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教学中导入情境的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41-02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到好处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导入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同时创设导入情境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一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科学课,首先就应该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创设课堂的导入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来创设合理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导入情境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情境
  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对于学习科学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用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遨游在科学的世界中。
  二、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情境
  几乎每个孩子都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是听还是读,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爱好特点,有效地创设一些情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情节性融入课堂,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乐中学。
  三、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情境
  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提出一些能激起学生疑惑、惊诧的问题,这样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有了问题,就会开动脑子去探求、去解决,只要形成了学习的动力,那么接下去的课堂就顺理成章地交给学生们,也就成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课堂了。
  课例:《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五年级)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是地球表面的地形,同学们觉得什么是地形啊?
  生回答。老师进行适当总结。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什么,你们猜。(出示地球仪)
  生:地球仪。
  师:很好,我们通过借助工具的方式,可以对地球表面进行研究。我们来看看地球仪,它的表面有几部分组成的呢?颜色怎么样?
  生:有海洋和陆地组成。
  师板书。
  师:那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发现,海洋和陆地,哪个面积要大一点呢?
  生:几乎都能回答出:海洋面积比较大。
  师:是的,目前啊,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70%以上,相信通过这张图(课件出示地球仪平面图),同学们应该能更清楚得看到,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科技的进步,我们知道,陆地的面积正在逐渐怎样变化呢?
  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回答。
  师: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在逐渐减少,那么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之类的)
  师:是的,保护地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环境逐渐恶化,陆地资源就会逐渐逐渐减少。一些风景名胜就会逐渐逐渐消失。谈到这个风景名胜,你们有没有出去旅游过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讲你旅游过的地方地形地貌是怎样的呢?(开始上新课)
  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不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而且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地形的兴趣。同学们可以通过运用地球仪、地图、上网查阅等途径来学习世界地形以及特征。这是一堂关于地理的启蒙课,应该尽量教会学生学习地形的方法。
  四、用实验的方式导入情境
  课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六年级)
  (一)认识白醋和小苏打
  1.运用已学过的观察方法(看、摸、闻、尝等)观察白醋和小苏打。
  2.学生观察,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学生猜测:不会有任何现象,会有气体产生,会溶解,颜色会发生变化……
  师: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究竟会怎么样?
  学生操作,观察,并记录现象,展示并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有气泡产生,有“兹兹”声,袋子鼓起来了,这都说明了有气体产生。
  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是实验探究。学生要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小学科学课程的活动性表现在强调通过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学
  习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态度的发展。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变化以及现象会有更直接、更客观的体会。
  以上对科学教学的情境导入探究并不全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情境,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培养,学会尊重事实,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8日,学校接待了80多位特殊的客人,他们个个年逾古稀,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60多年前,他们是这个学校的主人,而今“甲子重逢,学子回家”,学校举行了隆重的1956届毕业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当中,呈现出的教学局面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样的教学局面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接收知识,没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6-02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價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实际出发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认识到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6-01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动力,对于兴趣的合理激发与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对物理这样的自然科学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怎样将物理课有趣、新奇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4-01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共性目标,而作为语文综合素质集中体现的作文,它的创新则显得尤其重要,从2014年起,中考改革提高了语文学科的
本文笔者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现象依旧严重,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潜心进入文本,合理挖掘“文本空白”这一方沃土,和文本、作者、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8-01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新要求。  那么,在新课改下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
【摘要】教学事故是指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等违反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中的有关规程,在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相关工作中出现失误,给教学秩序、教学进程、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或者事实。本文介绍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教学事故,分析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究如何有效地预防教学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教学事故 原因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