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实践,从四个方面揭示了加强高校共青团通过实践育人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性。实践育人是高校共青团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大学生加强与社会广泛联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青年
作者简介:高健(198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赵晶(1975-),女,江苏泰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书记,讲师。(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高等学校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99-02
人类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具有教育人的功能。加强实践活动和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教学,才能使得理论知识教学更加富有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将社会实践作为重要教育途径与手段,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教事业健康发展。
一、实践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现如今,“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高校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更把实践育人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以“依托专业优势、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因此,现今高校实施发展性素质教育的途径无非包括课堂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三个方面,互相补充配合,有机结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基础,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提;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寓知于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情、国情。这三个方面活动的共同作用构成了高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但无疑,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育人,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要求,体现了团的性质,体现了青年的需求,与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共青团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青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围绕高校育人的目标体系,找准切入点。而无疑,社会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实践育人这个模块,着手实施,协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理念固化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学生运用课本所学并能动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直接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角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实践育人是深入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育人工作有五个层级的培养目标: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帮助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四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五是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五方面目标是递进关系,但如何实现这五方面目标,共青团能否有效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而如何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说到底也是为了培养人,是要为党赢得青年。
高校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切实担负起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把这项任务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检查和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团组织都为党的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是共青团的光荣与骄傲,也是学校战线在全团基础性战略地位的集中体现。
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育人工作尤为重要。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性的实践决定的,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的实践过程。人们通过 “内化—外化—内化(调节)”过程的反复践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将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意识,再将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外化”于实践之中,二者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调节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能力,促使良好素质的形成,此为“调节”阶段,也是又一次“内化”的开端。
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剧烈,有好奇心,往往求新求异,对许多问题有很强的探求意识,思维和行为的可塑性极强,当现实与理想产生巨大差异,往往很容易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和情感不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学生可以走进社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实践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客观要求
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的素质外化的对象化,并使人的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实践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各方面素质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同时又使人的素质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含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机地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尽展所长,发挥自身的价值,既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又为社会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性包括需求以及能力两方面的全面性。需求的全面性即“多方面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需要或安全需要,人们还渴望得到尊重、拥有爱与归属、实现自我价值;而能力的全面性指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有能力创造和享用各种价值。社会实践作为完善和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知识能力的有效平台,使脑力与体力相结合,提供了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共青团学校战线组织比较健全、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较高、团员人数众多、工作基础较好,在全团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同时,学校直接担负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学校团的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共青团工作全局,对全团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要有更高的目标,要在吸引凝聚青年,进而影响动员青年方面走在全团前列;在履行根本职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走在全团前列。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大学生不仅应该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汲取更为广泛的实践知识。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但是长期的校园生活经历,使他们对国情、民情、自我缺乏深刻的了解,认识不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脱离实际生活,脱离人民大众,有时往往一个小挫折就能让他们丧失信心。所以,如果走入社会,极可能出现心理落差大的现象,缺乏必要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社会实践无疑对他们调整情绪、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有着重要帮助,让他们拥有必要的竞争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心理保健作用。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实践育人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代高校的育人目标旨在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人文和政治素质教育,即正确处理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等问题来组织教育内容,并且特别注重人文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相比之下,却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关于实践教育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社会实践教育就已经起步,但成效甚微。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往往不能与社会的基本要求相协调,往往不能对其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应该也必须成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需要。高校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就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人类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培养、教育、成长、发展的。同时,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于社会实践,发展于社会实践。打造精品,是提升共青团组织影响力,增强对青年吸引和凝聚的重要途径。一些主题好、受欢迎、影响广、效果好、可持续的工作项目,一般具有较高的党政支持度、社会关注度和青年参与度,这些精品的社会影响力就是社会实践活动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可以影响全团、带动社会,影响一批,甚至一代青年。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到80年代的学习张海迪活动、新长征突击手,再到90年代以来的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和项目,都是共青团工作的精品,在几代青年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德育理念革命,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重新定向。在实践育人建设进程中,大学生是重要主体。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并不清楚社会实践的本质,把它视为行政要求,致使社会实践没有发挥其作用。无论什么原因,但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观念是行为的指针,认识不清楚、不深入,行动就难以奏效、难以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往往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社会知识的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对其思想上的统一认识、深化认识。特别是高校共青团应该努力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服务做文章,也就是围绕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和网络化的一代,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成长发展的较大压力。高校应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去,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成长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正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4).
[3]牛磊.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2).
[4]鲁宇红,李素芳.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0,(5).
