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参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知识的浩瀚海洋中,课本仅仅是沧海一粟,仅靠课本知识要进行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所以,每位语文老师都知道,必须要给学生增加拓展材料,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初中学生求知欲望正强,探索知识奥秘的好奇心正旺,他们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况且这段时间也是人生中记忆的好时光,少年时代阅读成诵的文章将一辈子受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增加有效的拓展材料是相当必要的,这既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提高的需要。那么该如何增强阅读材料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做,一是有效选择,二是有效保证,三是有效提升。
一、加强选择,提供“养料”
每学期开始,我组织班里的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四位小组长、班级排名的后五人到校图书馆挑选图书。笔者定好挑选要求,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挑选与课文其中一个单元的内容相关的书籍。挑选时,学生要先看目录以及单元提示。比如,某一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那么,学生就要先找与课文直接相关的材料。如课文是《背影》,那么学生就要找出《朱自清散文集》或与朱自清相关的材料或与《背影》写作背景相关的材料。这样一个单元能找出十几本相关的书,六个单元就有六十几本,再加上课本后的名著导读,就形成了一个“班级图书必读材料库”。这些自主选择的材料到第二学期大部分都会被换掉,但也有一小部分会重复使用。三年下来,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上述这些是拓展材料的基本范围的选择,选择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增加拓展材料的有效性,仅有学生主动参与选择为自己提供“养料”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那么,教师又该如何选择“养料”呢?
(一)选择拓展材料时要有相关性
1 与教材相关
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体系,比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回忆录或传记,第二单元是散文诗。编者在编写时有阶段性的侧重,那么在选取拓展材料时要依照单元重点补充相关内容。如在“回忆录”部分我推荐学生着重阅读《名人传记》中的文章,不要求太长,或者我选出其中的一篇要求学生精读。这既能让学生了解现代作家的生活环境,又学到了历史知识,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
2 与主题相似,写法相同
比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以写智慧、情操为主题的文章,其中有诸葛亮的《出师表》。针对这篇文章我们可选出其姐妹篇《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人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不友。这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引发学生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思考。
3 与教师自己相关
对所选材料,教师自己要有话好讲,即能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不能只是教参的代言者,在教材之外,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也要求教师自己兴趣要全面,要会研究。
4 与学生相关
这一点很要紧。一要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关,二要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关。拓展材料大多是欣赏性较强的文章,欣赏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文章,他们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来。所以,所选的材料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我曾经教过一位学生,上课时当老师讲到三国人物时,他的思绪会飞扬,他会想他们小时候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等等。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建议该学生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少年文艺》里找一些写少年心事的微型小说或小小说之类的书来阅读,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所选的拓展材料要易迁移
拓展材料的选择不能生拉硬扯,而是要能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在迁移时,教师一要抓牢迁移的背景;二要抓牢迁移的内容(可以进行延伸——续写或仿写);三可以从文章作者拓展开去。比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的教学中,鉴于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两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我向学生介绍了《江淮异义录》里的《洪州书生》一文,让学生了解这些侠义志士的鲜明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征,读出他们的奇处、异处和可爱之处。
(三)要控制拓展材料的容量
材料切忌太多、太杂。材料要有能帮助消化课本知识的功能。我们在选择拓展材料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课文是本,所有材料的选择都要以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为出发点,一旦离开了课文,那就是舍本逐末了。任何事情都得掌握一个度,材料的选择也一样要控制一定的容量。
二、周记反馈,因势利导
要保证阅读的拓展材料有效,就一定要用好的方法把它落实下来。我觉得写阅读笔记是一种好方法,学生通过周记可以跟老师分享读了哪些书、自己有哪些想法。有个学生,刚开始时在周记上写一些比较生涩的半文言的文章。我觉得初一学生写出半文言的读书笔记不简单,就在周记批语中大大表扬了他一通,并且暗示他可常常这样练笔。于是他所有的周记基本上是这种文笔,而且进步速度飞快,由原来的生涩到娴熟。平时他也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的材料用心阅读。所以,教师在周记批改上的及时指导,实际上就是阅读材料的最有效的拓展。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最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拓展材料。这种有效阅读又是双赢的,因为有那么多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读的文章很多是教师自己不曾读到过的,要批好周记就必须也阅读拓展材料。所以学生的周记其实也在促使教师进步。我经常会说某某同学又让我增长知识了。学生听了,往往会激动好一阵子,并且更加积极地阅读。当然,这样的话也不能讲得太多,否则,变成口头禅的话就不起作用了。
三、利用班会介绍作品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拓展材料的价值,我们利用班会或疏导课时间进行作品介绍。一星期一节的班会课或中午的疏导课,是课外拓展材料阅读结果表达的阵地,材料拓展有效与否在这里也能得到很好的评价。我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组织好材料上台给全班同学作3~5分钟的作品介绍。有些拓展材料涵盖面很广,要求教师指导介绍要点。如果介绍的作品需要补充很多知识,学生一要学会查资料,二要学会组织材料,把零碎的材料串联起来。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环境布置上下工夫。鉴于有些学生不爱阅读,我在教室布告栏上出示了“do you read today”和“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等标语,时时提醒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除了课本以外,必须要多阅读、勤阅读。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增加有效的拓展材料是相当必要的,这既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提高的需要。那么该如何增强阅读材料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做,一是有效选择,二是有效保证,三是有效提升。
一、加强选择,提供“养料”
每学期开始,我组织班里的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四位小组长、班级排名的后五人到校图书馆挑选图书。笔者定好挑选要求,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挑选与课文其中一个单元的内容相关的书籍。挑选时,学生要先看目录以及单元提示。比如,某一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那么,学生就要先找与课文直接相关的材料。如课文是《背影》,那么学生就要找出《朱自清散文集》或与朱自清相关的材料或与《背影》写作背景相关的材料。这样一个单元能找出十几本相关的书,六个单元就有六十几本,再加上课本后的名著导读,就形成了一个“班级图书必读材料库”。这些自主选择的材料到第二学期大部分都会被换掉,但也有一小部分会重复使用。三年下来,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上述这些是拓展材料的基本范围的选择,选择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增加拓展材料的有效性,仅有学生主动参与选择为自己提供“养料”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那么,教师又该如何选择“养料”呢?
