可以与《练习4》的“读读背背”链接起来,让学生练习用8个成语写写这个历史故事,既练习了概括能力,又使成语的积累有了运用的实践。又如第10课《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课后练习第4题要求“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为了更好地掌握故事梗概,可以先提供课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练习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各自然段大意连起来便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复述起来便可“拨草寻蛇”。
  三年级的随文练笔虽然多是片段训练,然而就在这一次次片段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经典写法,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懂得了发挥想象,这不正是新课程习作教学所要求的吗?片段写得精彩了,连段成篇还会远吗?
其他文献
虽说学贵有疑,但是怎样疑,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练就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促进学生提问对于提出问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那怎样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可从每课三问做起。    一问:你的课堂是否让学生学而有乐?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注了课堂中学生的状态是否积极。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
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课改实践中的几组镜头,谈点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蜜蜂引路——走向课本    [片段一]《海底世界》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有个旅行社想开辟海底世界旅游热线,他们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几条宣传海底世界风光的广告语。同学们有兴趣帮这个忙吗?  生:有!  师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上的要求,是比较多样且宽松的。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充满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从而符合“课标”呼唤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绿色习作评价。    一、绿色习作评价关注学生体验    每一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认识,会形成形形色色的儿童世界。不同的经验世界会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评价学生习作时,我们必须首先
世界万物,千姿百态,有人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有人说,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然而,千姿百态,异中有同;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冥冥之中,似有一条微妙的法则贯通于万物之间,使万物相安共存、和谐互动。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复杂纷繁的自然万物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和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维持天地万物生态平衡的“自
每一学期教习作,我都习惯预先揣摩一下习作内容,然后调整习作顺序,甚至更换习作内容.这一次,我把《习作2》安排的修改习作的训练,提前到了《习作1》的时间上,我觉得,本学期培
《智能简史》《智能简史》一书预测,5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上将产生智能机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机器的智能将是人类的万亿个万亿倍,可以完全超越人类的智慧。当人工智能达到
陶行知的写作教学思想倡导“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如何让学生回归生活、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来进行轻松习作呢?笔者认为要重点抓住以下三点:一、生活状态的真实,习作
习作最重要的是要感情真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校开展了“园艺”教育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习作内容鲜活丰富了,语言变得清新自然了,情感质朴而深刻了。“园艺”实践为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    一、“园艺”教育丰富生活,让习作成为“清水芙蓉”    “插花艺术进课堂”“走进缤纷园艺基地”“班班有绿色”“我是小小种植手”“漫步园艺大观园”等一系列富有诗意的“
“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一思想让许多人接受,但有时也会滋生出一些疑问:学生的语文学习真能快乐起来吗?快乐从何而来?笔者想与大家一起来研讨:快乐来自何方?怎样让快乐诞生?快乐需要哪些支持?    一、快乐来自人的心理    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一种交流,主要的来自于人的心理,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哪些方面能够激发快乐呢?  1 认知的快乐。人生活在世界上,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