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介】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因此,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由低年级的字词学习开始转入句段、篇章的学习,他们对教材内容虽有一定的感知,但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点点滴滴的了解或线状的掌握阶段,难以对课文知识进行网状的思维建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留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教师的责任则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让独立的零星的知识点形成内在的联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借助旧知探求新知的过程,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兴趣、逐步学会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我在备课时认真查阅了中国国家地理网和中国化石网,摘录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制成了教学课件,其中包括5组不同矿物标本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看书吗?
生:喜欢。
师:看的是什么样的书?
生:印在纸上的、一页一页的书。
师:是的。今天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石头书。
二、 初读课文
(师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出示课文题目“石头书”三字。)
师:大家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纷纷回答:“这本书在哪里?”“这本书为什么叫石头书?”“这本书上有什么字?”“这本书上有什么画?”“这本书上有哪些知识?”……)
师:同学们对这个题目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在黑板右侧板书“好奇”两字)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好奇、好学的孩子。大家的“好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头可以成为书吗?二是这本书上有些什么样的字、画、知识?(在黑板中间并排板书:石头
书;再由上而下依次板书: 字 画 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本石头书?
生:带着感情去读。带着好奇心去读这本书。
师:好!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去读这本奇怪的书。现在请大家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能不能较好地掌握课文上的基本内容。
(生兴致勃勃地朗读课文)
师:课文中有些词语,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词语:叔叔 勘探 地壳 矿物 煤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生自读)能读的同学请举手。(指名读)读得很好。“叔叔”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地壳”的“壳”有两个读音,是多音字,这里读“qiào”。地壳就是地球坚硬的壳。现在请大家一起朗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
师:课文插图上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生:叔叔,磊磊,川川。
师: 叔叔是谁?
生:是勘探员叔叔。
师: 勘探员叔叔的任务就是发现地壳中的矿物和煤炭。发现地壳中的矿物的过程就叫“勘探”。磊磊和川川向勘探员叔叔问了许多问题,勘探员叔叔也回答了不少问题。刚才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本书为什么叫石头书?也就是“石头”与“书”有什么关系?谁能先告诉大家可以通过课文上的什么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可以通过课文上的对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师:说得好。现在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把课文读一下。(生认真朗读
课文。)
三、学习课文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样的字呢?
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师:还有吗?
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
(一生朗读)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生:是雨痕和波痕。
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生: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师:(指着屏幕上的省略号问)这六个小点表示什么?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生:叫矿物。
师:(课件出示五组不同矿物标本)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谁愿意代表勘探员叔叔把这段话有表情地读一下?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把这段话读一下。 (一批学生站起来齐读这段话。)
师:读得很好。请全体同学轻轻地把这段话再一起读一遍。
(生轻声齐读勘探员叔叔的话。)
师:石头书上有字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石头书上有没有画,好吗?
生:好!
师:石头书上有些什么画呢?
生:有的像树叶,有的像贝壳,有的好像小鱼。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他用的是“像”和“好像”等词,表示是推测,不敢肯定,比较客观、科学。课文第九自然段告诉我们,石头书里有许多化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化石上有些什么画。(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化石标本,师生一起逐一辨认:恐龙,兰草,鱼,蜘蛛,荷花,海星,小海螺,海虾,等等。)看到这么多的画,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呢?
(生纷纷回答:惊讶、太美了、太神奇了、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师:这些画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些有画的石头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
生(齐):化石。
师:对。(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二段话:“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请喜欢这一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这一段话。
(一部分学生站起来读。师再指名读,齐读。)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石头书上真的有字有画,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三段话:“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请一位同学朗读勘探员叔叔的这一段话。
(一生朗读)
师:勘探员叔叔说,这里原来是什么样子?
生:原来是一片密林。
师:勘探员叔叔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里有花有草,还有昆虫。
师:后来变成了什么?
生:大海。
师:从哪里知道这里曾经是大海?
