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生成点的阅读训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1987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尊重儿童个性,开展趣味阅读
  在开放的教学中,由于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由于各自的生活阅历以及兴趣爱好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不完全一致,常常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样,课堂中就会涌现出大量的信息,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者要善于捕捉那些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生成点,呵护童心,让儿童个性飞扬,使课堂情趣盎然。如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有这样一个案例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海洋吗?都喜欢它的什么呢?(生答略)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在作者的眼中,海洋是什么样的呢?
  生:海洋很大方,它使得航行便利,给予人们水产品和食盐,为人类造福。
  师: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海洋的大方?能从文中找出“大方”的近义词吗?(生:慷慨。)请读出这份慷慨﹗(生读)
  生:在作者眼中,海洋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小孩,有时它很大方,但有时也会大发脾气,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海洋的暴怒,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暴怒吗?(生读)
  师:所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不过,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21世纪的海洋又将是怎样的面貌呢?再读读课文,你会有新的发现。(生读)
  生:我发现海洋不但很慷慨,简直就是一个富有的“资本家”,它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等多种矿产资源,还拥有许多高蛋白食品。
  生:海洋本领高强,它能利用自身海浪、潮汐和海水温差的能量来发电;通过海水淡化的方法,可以缓解地球上干旱地区的水荒。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虽然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但其生动、俏皮的文本语言,深深感染了学生。何不从童心出发,由儿童感兴趣的话题生发开去,引导趣味阅读?于是,教者没有逐句逐段地串讲串问,没有设置中心问题,(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没有硬牵着学生去研读文本,而是坚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从儿童的阅读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感受,让儿童在精神愉悦中感知、理解文本内容,欣赏生动、形象的文本语言,激发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美好情感,使儿童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趣味阅读中得到逐步有效提升。
  二、 设置矛盾冲突,开展自主阅读
  好的语文课堂应是语韵丛生涌动、意蕴深厚的,教者要顺着儿童的阅读思路一路往前,时不时来点矛盾冲突,让课堂掀起思辨的狂澜,还儿童阅读的自主权、言语的自由权,彰显本色语文课堂的魅力。就以《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黄河汹涌的激流旁,如此小而轻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
  生1:不敢坐。
  师:为什么?读书,说出理由。
  生1:因为黄河水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生2:不敢,因为羊皮筏子太轻、太小,随波逐流,一个大浪扑来,定会人仰筏子翻,会有生命危险。
  ……
  生4:我不怕,我敢坐。
  师:好,来了个胆大的!一起读第1自然段,看他敢不敢。(出示句子: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生齐读)还敢坐吗?(生:敢。)
  师:还敢说大话!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句子: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你真的敢坐吗?
  生4:我还是敢。
  师:“勇者无敌!当然也是有原因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答略)
  上述案例中,面对令人胆战心惊的羊皮筏子,大部分儿童不敢坐,这在情理之中。如果就这样平铺直叙下去,课堂就会波澜不惊。这时,教者缓下脚步,蹲下身子,静等花开,意外惊喜如期而至:还有人敢于挑战,果然敢坐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课堂呈现矛盾冲突了,这是多么可贵的教学资源啊!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成点出现了!教者既不肯定前者,也未肯定后者,而是让儿童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理由,品文悟情,水到渠成;语言训练,步步推进,课堂训练实实在在,情趣盎然。
  三、 直面课堂意外,开展探究阅读
  面对课堂意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基于儿童的立场,尊重儿童主体意愿,了解这些“意外”背后的真相,巧妙引导儿童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发现,于无形中习得知识,收获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教者是这样处理课堂意外的。
  生:彭德怀杀大黑骡子,是为了解决过草地的红军战士的口粮问题,他很爱大黑骡子,但他好像对战士们不够好,从文中“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可以看出,他杀大黑骡子也是形势所逼,万不得已。
  师: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分别出现在课文的哪些句子中?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彭德怀怎样的思想感情?(生默读课文并作圈画批注,随后表达)
  生:因为大黑骡子为部队驮运过粮食和伤病员,还为革命立过功,彭德怀跟大黑骡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杀大黑骡子他内心也是十分悲痛难过的。但他深深知道,大家和他一样对大黑骡子有感情,故而强忍痛苦,表面显得“不耐烦”,还冲战士“怒吼”,更显出他的大将风度。
  生:“发火”一词,看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爱得很深,但他更爱战士。从上文“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彭德怀是部队的指挥员,想到的首先是每一位和他出生入死的战友,在他的心目中,战士的生命远远胜过坐骑。所以,在战士们遭遇最危难的时刻,彭德怀决意杀大黑骡子。
