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开放的花也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有如“营养液”,活动丰富有趣了,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快速发展。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者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切身感受,从而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案例一】春风吹又生——“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曾是奥数题,现在却出现在教材的新授部分,因此不再是“跳一跳”的题目了。在进行单元学习时,学生硬套格式,正确率极高,然而毕业复习时却有很多学生都忘记了。分析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初学时,感性经验不够丰富,只是机械模仿练习,继而导致原生题与衍生题严重脱节!为此,在教假设法这一课时,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将“练一练”作为“原生态”例题来讲。
  例题:小明家鸡和兔一共养了8只,小明数了数一共有腿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吗?
  首先按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先动手画图(如上图所示),然后假设8只都是鸡,只有16条腿,比实际腿数少了6条,通过思考“为何会少6条腿?”找出突破点“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少了2条腿”,3只兔就会少6条腿。这样通过画图解决问题,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情趣化,帮助学生初步积淀“根基”经验。
  接着提出:“一千多年过去了,‘鸡兔同笼’这道数学题为何能延续至今?其实,‘鸡兔同笼’问题不仅仅代表着鸡和兔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看成是‘鸡兔同笼’问题。例如,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艘船。每艘大船坐5人,每艘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艘?”经过比较,学生的认识再次得到提升:“这里小船就相当于鸡有3只脚,而大船就相当于兔有5只脚”,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感性经验,学生进一步明确“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式。
  最后,让学生自己编一些“鸡兔同笼”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真正将“鸡兔同笼”问题上升到一种模型!无论隔多长时间,学生只要看到相关题目就知道原型是“鸡兔同笼”,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会“春风吹又生”。
  【案例二】磨刀不误砍柴工——“找规律”
  在新授课时,教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不可急于求成,因为知识的获得比知识的运用更重要。每一单元的知识点都很简单,但只有在切身体验过的情境中创造出的知识,学生才能记忆犹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这一课时,教者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
  1.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图片动手摆一摆,初步感知搭配的规律。
  2.问题:若增加一条裤子,将有多少种搭配?若再增加一件上衣呢?让学生动手操作,逐步积累感性经验。
  3.问题:不借助图片,你能在作业本上用简洁的方法画一画、写一写吗?又一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由表及里,由直观的获得到方法的指导,由感性经验引领理性经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将行为操作和思维操作融为一体。
  4.问题:若用a表示上衣的件数,b表示裤子的条数,则搭配的种类有多少?(a×b)潜移默化中模型已建成,画龙点睛的“a×b”将本课推向了高潮。
  “a×b”就好比山顶,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此后的基础题也好,变式题也罢,学生都能轻松解决了,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呀!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
  【案例三】柳暗花明又一村——“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比较抽象,是运算定律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在计算时学生容易出错,其根源就是学生未能从数学意义上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次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许卫兵的评课,顿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教学片断:挖掘字母公式(a b)×c=a×c b×c的意义,不妨把它植入两个等宽的长方形中,通过求面积和来理解。例如,10×8 3×8=(10 3)×8。假设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8厘米,求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
  [c][a b] [b] [c][a] [c]
  结合上图,可得面积之和为“10×8 3×8”,因为宽相等,也可以把这两个长方形合并起来,长就是(10 3)厘米,宽就是8厘米,面积就是(10 3)×8。
  如此一来,将抽象枯燥的公式嵌入直观形象的图形中,通过数形结合建构思维模型,把数学素材有机地整合和提升,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啊!
  回顾三则案例,教者都重视知识的操作,重视学生的思考,重视原型的提炼,真正地和学生一起“在做中学”,引领学生“如何学”,“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就让我们和这些花蕾一起慢慢地绽放,品味花香吧!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但教师的设计使原本简单的课堂教学变得纷繁复杂。课堂教学中,过多的环节、情境创设等,除了体现教师“作秀”的水平外,还能带给学生什么呢?课堂中的任何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服务的。下面,以苏教版“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加以分析。  教学片断一:引入课题  小组比赛:看谁算得快。  ①■×■■×■4×■■×8  ②■×■■×■6×■■×■  
30岁的上班族河地大吉赶回家乡参加外公的葬礼,意外见到了外公的私生女一一美丽而可怜的鹿贺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近年来,由于管理省工,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各地发展枣树的积极性很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选育经过  我们于2003年从广西、福建等台资农场,先后引进红皮红肉及白肉火龙果2000多棵,23个品种,其中红肉类21个。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月16日,山东省滕州市慈善总会二届二次理事会议召开。市慈善总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会主席、主席;理事单位负责人,理事;各镇(街)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系统分管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于凤春同志主持。会议通报了《全市慈善工作情况》和《全市慈善组织2013年度财务审计工作报告》;增选市委常委、副市长宗大全同志为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增选市委常委、宣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7~8期刊登了陈时建老师的《易忽视的生活常识》一文。文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和奶奶同时上楼,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奶奶到达三楼时,小华到了几楼?  这是一道典型的“上楼梯和植树问题”,文中的答案是小华到了四楼。实际上作者忽视了这类“间隔问题”的解题规律,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小华到了五楼。  分析:奶奶从一楼到达三楼走过了两层楼梯,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那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第7页上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甲虫从A点爬到B点,怎样爬线路最短?(见右图)  对于这道题的设计意图和最终答案,浙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说明的:“思考题的讨论首先要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测和答案,然后围绕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实践探索,比如在图上画一画,在具体的圆柱体上量一量或将表面剪下来研究。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把圆柱表面展开。将A、B两点用线段连起来,线段A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发展呢?本文结合“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为例,介绍自己一些粗浅的做法。  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围绕“预习——展示——反馈” 这一教学程序,让学生经历独学、对学、群学
习题是锤炼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现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存在对教材上的习题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进行练习的现象,导致了习题的功能没有有效地发挥。因此,我们要善于对习题进行纵向挖掘、横向拓展,使之具有思维含量。  一、纵向挖掘,分层推进  1.“步步为营”  对于计算课上重点要落实的知识点,我们要以一条“线”串联下来,逐一落实,“步步为营”。例如,“找规律”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礼堂里一排有18个座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