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T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e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LT是“Cognitive Load Theory’’的缩写,即认知负荷理论,这是一个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概念。所谓认知负荷,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时所占资源的总和。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促进教学设计的理论。如何基于CLT理论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呢?本文就该话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1 CLT理论分析
  1.1认知负荷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认知是对信息的加工,是通过选择性注意、编码、储存和提取等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CLT认为认知负荷可以分成三个类别:无关性认知负荷,原生性认知负荷以及关联性认知负荷。其中原生性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直接决定,不受教学设计的影响;无关性认知负荷是超越认知过程的冗余负荷,属于一种资源的浪费,关联认知负荷是学习者进行图式建构时,对心理资源的一种占用,属于有效地资源配置,这两方面负荷都是可以受到教学设计进行调配的。
  1.2认知负荷与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认知负荷与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认知负荷的大小既与学习者接触的材料内部元素的交互性水平相关,也与施教者的教学设计密切相关。若认知负荷过低,学习者会感觉过于浅显,浪费时间;若认知负荷过高,总的认知负荷超过了人的总的智力资源,学习者会感觉过于晦涩难懂,会阻碍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理想的教学模式是在学生的智力资源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处理和组织教学材料,调节内外认知负荷的关系,适当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工作记忆尽量用于学习信息的编码中,从而使学习者的心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习者处在满负荷而不是超负荷的状态,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学习过程获得优化。
  2基于CLT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基于CLT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该要尽量减少无关性认知负荷,确保学生的学习负荷不超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2.1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教学对情境的创设有这样的要求: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真实的背景下,配置特定的学习素材,从而对物理教学起到推进作用。
  CLT理论认为关联性认知负荷受工作记忆的能量投入方向控制,因此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如果能成功地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联想到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监控学习活动的相应投入就会减少,相反在图式建构和记忆存储的投入就会增加,进而有效推进学习活动。
  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内容,将真实而具体的情境创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意义建构。基本的创设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故事来构建情境
  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物理学史上的内容,可以充分挖掘历史素材来构建情境。情境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视频的播放,例如:介绍“核裂变”内容时,播放一段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历程的视频,可以激起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进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境也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呈现,例如:讲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时,可以安排一场名为《穿越时空的对话》的课本剧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分别扮演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角色走上讲台,进行辩论,由此展示逻辑的力量以及科学探究的美感。诸多手段都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感受物理思维和方法的有效途径。
  (2)以实验来构建情境
  物理发现源于实验,因此围绕实验探究来构建情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常用手段。将精心设计的实验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充分点亮学生的思维。
  例如:演示“变压器工作原理”时,将稳恒电流接在原线圈一端时,副线圈所接灯泡是不亮的。如果只是演示这么多,这个实验也就平淡无奇,所以笔者在该实验的处理中,会旋动输入电压大小的调控旋钮,这时副线圈上的灯泡会在旋动的同时发生闪烁。接下来就让学生讨论稳恒电流的条件下,变压器怎么会有电流的输出呢?实践证明: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实验现象会激活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之一就是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对应的物理情境中认识物理规律,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进而让他们享受到探索自然的乐趣,有效地唤醒他们记忆深处的相关认知,进而完成新知识的图式建构。
  2.2提供高效的物理教学样例
  所谓样例教学,就是将问题解决的详细思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和总结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CLT研究者认为:优秀的样例教学能够成功地降低学生的无关性认知负荷,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图式建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出典型的物理教学样例,当学生对某些陌生的问题难以处理时,可以翻看相关的样例,通过对比,发掘模型的相似,从而构建问题解决的图式。
  高中物理的基本规律理解和应用比较容易设计出很多典型的样例,因此建议使用样例教学。例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等,就非常适合进行样例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典型的物理样例进行分析、解答,将具体的思路呈现给学生,把严谨的解题过程书写出来,给予学生明确的示范。例如:竖直方向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受力特点、速度特点以及完整圆周运动过程中能量关系的分析,是一类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教师要提供直接而明确的例题,提供详细的受力分析和方程以及解答过程,让学生仔细审视整个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最终归纳出基本的解题思路。
  当物理样例呈现给学生之后,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学生通过样例的学习来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设计一系列解题步骤缺失的样例由学生来逐渐补全:第一个样例具有完整解题思路体现;第二个样例的最后一个步骤空出来,让学生补全;第三个样例再去掉更多的步骤,由学生处理;最后是一个没有进行任何解答的问题。笔者发现:这种“完形填空”式的样例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图式构建。
  2.3对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合理的分解
  CLT理论认为:复杂认知过程的学习和研究是要受限于心理容量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较为头疼的物理问题往往包括多个子问题,处理的难度很大。
  例如:从学生的立场来看,必修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的容量非常大,从课题就可以看出,它包括两项探究任务——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此外还涉及到探究过程中如何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如何处理摩擦力等子问题,因此整体看来,任务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过学生的承受范围。
  所以,教师对类似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化处理。比如该实验中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基本思路、打点计时器的操作要点、纸带的处理等等都是在学生长时记忆中有所储备的,教师可以预先将这些问题分解出来,让学生自行提取相关信息,完成有关处理思路的构建;若干个小问题分解出来后,剩下的探究过程的工作量会明显减少。所以,将复杂问题分解后,化整为零地逐个突破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这种处理方法也会被学习者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下来,为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打下基础。CLT理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它的提出给传统教学设计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再完美的理论,如果离开实践,就会丧失生命力。所以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我们如何让高中物理教学高效地运转起来,减低学生的无关性认知负荷,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相关理论才能更加完善。
其他文献
《工程力学》是中专工科专业的一门既重要又难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摸索了一套基本教学思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教师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和
期刊
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常常主宰着课堂,所以学生基本上没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的机会,既缺乏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无法提高地理学科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新课改推行现状  1.整体推行现状。  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一些问
“动手做”模式在当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效果.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新理念和新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学的开展相对被动,理论性较强,教学形式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内容,久而久之,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受到了诸多的影响.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
“项目学习”模式主要是将实践活动合理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不足,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动态管理的局面.通过应用项目学习
摘 要:本文结合我校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课题的教学实践,对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进行小结,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坚持课外阅读的学习习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 策略 阅读能力    一、引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分级目标结构中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要完成六、七、八级目标,而第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要结合生活实践进行物理教学的要求,要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明确了“物理源于生活,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条件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理的相关原理,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密度》学案  1.1学习目标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能运用密度进行简单的计算.  1.2学习过程  1.2.1分组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自主阅读P113页探究实验相关内容,了解实验的步骤.  (2)小组合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于表1并计算.  (3)根据表1的数据,在图1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绘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  .  1.2.3例题
变革方程(Change the Equation)是美国一个致力于在中小学推广STEM教育的公益机构。所谓STEM,是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简称,旨在将原本分散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课程集合成一个新的整体。这一集合,不是课程的简单组合,而是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知识与机械工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
本文主要从《英语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出发,着重论述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旨在探讨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解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