(一)选择拓展材料时要有相关性
1 与教材相关
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体系,比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回忆录或传记,第二单元是散文诗。编者在编写时有阶段性的侧重,那么在选取拓展材料时要依照单元重点补充相关内容。如在“回忆录”部分我推荐学生着重阅读《名人传记》中的文章,不要求太长,或者我选出其中的一篇要求学生精读。这既能让学生了解现代作家的生活环境,又学到了历史知识,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
2 与主题相似,写法相同
比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以写智慧、情操为主题的文章,其中有诸葛亮的《出师表》。针对这篇文章我们可选出其姐妹篇《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人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不友。这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引发学生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思考。
3 与教师自己相关
对所选材料,教师自己要有话好讲,即能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不能只是教参的代言者,在教材之外,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也要求教师自己兴趣要全面,要会研究。
4 与学生相关
这一点很要紧。一要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关,二要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关。拓展材料大多是欣赏性较强的文章,欣赏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文章,他们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来。所以,所选的材料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我曾经教过一位学生,上课时当老师讲到三国人物时,他的思绪会飞扬,他会想他们小时候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等等。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建议该学生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少年文艺》里找一些写少年心事的微型小说或小小说之类的书来阅读,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所选的拓展材料要易迁移
拓展材料的选择不能生拉硬扯,而是要能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在迁移时,教师一要抓牢迁移的背景;二要抓牢迁移的内容(可以进行延伸——续写或仿写);三可以从文章作者拓展开去。比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的教学中,鉴于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两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我向学生介绍了《江淮异义录》里的《洪州书生》一文,让学生了解这些侠义志士的鲜明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征,读出他们的奇处、异处和可爱之处。
(三)要控制拓展材料的容量
材料切忌太多、太杂。材料要有能帮助消化课本知识的功能。我们在选择拓展材料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课文是本,所有材料的选择都要以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为出发点,一旦离开了课文,那就是舍本逐末了。任何事情都得掌握一个度,材料的选择也一样要控制一定的容量。
二、周记反馈,因势利导
要保证阅读的拓展材料有效,就一定要用好的方法把它落实下来。我觉得写阅读笔记是一种好方法,学生通过周记可以跟老师分享读了哪些书、自己有哪些想法。有个学生,刚开始时在周记上写一些比较生涩的半文言的文章。我觉得初一学生写出半文言的读书笔记不简单,就在周记批语中大大表扬了他一通,并且暗示他可常常这样练笔。于是他所有的周记基本上是这种文笔,而且进步速度飞快,由原来的生涩到娴熟。平时他也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的材料用心阅读。所以,教师在周记批改上的及时指导,实际上就是阅读材料的最有效的拓展。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最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拓展材料。这种有效阅读又是双赢的,因为有那么多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读的文章很多是教师自己不曾读到过的,要批好周记就必须也阅读拓展材料。所以学生的周记其实也在促使教师进步。我经常会说某某同学又让我增长知识了。学生听了,往往会激动好一阵子,并且更加积极地阅读。当然,这样的话也不能讲得太多,否则,变成口头禅的话就不起作用了。
三、利用班会介绍作品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拓展材料的价值,我们利用班会或疏导课时间进行作品介绍。一星期一节的班会课或中午的疏导课,是课外拓展材料阅读结果表达的阵地,材料拓展有效与否在这里也能得到很好的评价。我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组织好材料上台给全班同学作3~5分钟的作品介绍。有些拓展材料涵盖面很广,要求教师指导介绍要点。如果介绍的作品需要补充很多知识,学生一要学会查资料,二要学会组织材料,把零碎的材料串联起来。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环境布置上下工夫。鉴于有些学生不爱阅读,我在教室布告栏上出示了“do you read today”和“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等标语,时时提醒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除了课本以外,必须要多阅读、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