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落实国家安全教育是中学地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更新地理育人体系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学地理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存在目标认知“误解”、内容把握“误差”、教学实施“误区”的问题。推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国家安全教育,文章提出两点实施路径。一是要关注纵向衔接,把握不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特点。二是要以“核心知识”“问题任务”“观念能力”“表现特征”为抓手,搭建“四层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实国家安全教育是中学地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更新地理育人体系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学地理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存在目标认知“误解”、内容把握“误差”、教学实施“误区”的问题。推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国家安全教育,文章提出两点实施路径。一是要关注纵向衔接,把握不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特点。二是要以“核心知识”“问题任务”“观念能力”“表现特征”为抓手,搭建“四层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融入策略,并以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为例,阐述了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渗透策略。
其他文献
对于舞蹈编导而言,对于舞蹈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一次心理历程。在群舞的编舞技法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舞蹈音乐以及舞蹈动作。对于舞蹈动作的编排中,不仅在于创造外形上做到"形象化",也希望达到"形象化"的内心劳动,这也是舞蹈作品的创作基石。本文就舞蹈编导中的群舞编舞技法问题做了深入研究。
构建“学为中心、思维为径”的思维课堂,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核心素养培育之诉求。地理思维课堂的构建,教师应以“教—学—评”各环节思维培养为要旨,借助情境问题式教学,引领学生运用地理研究的思维方式探索真实问题,建立与问题关联的知识结构,找出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精准而富有逻辑地表达结论。
<正>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我国的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这背后离不开编舞技法的长期发展。完整的舞蹈作品离不开高超的编舞技法。编舞技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舞蹈的编导,一方面是舞蹈的训练,将这些有机的融合,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舞蹈编导中的舞蹈技法运用可以体现着整支舞蹈的精华,优美的舞蹈作品需要结合编舞技法的有效应用。一、舞蹈编导应该捕捉舞蹈形象1、建立观察分析生活
在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为了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亟需结合教材内容和校园条件开展地理室外课。文章以襄阳五中实验楼天井草坪上渐尖毛蕨西宽东窄的分布现象为背景,探究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因素。让学生通过分组测量采样、对比分析、总结反思,得出以渐尖毛蕨为代表的喜阴植物生长分布受到光照、土壤和水分等因素影响的结论。
<正>云南元谋,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因孕育了我国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而闻名于世。但却少有人知道,这样的一片干热河谷,还孕育着一种罕见的地质奇观——土林。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并称为“云南三林”,是构造作用下流水侵蚀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原始地层受流水淋蚀、冲刷后形成了千沟万壑,土柱高低参差、层见叠出,远远望去像一片森林,因此被称作“土林”。
在“双减”政策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评价学生行为过程和具体表现的表现性评价显得更加重要。文章根据表现性评价设计方法,制定了以表现性评价为指导的地理假期综合实践作业。该作业以表现性目标为方向,以表现性任务为载体,以表现性评分规则为标准。
文章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以“水与生活”为主题,基于地理、生物、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三个学科的共通概念,开展了调查研究、实验探究、动手实践、展示汇报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形成相关的上位概念,提高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教师全面贯彻提质减量的相关理念与原则,使小学数学作业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基于此,阐述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受到影响的基础上,从明确学生身心层次、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积分作业模式、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引入挑战作业模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创新设计的策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本文深入挖掘数字经济的绿色价值,阐释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并探究其中介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
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设计既能落实地理学科育人要求,又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相呼应。本文将“‘划区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层复杂性的方法”作为组织和统整大单元的具体线索,构建侧重“‘划区认识’方法的渗透”的大单元,从主题提炼、目标设定、评价标准拟定、学习活动设计方面着手,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