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随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加强概念数学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没有理解掌握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1.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着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1.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哪些旧知识与新概念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2.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所谓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把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教学情境生活化。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善于挖掘生活资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通过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使学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其次,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认识到数学符号、公式、图表是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有关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的事物,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熟悉的具体的事物中理解一些数学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学习中解脱出来,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习效果。最后,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3.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小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而是让学生试着重新做一遍。上课前半小时,和学生坐在树底下一起思考问题,帮他们解除疑惑,这是师生心灵交往的多么幸福的时刻。再想想自己平时的做法,虽然不会给孩子打不及格,但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总是缺乏耐心,边讲解边批评,让孩子学习得不快乐,这是极其错误的。分数不是孩子的全部,其实每个老师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是面对这种教育体制,老师的做法也有一些功利。今后,我会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给孩子一个空间,和孩子一起解决他们的问题,让孩子感到幸福,感到老师是真正地在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应尽力想办法解决,批评、责怪毫无用处。
  4.注重数学复习方法
  4.1精选习题。围绕复习的主题,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将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做有益的补充。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4.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全班都要意义过关,各别同学单独辅导,练习时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时注意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竞争与合作的伙伴。
  4.3重点指导学困生,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对于学困生要分模块辅导,进行分类复习。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让他们有复习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成就感。
  5.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厌倦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只有在慢的情境中才能自主探究,深入体验,所以慢功夫才能使教学总体目标落实到位。  慢的选择,应根据新知的特点和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灵活地选择,没有统一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致使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式教学,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生参与得出结论的过程──活动式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活动式教学体现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新课标的改革理念。本文对“小学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 操作性活动 角色转换活动 实用性活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小学数学复习课重要的是把平时学过的相对独立的各个知识点用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串起来,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下面我就数学复习课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复习课的内驱力  由于复习课都是旧知识,学生没有新鲜感,因此表现不像上新授课时那样积极、有激情,教学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一节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老师
摘 要: 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理性最强的学科,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深深地爱上这门学科呢?纵观多年的教学总结作者发现,做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认真设计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过程,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环境 数学过程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对于天真烂
目的:观察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是否能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血管事件、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以及是否能改善残障功能(mRS评分)。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思维积极活跃,但他们也会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即使一再提醒他,他还是无所谓地翻翻课本。这种现象在每一节课上几乎都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决呢?下面谈谈我对低段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不宜过多  在小学阶段,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在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20分钟,老师一般讲课都是控制在2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课本上的材料和题目的呈现大都是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育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是对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主体参与”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教学模式是运用课堂教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