[5]苏凤萍.21世纪的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青年
作者简介:高健(198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赵晶(1975-),女,江苏泰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书记,讲师。(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高等学校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99-02
人类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具有教育人的功能。加强实践活动和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教学,才能使得理论知识教学更加富有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将社会实践作为重要教育途径与手段,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教事业健康发展。
一、实践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现如今,“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高校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更把实践育人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以“依托专业优势、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因此,现今高校实施发展性素质教育的途径无非包括课堂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三个方面,互相补充配合,有机结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基础,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提;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寓知于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情、国情。这三个方面活动的共同作用构成了高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但无疑,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育人,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要求,体现了团的性质,体现了青年的需求,与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共青团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青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围绕高校育人的目标体系,找准切入点。而无疑,社会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实践育人这个模块,着手实施,协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理念固化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学生运用课本所学并能动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直接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角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实践育人是深入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育人工作有五个层级的培养目标: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帮助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四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五是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五方面目标是递进关系,但如何实现这五方面目标,共青团能否有效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而如何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说到底也是为了培养人,是要为党赢得青年。
高校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切实担负起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把这项任务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检查和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团组织都为党的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是共青团的光荣与骄傲,也是学校战线在全团基础性战略地位的集中体现。
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育人工作尤为重要。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性的实践决定的,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的实践过程。人们通过 “内化—外化—内化(调节)”过程的反复践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将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意识,再将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外化”于实践之中,二者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调节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能力,促使良好素质的形成,此为“调节”阶段,也是又一次“内化”的开端。
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剧烈,有好奇心,往往求新求异,对许多问题有很强的探求意识,思维和行为的可塑性极强,当现实与理想产生巨大差异,往往很容易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和情感不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学生可以走进社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实践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客观要求
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的素质外化的对象化,并使人的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实践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各方面素质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同时又使人的素质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含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机地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尽展所长,发挥自身的价值,既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又为社会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性包括需求以及能力两方面的全面性。需求的全面性即“多方面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需要或安全需要,人们还渴望得到尊重、拥有爱与归属、实现自我价值;而能力的全面性指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有能力创造和享用各种价值。社会实践作为完善和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知识能力的有效平台,使脑力与体力相结合,提供了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共青团学校战线组织比较健全、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较高、团员人数众多、工作基础较好,在全团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同时,学校直接担负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学校团的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共青团工作全局,对全团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要有更高的目标,要在吸引凝聚青年,进而影响动员青年方面走在全团前列;在履行根本职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走在全团前列。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大学生不仅应该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汲取更为广泛的实践知识。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但是长期的校园生活经历,使他们对国情、民情、自我缺乏深刻的了解,认识不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脱离实际生活,脱离人民大众,有时往往一个小挫折就能让他们丧失信心。所以,如果走入社会,极可能出现心理落差大的现象,缺乏必要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社会实践无疑对他们调整情绪、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有着重要帮助,让他们拥有必要的竞争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心理保健作用。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实践育人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代高校的育人目标旨在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人文和政治素质教育,即正确处理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等问题来组织教育内容,并且特别注重人文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相比之下,却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关于实践教育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社会实践教育就已经起步,但成效甚微。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往往不能与社会的基本要求相协调,往往不能对其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应该也必须成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需要。高校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就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人类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培养、教育、成长、发展的。同时,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于社会实践,发展于社会实践。打造精品,是提升共青团组织影响力,增强对青年吸引和凝聚的重要途径。一些主题好、受欢迎、影响广、效果好、可持续的工作项目,一般具有较高的党政支持度、社会关注度和青年参与度,这些精品的社会影响力就是社会实践活动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可以影响全团、带动社会,影响一批,甚至一代青年。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到80年代的学习张海迪活动、新长征突击手,再到90年代以来的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和项目,都是共青团工作的精品,在几代青年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德育理念革命,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重新定向。在实践育人建设进程中,大学生是重要主体。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并不清楚社会实践的本质,把它视为行政要求,致使社会实践没有发挥其作用。无论什么原因,但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观念是行为的指针,认识不清楚、不深入,行动就难以奏效、难以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往往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社会知识的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对其思想上的统一认识、深化认识。特别是高校共青团应该努力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服务做文章,也就是围绕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和网络化的一代,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成长发展的较大压力。高校应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去,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成长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正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4).
[3]牛磊.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2).
[4]鲁宇红,李素芳.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0,(5).
[5]苏凤萍.21世纪的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