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新课,如何使学生尽快投入学习状态,是每位教师所刻求的问题。教学改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适应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
感悟情境是教师针对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具体实例,学生在实例感悟中,自然引发学习动机,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有人称它是“入境”。
感悟情境分以下三种范型:
1.激兴型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满腔热情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这是导入新课比较常见的有效途径。
[案例一]数学“因式分解”
教师出题目:学校前面的矩形草坪,长10.2米,宽9.8米,请马上说出它的面积。教室里无人回答。有的同学用笔列出式子:10.2×9.8,教师明确要求:不要用笔算。可是仍然无人回答。教师揭示答案:“它的面积是99.96m2,想知道是怎么样算出来的吗?”“想知道。”同学们兴奋地期待着。教师解释:“10.2看成10 0.2,9.8看成10-0.2,于是有10的平方100减去0.2的平方0.04得到99.96”学生们好奇的问:“为什么?”这反问恰是教师所希望的!于是立刻抓住这一契机兴奋的说:“只要学好因式分解的公式法,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语音刚落,同学们便主动翻阅课本,迫不及待的去获取答案。
2.激疑型
教师设计奇特的问题,使学生陷入迷茫状态,并在置疑中主动探究新知识,我们称它为激疑型导课方式。
[案例二]数学“正整指数幂”
上课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废报纸,让他们连续对折,问:最多能折几次?操作的结果是8次。再要求学生用刻度尺量出折后报纸的厚度。得出结论:大约2厘米。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一张纸连续对折30次,能估计它的厚度吗?同学们兴奋了,活跃了:有的说8厘米,有的说7.2厘米,有的说10厘米……教师风趣的说:“它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出10倍!你们相信吗?”这个数字给大家惊呆了!没有人相信这是事实!教师稍加解释:一张纸的厚度是0.083毫米,对折一次乘以2,对折2次乘以22,对折30次就是0.083×2030(mm)。教师又加重语气的说:“230怎样读,是多大数,怎样计算它,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像等待揭开谜底一样去求证这一“假说”。
3.激思型
教师创设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又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索中进入学习状态。
[案例三]数学“圆的基本性质”
上课伊始,教师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学生无法从正面回答,于是说:“如果不是圆形就不是车轮子了”。虽然这样的回答不尽透彻,但他试图用“反证法”去论述。教师抓住机会,创设情境,打开多媒体,展示一台车轮是正方形的汽车(动画)行驶在路上,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然而,这笑声似乎让学生们明白了将车轮制成圆形的简单道理。接着,开始学习圆的旋转不变性。
感悟情境的三种范型,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相互作用,协调促进,最终实现引发学习动机的共同目标。一般情况下,激兴型常常应用在文科教学上,激思与激疑型多半应用在理科教学上。
新课程标准更加提倡学生亲身体验情境。所谓体验情境也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预先设计的。只是,这种设计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
[案例四]数学“函数的概念”
教师步入教室的第一件事,让大家查自己的脉搏,按要求,共查5次,记录在下表中:
活动后,再合作研究,大家归纳了以下三点共识:①不同的人脉搏跳动次数不同;②不同的时间对应不同次数;③时间与次数都在变化,这是个变化过程。这恰是函数概念中三个本质特征:在变化过程中;两个变化的量;存在对应关系。这里不仅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函数概念的内涵,同时也亲身体验到函数就在我们身边,给同学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责任编辑:张华伟)
感悟情境是教师针对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具体实例,学生在实例感悟中,自然引发学习动机,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有人称它是“入境”。
感悟情境分以下三种范型:
1.激兴型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满腔热情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这是导入新课比较常见的有效途径。
[案例一]数学“因式分解”
教师出题目:学校前面的矩形草坪,长10.2米,宽9.8米,请马上说出它的面积。教室里无人回答。有的同学用笔列出式子:10.2×9.8,教师明确要求:不要用笔算。可是仍然无人回答。教师揭示答案:“它的面积是99.96m2,想知道是怎么样算出来的吗?”“想知道。”同学们兴奋地期待着。教师解释:“10.2看成10 0.2,9.8看成10-0.2,于是有10的平方100减去0.2的平方0.04得到99.96”学生们好奇的问:“为什么?”这反问恰是教师所希望的!于是立刻抓住这一契机兴奋的说:“只要学好因式分解的公式法,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语音刚落,同学们便主动翻阅课本,迫不及待的去获取答案。
2.激疑型
教师设计奇特的问题,使学生陷入迷茫状态,并在置疑中主动探究新知识,我们称它为激疑型导课方式。
[案例二]数学“正整指数幂”
上课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废报纸,让他们连续对折,问:最多能折几次?操作的结果是8次。再要求学生用刻度尺量出折后报纸的厚度。得出结论:大约2厘米。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一张纸连续对折30次,能估计它的厚度吗?同学们兴奋了,活跃了:有的说8厘米,有的说7.2厘米,有的说10厘米……教师风趣的说:“它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出10倍!你们相信吗?”这个数字给大家惊呆了!没有人相信这是事实!教师稍加解释:一张纸的厚度是0.083毫米,对折一次乘以2,对折2次乘以22,对折30次就是0.083×2030(mm)。教师又加重语气的说:“230怎样读,是多大数,怎样计算它,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像等待揭开谜底一样去求证这一“假说”。
3.激思型
教师创设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又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索中进入学习状态。
[案例三]数学“圆的基本性质”
上课伊始,教师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学生无法从正面回答,于是说:“如果不是圆形就不是车轮子了”。虽然这样的回答不尽透彻,但他试图用“反证法”去论述。教师抓住机会,创设情境,打开多媒体,展示一台车轮是正方形的汽车(动画)行驶在路上,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然而,这笑声似乎让学生们明白了将车轮制成圆形的简单道理。接着,开始学习圆的旋转不变性。
感悟情境的三种范型,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相互作用,协调促进,最终实现引发学习动机的共同目标。一般情况下,激兴型常常应用在文科教学上,激思与激疑型多半应用在理科教学上。
新课程标准更加提倡学生亲身体验情境。所谓体验情境也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预先设计的。只是,这种设计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
[案例四]数学“函数的概念”
教师步入教室的第一件事,让大家查自己的脉搏,按要求,共查5次,记录在下表中:
活动后,再合作研究,大家归纳了以下三点共识:①不同的人脉搏跳动次数不同;②不同的时间对应不同次数;③时间与次数都在变化,这是个变化过程。这恰是函数概念中三个本质特征:在变化过程中;两个变化的量;存在对应关系。这里不仅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函数概念的内涵,同时也亲身体验到函数就在我们身边,给同学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