生:因为这里有贝壳,有小鱼。
师: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里又变成了什么?
生:高山。
师:大海怎么变成高山
了呢?
生:是因为地壳变动,慢慢上升形成的。
师:大海变成高山要经过成千上万年,极其漫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把它体现出来,谁来试试?
(两个学生先后试读,教师给予鼓励,并进行范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一起朗读)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了我们地壳竟是这样变动的,告诉了我们许多地壳变动的知识。读到这里,你们对这本石头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石头书里的知识很多很多。一块小小的石块里,居然蕴藏着这么多的知识!
师:说得太好了!勘探队员们从金光闪闪的矿物中,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金矿,从色彩斑斓的各种矿物中,可以推断这里蕴藏着哪种珍贵的矿藏。(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四段话:“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大家一起把勘探员叔叔说的这一段话读一下。(生齐读)石头书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就是财富。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叫李四光,他通过研究 “石头书”,为我国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黑板上的“知识”二字下边板书:财富)
四、总结课文
师:石头书跟我们用的书一样,有字,有画,有知识,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只是读这本书需要许多特殊的知识和技术。除此以外,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石头书在哪里呢?
师:大家说,石头书在哪里呢?
生:在山上。
师:对,在山上,也可能在地下,在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的脑袋里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满着好奇,非要把问题弄清楚。课文上有一个词,叫——
生:刨根问底。
师:(在黑板右下侧板书:刨根问底)问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一直问到把问题弄清楚。大家把这个词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刨根问底”)“刨”是什么偏旁?
生:立刀旁。
师:对,“刨”就是挖掘。“刨根问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问题一直追问到底,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这就叫——
生: 刨根问底。
师:这是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今天我们学了《石头书》,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引发了大家许许多多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好奇”与“刨根问底”之间打上几个“?”)怎么办?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可以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也可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到网上去查阅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两个网址,希望大家继续探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石头书”。
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 www.dili360.com.com
中国化石网:http://www.cnfossil.com
【评析】
一、以疑激趣,引导探究
在本课教学中,张彤老师采取以问设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深入探究,从提问“石头可以成为书吗”开始,到石头书里是否真的“有字”“有画”“有知识”,直至是否真的“有财富”的深入探讨。学生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凭借文本语言和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课文中所有的知识要点和学习难点,都是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和解决的。他们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思考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初步实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我知识建构。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探究、实践、感悟、体验的学习过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以本为本,感悟语言
文章的精美或精彩往往体现在精心的遣词造句之中。许多富有情感、很有气韵、别具意趣的词句和段落,学生往往难以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去咀嚼、感受、体味。张老师在教学时,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意识(语言的感受、认识、理解、把握能力)的培养,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例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辨别“雨痕”和 “波痕”的细微差异,通过“像”和“好像”等词感受文本语言表述的客观、严密。而对“刨根问底”一词的品味,更是精妙:先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好奇心和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引出“刨根问底”这个词语,初步感知其含义;再由“刨”的偏旁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内蕴;最后适时点拨出“刨根问底”这个词语所蕴含的特殊的深刻含义——科学探究精神。
就这样,在教师的引领和扶持下,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在学生的脑中、心中活起来,学生既体悟了语言的神妙,也得到了语感的
培养。
三、整合资源,拓宽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得到提高。张老师在教学中,能整合生活、媒体、网络等多种资源,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受多种信号,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认识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最后,张老师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国家地理网和中国化石网两个网址,这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刻意的引导和追求,意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实现 “向教科书外的文本资源、网络资源开放,向丰富的生活资源开放,向语文资源的拥有者开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变革。
四、突出重点,倡导探究
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这是张彤老师为这堂课确定的一个教学重点。应该说张彤老师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充分感悟语言的过程,又是启迪心智、熏陶情感、发展素质的过程,充满着思维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江苏苏州市教科院)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因此,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由低年级的字词学习开始转入句段、篇章的学习,他们对教材内容虽有一定的感知,但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点点滴滴的了解或线状的掌握阶段,难以对课文知识进行网状的思维建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留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教师的责任则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让独立的零星的知识点形成内在的联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借助旧知探求新知的过程,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兴趣、逐步学会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我在备课时认真查阅了中国国家地理网和中国化石网,摘录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制成了教学课件,其中包括5组不同矿物标本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看书吗?
