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小组讨论效率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论题选择不当,脱离学生的实际;讨论走过场,没有时间保证;理论提升不足。本文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组讨论的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小组讨论 效率 对策
  课堂小组讨论是一种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从而达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合作探究中培植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合作与竞争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成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课堂教学的需要。然而,为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而讨论的现象却很普遍,只注重形式的讨论效率很低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学生的参与度低
  导致课堂讨论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低和参与不够深入。从教学方面来分析,小组讨论的最终结果不是让小组得出一个答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一位成员都进行思考,让每一位成员都通过努力和合作而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从如今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小组讨论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主导,这也导致了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主导发言的同学慢慢形成了依赖,觉得讨论与自己无关,甚至不再进行主动思考,主动参与。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讨论教学方式给了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但基本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多,而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往往只是旁听者,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完全参与其中。其原因是小组讨论的构建不合理,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小组的建立,不是简单的“合座”,通常要考慮小组组成人数的合理性,一般4—6个人为最佳,成员构成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动的,组建小组时要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这三个原则进行构建。所以在组建讨论小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科学组建小组。由于组内学生的成绩、爱好、社交能力、思想品质、组织能力、纪律观念以及性别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些方面构建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是合理分工。可以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让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记录员,思维活跃的同学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纪律较差的同学就渐渐融入小组当中。如果随意组建成员,那就会导致分工不均不当,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率低下。
  三是制定小组管理与奖励机制。提前分工、明确职责,知晓小组合作规则,事先模拟操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课堂上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论题选择不当
  选题不合适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所谓“题”就是从情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讨论主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论题展开小组讨论,决定讨论的方向,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论题不要太宽泛,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也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困惑。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课堂问题的选择也应当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忽略了选题的合理性,讨论的结果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意义。问题过于简单也无法扩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如果讨论的选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也无法吸引学生,论题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讨论题目,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要素。首先,论题应该围绕学生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展开选择,依据班级情况而确定。其次,选题时要注意把握重点,如果任何问题都要讨论,时间上也不允许。从教学经验来看,可以把“传授”到“接受”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进行有效整合,不能简单地认为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就是完成小组讨论形式。最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设身处地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去想象,去创造。在此方面,多媒体的功效不可小觑。多媒体的运用不但可以让课堂学习更加直观生动,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动力。
  三、小组讨论不充分
  课堂讨论的时间不充足,这是导致讨论效果不佳的外在原因。课堂讨论的步骤可以分为:课堂情境创设,选择题目,进行讨论,小组间讨论交流评价,教师总结几个步骤。
  1.讨论的时间要充足
  要把小组内学生的讨论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时选题较多,一节课内进行多次讨论,但是每节课时间有限,往往讨论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被迫结束了。所以一节课的课堂讨论最好控制在两次以内,时间的掌握需要看学生的讨论进展情况,一般是5—10分钟,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针对难度较大的部分适当增加讨论的时间。
  2.注重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各小组之间的交流时,要求学生代表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学生也要学会真诚地听取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取长补短。教师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和小结后,也要对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评价,并给予奖励。
  3.其他注意事项
  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倾听同学意见,并用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论点。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准确答案,要接受学生的各种意见,对于不恰当的观点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进行适当引导。小组讨论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讨论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内化。
  四、理论提升不足
  课堂讨论的步骤都差不多,每一步都有各自的要求和效果。归纳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予以重视。当学生的讨论结束时,教师适当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清晰明确。对于讨论结果,教师要进行肯定,并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阐述讨论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对于一些讨论结果模糊不清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引导,厘清学生思路,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对于所持观点不一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再充分进行讨论、分析,找出正确和错误观点,让学生思维得到提升。教师的总结不是简单复述学生得出的结论,而是进行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也要简洁明确,而且要有耐心。
  综上所述,合理的小组构成,明确的组内分工,合适的议题选择,充足的讨论时间,及时的讨论总结,都是课堂小组讨论高效开展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赵洪琴《浅谈如何高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小组讨论》,《考试周刊》2019年第65期。
  [2] 徐木友《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的构建》,《科学大众(中学生)》2020年第4期。
  [3] 金红梅、陈明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探究》,《新课程(中)》2017年第10期。
  [4] 王沈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思考》,《初中生世界》2020年第12期。
  [5] 李美文、龙凤《智慧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探索》,《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年第3期。
  (吕邦玄,1972年生,男,汉族,甘肃省合水县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德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典诗歌集绘画美、情感美、语言美、哲理美等艺术魅力于一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诗歌吟诵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诗歌鉴赏的审美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职生的语文基础不扎实,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较为缺失,中职教师通过涵咏吟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形成文化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诗歌吟诵 中职语文 审美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19  纵观我国辉煌的文学发展史,不难发现推动文学事业迅猛发展的多半是男人,这从某种角度说明了一个道理:男性因其冷静的思索、敏锐的洞察、叱咤风云的文风,在文学创作方面独占鳌头。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初中生的总体写作水平男生普遍比女生差,这固然与学生的性别和性格、中考命题趋势有关,但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不能怨天尤人,特别注重关
摘 要:小学阶段开展古诗词教学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幼,对古诗词的理解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情境引入的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好的认知。这对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加强古诗词的学习意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畅游。毕竟,有些古诗词的意境
摘 要:兴趣是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强化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探究能力,不断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高效地完成阅读,扩展期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这对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学科的优势,探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处在书韵飘香的氛围中,受到多种优秀文化
摘 要:班级是学校组织活动和学习的基本单位,好的班级管理工作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合作学习,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当前,由于班级管理方式不科学、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以及缺乏有效的人才队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来,缺乏创新力和凝聚力,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本文以昭通学院为例,分析当前大学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摘 要: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应当遵循小学生思维特点,坚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于汉字是由象形字孳乳的,象形字较为符合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心理接受能力。因此,将传统文化中汉字的产生、演变和传承的发展过程搬运到教学当中,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汉字的内涵和学习规律,对小学生理解汉字文化、汉字含义、汉字用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字文化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汉字文化配合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
摘 要: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没有素材,字数达不到要求,内容没有深度,心里没有话说,思想趋于平淡等等,这些都是写作中的难题;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原创的作文题,没有高效的作文课,没有与阅读教学紧密相关的作文训练,这些也是写作教学中的困难。微写作作为一种发源于网络的新兴写作模式,有着篇幅短、针对性强、贴合文本等优势,对于作文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本文通过对微写作实践的思考,旨在探究一种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摘 要:语文作为三大主要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极为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激发自己阅读主动性,让自己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群文阅读活动的组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
摘 要:出于对“碎片化阅读”的纠正,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终身学习,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列为高中语文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本文以《苏东坡传》阅读教学为例,探讨高中如何针对语文基础薄弱、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苏东坡传》  DOI:10.12241
“意趣”一词,古来已有,它是指事物中蕴含的意味和兴趣。在教育活动中,“意趣”对孩子的学习和认知非常重要,意义先行是促进学习吸收的前提,趣味注入则为孩子持续学习提供不竭动力。“意趣”越浓,孩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便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思考也就越深入,反应也就越清晰,学习活动也就越容易见成效。要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激发“意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当前,小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怕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