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2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分析来查找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身体素质 下降 学校体育 对策
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学校体育的直接参与者,我认真反思总结出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很大部分原因应归咎于学校体育的。本文从学校体育的定义开始,阐述学校体育的一些知识,谈谈如何利用学校体育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1.学校体育的含义
很多人认为学校体育就是我们平常的学校体育课,其实不然,学校体育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它的最主要的本质就是强身健体的功能。
2.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全面健身的重点,是终生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
3.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由四个主要部分(或四个要素)构成:①体育教学(以体育课为主要形式);②课外体育活动(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以学生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③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班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④早操和课间操(前者多由学生个人自由锻炼或学生自由组合锻炼,后者多为有组织的徒手体操活动)。
二、各地方学校体育的现状
1.学校体育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导致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2.学校体育设施落后及不齐;
3.体育教师资源不足且素质不高;
4.国家监管力度不大。
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领导要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每天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2)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运动会
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运动项目的兴趣培训活动小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3)学校要正面对待学生体育安全问题
学校要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从思想上重视运动安全问题,并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但不能因为会出现伤害事故就取消或变相停止体育运动。
2.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学水平
(1)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不要因为一些人对体育的轻视,而轻视我们自己,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的知识体系,我们能够在这一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不断更新体育课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切忌放羊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
体育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课,让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年级及不同季节,有计划、有内容,循序渐进地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新鲜感,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3.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学生应懂得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来教育人的一门学科,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是用来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在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只有有了体育知识和技能才能把身体素质搞上去。
总之,只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其他力量的通力合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搞上去。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身体素质 下降 学校体育 对策
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学校体育的直接参与者,我认真反思总结出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很大部分原因应归咎于学校体育的。本文从学校体育的定义开始,阐述学校体育的一些知识,谈谈如何利用学校体育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1.学校体育的含义
很多人认为学校体育就是我们平常的学校体育课,其实不然,学校体育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它的最主要的本质就是强身健体的功能。
2.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全面健身的重点,是终生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
3.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由四个主要部分(或四个要素)构成:①体育教学(以体育课为主要形式);②课外体育活动(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以学生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③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班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④早操和课间操(前者多由学生个人自由锻炼或学生自由组合锻炼,后者多为有组织的徒手体操活动)。
二、各地方学校体育的现状
1.学校体育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导致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2.学校体育设施落后及不齐;
3.体育教师资源不足且素质不高;
4.国家监管力度不大。
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领导要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每天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2)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运动会
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运动项目的兴趣培训活动小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3)学校要正面对待学生体育安全问题
学校要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从思想上重视运动安全问题,并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但不能因为会出现伤害事故就取消或变相停止体育运动。
2.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学水平
(1)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不要因为一些人对体育的轻视,而轻视我们自己,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的知识体系,我们能够在这一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不断更新体育课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切忌放羊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
体育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课,让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年级及不同季节,有计划、有内容,循序渐进地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新鲜感,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3.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学生应懂得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来教育人的一门学科,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是用来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在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只有有了体育知识和技能才能把身体素质搞上去。
总之,只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其他力量的通力合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搞上去。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