生:喜欢。
师:看的是什么样的书?
生:印在纸上的、一页一页的书。
师:是的。今天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石头书。
二、 初读课文
(师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出示课文题目“石头书”三字。)
师:大家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纷纷回答:“这本书在哪里?”“这本书为什么叫石头书?”“这本书上有什么字?”“这本书上有什么画?”“这本书上有哪些知识?”……)
师:同学们对这个题目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在黑板右侧板书“好奇”两字)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好奇、好学的孩子。大家的“好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头可以成为书吗?二是这本书上有些什么样的字、画、知识?(在黑板中间并排板书:石头
书;再由上而下依次板书: 字 画 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本石头书?
生:带着感情去读。带着好奇心去读这本书。
师:好!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去读这本奇怪的书。现在请大家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能不能较好地掌握课文上的基本内容。
(生兴致勃勃地朗读课文)
师:课文中有些词语,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词语:叔叔 勘探 地壳 矿物 煤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生自读)能读的同学请举手。(指名读)读得很好。“叔叔”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地壳”的“壳”有两个读音,是多音字,这里读“qiào”。地壳就是地球坚硬的壳。现在请大家一起朗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
师:课文插图上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生:叔叔,磊磊,川川。
师: 叔叔是谁?
生:是勘探员叔叔。
师: 勘探员叔叔的任务就是发现地壳中的矿物和煤炭。发现地壳中的矿物的过程就叫“勘探”。磊磊和川川向勘探员叔叔问了许多问题,勘探员叔叔也回答了不少问题。刚才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本书为什么叫石头书?也就是“石头”与“书”有什么关系?谁能先告诉大家可以通过课文上的什么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可以通过课文上的对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师:说得好。现在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把课文读一下。(生认真朗读
课文。)
三、学习课文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样的字呢?
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师:还有吗?
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
(一生朗读)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生:是雨痕和波痕。
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生: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师:(指着屏幕上的省略号问)这六个小点表示什么?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生:叫矿物。
师:(课件出示五组不同矿物标本)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谁愿意代表勘探员叔叔把这段话有表情地读一下?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把这段话读一下。 (一批学生站起来齐读这段话。)
师:读得很好。请全体同学轻轻地把这段话再一起读一遍。
(生轻声齐读勘探员叔叔的话。)
师:石头书上有字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石头书上有没有画,好吗?
生:好!
师:石头书上有些什么画呢?
生:有的像树叶,有的像贝壳,有的好像小鱼。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他用的是“像”和“好像”等词,表示是推测,不敢肯定,比较客观、科学。课文第九自然段告诉我们,石头书里有许多化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化石上有些什么画。(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化石标本,师生一起逐一辨认:恐龙,兰草,鱼,蜘蛛,荷花,海星,小海螺,海虾,等等。)看到这么多的画,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呢?
(生纷纷回答:惊讶、太美了、太神奇了、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师:这些画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些有画的石头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
生(齐):化石。
师:对。(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二段话:“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请喜欢这一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这一段话。
(一部分学生站起来读。师再指名读,齐读。)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石头书上真的有字有画,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三段话:“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请一位同学朗读勘探员叔叔的这一段话。
(一生朗读)
师:勘探员叔叔说,这里原来是什么样子?
生:原来是一片密林。
师:勘探员叔叔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里有花有草,还有昆虫。
师:后来变成了什么?
生:大海。
师:从哪里知道这里曾经是大海?