  上述案例中,儿童根据“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读出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同时也有人对“爱战士”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此时课堂遭遇到了意外,如果教师回避这一意外,学生心中的疑云会更加深重,也会让课堂陷入教师的话语权威之中,使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荡然无存,不仅儿童的质疑幼苗被无情地扼杀,学习热情也会消失殆尽。所以,教师应当遵从儿童的学习立场,蹲下身子倾听产生这一疑问的背后根源,因势利导,积极引领儿童深入文本,与文字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对话,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意蕴,使课堂彰显生命的乐章。
  四、 引发现场辩论,开展反思阅读
  现行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人文意蕴深厚,但因时代背景离儿童生活较为久远,阅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他们质疑提出的观点会互相背离,这就让阅读课堂呈现争鸣的态势。儿童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不断动态生成,各种信息应运而生,种种矛盾也会纷至沓来。此时课堂的主体依然应当是儿童,教师依然应当基于儿童的立场,点拨、引导儿童梳理归纳各种信息,就各自的理解感悟进行交流甚至辩论,在彼此交互中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提升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有学生说“19世纪初,肖邦的祖国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十分之九的领土遭到了沙皇俄国的侵吞。波兰人民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这时候,祖国波兰是多么需要肖邦呀,可他为什么要远离祖国去巴黎呢?他是不是在逃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班同学的热议:有的说:“我觉得肖邦很爱国,从‘日夜思念’一词可以看出来。此外,肖邦临终都不忘祖国,要求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种至死不渝的念头,就是刻骨铭心的爱国之举”。有的说:“我认为肖邦也是被逼无奈才离开自己的祖国的,从‘不得不’这个词语看出来。”但也有同学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他完全可以留下来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战斗。”(此时此刻,教师引导学生辩论:肖邦到底爱不爱国?)
  上述课例中,由于儿童对课文的时代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在与文本对话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见解,这种分歧,不能简单给予肯定或否定,而应带着儿童在文本中多次穿行,细读慢品,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激励儿童明辨深析思考。真理越辩越明,在生生辨析中回读课文,使儿童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从而养成了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儿童的阅读品位。
  (作者单位:盐城市迎宾路小学)
其他文献
以水稻成长植株和小麦幼苗为试材,研究离体叶和不离体叶在衰老过程中细胞透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来自水稻成长植株或小麦幼苗的离体叶细胞透性随着叶片衰老逐渐增加;
将36个普通小麦品种的完整穗卷在纸巾里做发芽试验,测定了穗发芽度和穗发芽率,并在皮氏培养皿里测定了22个品种的种子休眠性。在本研究中,腊熟期种子休眠的白粒地方品种“宜
一、 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增进互动  1. 对学生开放。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因材施教,学生主动参与,以学习兴趣为内在需求、以教师答疑解惑为目的的交互式教学,其实就是开放式的。  2. 对同事开放。其实,课堂教学对同事开放是平常事,学校组织的随堂听课,就是对同事的开放。一来大家是同事同行,业务熟悉,教材教法基本一致,互相可以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二来可以在听后的研讨交流中各抒己见,进一步提高各自的教
一、 整体朗读中的问题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不愿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读书任务;有的同学晨读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这说明部分学生对朗读还缺乏兴趣。而整班的齐读更达不到积累语言、用心感悟的效果,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不齐。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有时会让全班学生齐读一段文字,经常会出现个别学生因为走神,没跟上大家,而发声慢了;也有个别同学特别自信,扯着大嗓门唱读;甚至有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训练语音,再现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
“平民化”微课想法的提出,借鉴于笔者导师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家伦教授倡导的“平民化”语文教学思想。从实用角度考虑,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应“平民化”,能融入日常教学,贯穿教学始终,创设出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 抓好课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短小、生动,且非常容易吸引学生
一、 培养质疑的兴趣,喜爱质疑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学生和老师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必须建立和谐、亲切的关系,唯有这样,教学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敬重老师、尊敬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2. 创设和谐的质疑氛
马铃薯的主要经济产物为地下块茎。它不仅具有植株生理熟期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地下块茎形成的早晚和膨大速度快慢的差异。多年来,早熟马铃薯品种选育方法,一般采用早熟杂交
一、 在听写中培养学生的听觉分辨能力  听觉分辨能力,是指学生接受和区分各种声音刺激的能力,以及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区别的能力。如果学生的听觉分辨能力弱,就容易出现发音不清、记错别人讲的话、对外界的声音反应迟钝、缺乏倾听的习惯和技能等问题。听写训练是丰富学生听觉经验、提高听觉敏感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薛法根老师进行语文教学,很多时候第一板块就是让学生听写词语或句子。当然,薛老师让学生听写的词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愈加旺盛,尤其是电力能源。而电力能源的获取方式多种多样,有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潮汐发电、风能发电等方式。其中,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