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连珠 滑润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教学环节,好比是散乱的珠子,而过渡语则是串联这些珠子的丝线,没有丝线,再璀璨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精美的项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具有启发性、迁移性、感染性的过渡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注重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一、激趣连珠,活跃课堂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往往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激趣式过渡语。比如:有一个老师在讲解ang可以与哪些声母组合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们猜一猜,ang最喜欢与哪些声母交朋友呢?接着用气球带出一个个声母,学生说对一个,那个相应的气球就会变大,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还有位教师在讲《欢庆》一课时,范读课文后,为了引出本课生字,这时,教师说:“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广场上正在举行放气球比赛。”说完就出示带生字的气球,再进行生字教学,这样的引出形式既自然得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提问连珠,启发课堂
  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 提问式过渡语就是教师有目的地提示课文的某一方面内容,启发学生作“由此及彼”地去联想,从而在揭示“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自然勾连,上下贯通。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时,我就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五壮士要选择跳下悬崖呢?假如他们不跳,结果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班级里议论纷纷,讨论的热情马上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去变更思路,去想象另一种结果。这种过渡语可以让他们更深刻、更全面地去了解五壮士跳崖的原因,也可以更深入地去体会壮士们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精神。
  三、渲染连珠,情境课堂
  高年级语文的学习不只是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而已,它还需要学生进一步体验文中的意境,使其思想境界不断升华,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情境式过渡语,就是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切换。《丰碑》一文就是典型的一例,由于此文的历史背景与现今相距甚远,当今的小学生很难体会军需处长那种专门利人、毫不利已的崇高精神,所以在讲解这一中心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当时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多一件衣服就多一份生命的希望,少一件衣服就少一份生命的指望。他穿得这么单薄,冻僵在那儿,可是他的棉衣去哪儿了呢?这位军需处长宁愿自己挨冷受冻而去温暖战友的心田,他宁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来战友的生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唤醒、去鼓舞战士们的顽强斗志。他的精神是不朽的,他的灵魂与青山长在!他将在革命队伍中永生!现在我提议: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致以少先队员崇高的敬礼吧!”一听到口号声,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那个场面真让人感到激动和振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思想不但受到了感染,而且深深体会到这位军需处长那种为了战友,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了。
  四、线索连珠,串联课堂
  课堂环节零零碎碎的,每个环节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这样的课堂,让听的人吃力,学的人无味。就像一件衣服,领子是领子,袖子是袖子,没有缝合,就算用最上等的布料,也是残次品。同样,一堂课,我们也必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并列关系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线索式过渡语,串联于整个教学过程,让一个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一篇课文时,课文主要讲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几种玻璃的特点以及作用。在上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用“你最喜欢哪种玻璃,为什么?”“你还想发明哪些玻璃,为什么?等问题来过渡到各部分内容来进行教学。
  总之,教学过渡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客观现象,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认识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掌握常用的过渡方法,不仅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使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同时使课堂教学增添艺术的魅力。
其他文献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学生高效学习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能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教师才是一位智慧的教师。那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哪些状态呢?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起點  一般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习惯于从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出发,按教材的编排意图有条理地进行教学。这样可能会犯两种错误:  一种是忽视学生的真实
《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我从事的数学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有学习的潜能,但学习不自信,其中一部分学生对自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程,课堂上不主动,另外有少量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差,现如今学生评价目标比较单一,评价的方法还不够丰富,关注评价过程不够,关注情况态度和价值观不够,这样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并不能真
动一动,音乐在其中,快乐在其中!  十九世纪初叶,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就提出了著名而又有成效的“体态律动学”,他主张以身体(包括全身肢体及各种器官)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韵律节奏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从而达到欣赏表现音乐的能力。在我校“培养学生技能,挖掘学生潜能”校本教研的实践中,我在不断摸索中发现,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以唱游律动为主要教学
【摘要】 科学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本文分析了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改进现有实验装置,力求精细和有效;优化实验内容,力求提高思维能力;优化实验方法,力求最佳实验效果;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力求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实验教学优化设计  初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
数学“探索式”问题自主解决教学模式是自主探索新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课前自主体验 课内合作探索=问题解决,是一种在充分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和培养自主发展的完整的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一、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1、学科特点——数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  数学学科属于自然科
一、教材分析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二年级第四册《唱游与律动》校本选用教材中的第三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话色彩的波兰儿童歌曲,是由四二拍和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大调式歌曲,旋律明快舒畅,节奏活泼跳跃,歌词简单深刻,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可爱憨厚的舞蹈形象,适合智障学生边表演边歌唱。本首歌曲计划课时五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四课时。第一课时 "练练",让智障学生掌握本首儿歌的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它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跨学科的“整合性”能够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获得学生与教师的喜爱,但如何立足于课内知识,拓展课外世界,确立实践主题令人深思。可当语文综合性学习遇上了课外阅读,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获得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相融相辅相成  一本语文课本,读写背诵一学期的时代已经
新课改的全面推行,给我们的初中思考带来了很多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这新的教育理念下,搞好初中思品教育呢?希望我们的思品教师能正确把握新思品课标的精髓,努力探索,及时纠正思品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因为事情做错了可以重来,然而学生的成长却没有第二次。因此,教师主导的作用不能丢!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鲁迅先生曾以他们在学习中老师不重视引导为例来形容其必要性:在暗胡同里瞎摸,有些人摸了出来,更多的人终身留在
【摘要】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时局动荡,国家处于剧烈变革之际。为解决国家走向问题,各流派学者争相出谋划策。由于周王室日渐衰微、井田制崩溃、士阶层崛起等背景,引发了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论战。学术界迎来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空前辉煌时期。  【关键词】士阶层崛起 论战 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学者为解决国家如何发展问题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现实教学中一个需要广为考虑的课题,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对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来说是个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经历过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洗礼,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思维模式,这时候的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与否已经层次分明,具体体现在构思,用词,修辞等手法,以及表达情感和展开联想与想象能力方面,这给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