生:因为这里有贝壳,有小鱼。
师: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里又变成了什么?
生:高山。
师:大海怎么变成高山
了呢?
生:是因为地壳变动,慢慢上升形成的。
师:大海变成高山要经过成千上万年,极其漫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把它体现出来,谁来试试?
(两个学生先后试读,教师给予鼓励,并进行范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一起朗读)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了我们地壳竟是这样变动的,告诉了我们许多地壳变动的知识。读到这里,你们对这本石头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石头书里的知识很多很多。一块小小的石块里,居然蕴藏着这么多的知识!
师:说得太好了!勘探队员们从金光闪闪的矿物中,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金矿,从色彩斑斓的各种矿物中,可以推断这里蕴藏着哪种珍贵的矿藏。(课件出示勘探员叔叔的第四段话:“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大家一起把勘探员叔叔说的这一段话读一下。(生齐读)石头书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就是财富。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叫李四光,他通过研究 “石头书”,为我国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黑板上的“知识”二字下边板书:财富)
四、总结课文
师:石头书跟我们用的书一样,有字,有画,有知识,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只是读这本书需要许多特殊的知识和技术。除此以外,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石头书在哪里呢?
师:大家说,石头书在哪里呢?
生:在山上。
师:对,在山上,也可能在地下,在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的脑袋里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满着好奇,非要把问题弄清楚。课文上有一个词,叫——
生:刨根问底。
师:(在黑板右下侧板书:刨根问底)问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一直问到把问题弄清楚。大家把这个词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刨根问底”)“刨”是什么偏旁?
生:立刀旁。
师:对,“刨”就是挖掘。“刨根问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问题一直追问到底,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这就叫——
生: 刨根问底。
师:这是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今天我们学了《石头书》,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引发了大家许许多多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好奇”与“刨根问底”之间打上几个“?”)怎么办?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可以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也可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到网上去查阅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两个网址,希望大家继续探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石头书”。
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 www.dili360.com.com
中国化石网:http://www.cnfossil.com
【评析】
一、以疑激趣,引导探究
在本课教学中,张彤老师采取以问设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深入探究,从提问“石头可以成为书吗”开始,到石头书里是否真的“有字”“有画”“有知识”,直至是否真的“有财富”的深入探讨。学生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凭借文本语言和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课文中所有的知识要点和学习难点,都是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和解决的。他们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思考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初步实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我知识建构。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探究、实践、感悟、体验的学习过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以本为本,感悟语言
文章的精美或精彩往往体现在精心的遣词造句之中。许多富有情感、很有气韵、别具意趣的词句和段落,学生往往难以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去咀嚼、感受、体味。张老师在教学时,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意识(语言的感受、认识、理解、把握能力)的培养,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例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辨别“雨痕”和 “波痕”的细微差异,通过“像”和“好像”等词感受文本语言表述的客观、严密。而对“刨根问底”一词的品味,更是精妙:先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好奇心和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引出“刨根问底”这个词语,初步感知其含义;再由“刨”的偏旁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内蕴;最后适时点拨出“刨根问底”这个词语所蕴含的特殊的深刻含义——科学探究精神。
就这样,在教师的引领和扶持下,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在学生的脑中、心中活起来,学生既体悟了语言的神妙,也得到了语感的
培养。
三、整合资源,拓宽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得到提高。张老师在教学中,能整合生活、媒体、网络等多种资源,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受多种信号,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认识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最后,张老师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国家地理网和中国化石网两个网址,这不是形式,而是一种刻意的引导和追求,意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实现 “向教科书外的文本资源、网络资源开放,向丰富的生活资源开放,向语文资源的拥有者开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变革。
四、突出重点,倡导探究
依托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这是张彤老师为这堂课确定的一个教学重点。应该说张彤老师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充分感悟语言的过程,又是启迪心智、熏陶情感、发展素质的过程,充满着思维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江苏苏州市教科院)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