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主要考察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增强学生阅读与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继承和弘扬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如何指导学生翻译文言文,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与要领,成为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下面就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感受,谈谈文言文翻译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翻译文言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释译。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光看这一句,似乎可以译成“狐狸叫喊道……”但联系上下文“(陈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可知“呼曰”者不是“狐”而是“吴广”。“狐鸣”即“像狐狸嗥叫那样”,用来修饰“呼”的。翻译古文先应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然后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精神作详译。
二.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照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例如,原文:此殆天以资将军,直译: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原文:将军岂有意乎?直译:将军大概有些意思吧?
上面的译文基本上和原文的词语一一对应。除个别词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或表示某种语气而不能译出外,直译要求基本上做到逐词落实。如果把第一个例句译成“这是天帮助将军”,大意是对的,但“殆”、“以”这些词语没有译出,不能准确表达原句的语气。如果只满足于此,提高精确地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直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将军岂有意乎?”用的是疑问句式,表达的是询问、估测的语气。前面的译文较好的体现了原意。如果译作“将军难道对它有意图吗?”那就成了反问句式,意思恰恰相反;译作“将军对它是有意图的”,又成了肯定性的陈述句,舍弃了原句的估测性、委婉语气,语意也有出入。后两种译法都不能采用。
一篇文言文的翻译,主要应采用直译,但有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显豁,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一清二楚了。意译的好处在于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它仅译大意,不及直译严密,对正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推广。
留、释、换、补、删这五个字概括了直译时的五种手段:1、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留下。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虎”、“星”、“车”、“大”、“开”等,也无需翻译;2、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语词来解释文言文中的语词。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的解释;3、换,即是替换。有很多文言词,在翻译时既不能“留”、“补”,又不属于“删”,此时就要“换”。“换”有两种情况:其一,不少文言词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可是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来的词表示,而用另外的词表示;其二,同一个词,在文言和现代汉语里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差别,不能以今度古,造成误解;4、“补”: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补充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5、“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自编口诀,熟能生巧
古诗文翻译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引导他们编录一些翻译口诀,就能事半功倍。比如有人编成了如下口诀,很适合学生实践运用。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意,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梁隆江,教师,现居贵州桐梓。
一.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翻译文言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释译。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光看这一句,似乎可以译成“狐狸叫喊道……”但联系上下文“(陈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可知“呼曰”者不是“狐”而是“吴广”。“狐鸣”即“像狐狸嗥叫那样”,用来修饰“呼”的。翻译古文先应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然后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精神作详译。
二.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照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例如,原文:此殆天以资将军,直译: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原文:将军岂有意乎?直译:将军大概有些意思吧?
上面的译文基本上和原文的词语一一对应。除个别词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或表示某种语气而不能译出外,直译要求基本上做到逐词落实。如果把第一个例句译成“这是天帮助将军”,大意是对的,但“殆”、“以”这些词语没有译出,不能准确表达原句的语气。如果只满足于此,提高精确地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直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将军岂有意乎?”用的是疑问句式,表达的是询问、估测的语气。前面的译文较好的体现了原意。如果译作“将军难道对它有意图吗?”那就成了反问句式,意思恰恰相反;译作“将军对它是有意图的”,又成了肯定性的陈述句,舍弃了原句的估测性、委婉语气,语意也有出入。后两种译法都不能采用。
一篇文言文的翻译,主要应采用直译,但有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显豁,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一清二楚了。意译的好处在于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它仅译大意,不及直译严密,对正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推广。
留、释、换、补、删这五个字概括了直译时的五种手段:1、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留下。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虎”、“星”、“车”、“大”、“开”等,也无需翻译;2、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语词来解释文言文中的语词。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的解释;3、换,即是替换。有很多文言词,在翻译时既不能“留”、“补”,又不属于“删”,此时就要“换”。“换”有两种情况:其一,不少文言词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可是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来的词表示,而用另外的词表示;其二,同一个词,在文言和现代汉语里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差别,不能以今度古,造成误解;4、“补”: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补充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5、“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自编口诀,熟能生巧
古诗文翻译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引导他们编录一些翻译口诀,就能事半功倍。比如有人编成了如下口诀,很适合学生实践运用。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意,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梁隆江,教师,现居贵州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