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教程改革,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互动式教学创新模式,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讨论,假设、反思,配合学生亲自实验和多媒体教学,逐步转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形成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标 互动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7-01
1.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是重点,而学生的“学”常常被忽视,因而常常造成老师辛苦备课讲课,而学生在课下听不进去,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因而在新模式的探索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必须着重考虑的方面。
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引导的学科,以往教学中,高中化学常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强调“记”,而忽视“疑”,使学生没有充分的通过实验现象去思考背后的科学问题,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已推行使用“新课标”,新课标采用模块化设计,在紧密联系初中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新课标的教学模式不能依照老路子,必须进行创新。
2.创新模式
2.1备课方案
开展互动式教学,备课是关键环节。在此模式下,备课要立足于本班的具体情况,在详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多方面设计,并对知识点的不同见解进行总结。备课是个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备课一方面需要众多老师经验的汇集,同时也需要对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发掘,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现实问题,并形成一系列经典的讨论案例。通过以上方式,形成一套联系实际,有效互动的综合化、具体化、程序化的备课方案[1]。
2.2 问题的提出
化学知识处处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发现化学原理,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在讲授胶体课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胶体应用,如墨水、涂料等等,通过这些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胶体的特征,如分散性。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要素,提出问题并非仅仅存在于探究活动的开始, 在实际探究活动中, 学生往往还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 这是进行探究教学的新起点, 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重要的一环[2-3]。
2.3 大胆的假设
假设是问题提出的拓展,也是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手段,假设包括类比假设、归纳假设等。举例如下:
(1)类比假设
类比式假设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具有的某种或某些共有或相似的要素或特征, 推出其中一个(类)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类)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或部分属性而形成的假设。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据此提出假设,氢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会生成碳酸盐呢?这会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环节。
(2)归纳假设
运用归纳法提出和建立假设, 是一种从特殊与个别事实所获得的认识或规律, 提高到一般的认识和规律的方法。例如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单质铜,锌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据此启发学生进行类比假设,当氧化铜与锌反应时,能否生成单质铜[4]。
2.4 反思与结论
通过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教师和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一般来说是比较笼统而且粗糙的。此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原理,结合实验结果,对这些想法进行分析和归纳,逐步形成学生对化学普遍规律的清晰认识。
2.5 互动实验
在通常的教学中,化学实验常常由教师来进行,学生只是进行观摩,互动很少,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新模式下,教师可以将部分较为安全,操作难度低的实验交由学生进行,教师在一旁提点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很认真和尽力的将实验做好,并通过试验成功得到自身的鼓励,并以此产生模范效应,使得听课学生既认真观察实验又会产生自己上台实验的冲动。通过这种互动,一方面通过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对化学反应印象深刻,又会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其自主探索能力[5-6]。
2.6 多媒体运用
整合信息技术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替代一些费时或有毒有害的实验,模拟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拟化学实验错误操作后果,模拟实验设计,模擬化工生产过程等。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 Flash 课件,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的实验现象,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干巴巴的文字所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已经是新的目标,如果自己是一位有心的教师,就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越来越会学习,教学活动也就会拥有一定的创造力。在化学课堂的教学当中,只有适当的引导,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静.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7):41~45.
[2]吴海霞.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实验意识[J]. 化学教学,2010,(09):21~25.
[3]张胜秀. 新课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53~56.
[4]陈涛, 张望云. 科学教育专业中 普通化学 课程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5):43~46.
[5]李蔚, 祖晶. 课堂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标 互动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7-01
1.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是重点,而学生的“学”常常被忽视,因而常常造成老师辛苦备课讲课,而学生在课下听不进去,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因而在新模式的探索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必须着重考虑的方面。
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引导的学科,以往教学中,高中化学常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强调“记”,而忽视“疑”,使学生没有充分的通过实验现象去思考背后的科学问题,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已推行使用“新课标”,新课标采用模块化设计,在紧密联系初中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新课标的教学模式不能依照老路子,必须进行创新。
2.创新模式
2.1备课方案
开展互动式教学,备课是关键环节。在此模式下,备课要立足于本班的具体情况,在详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多方面设计,并对知识点的不同见解进行总结。备课是个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备课一方面需要众多老师经验的汇集,同时也需要对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发掘,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现实问题,并形成一系列经典的讨论案例。通过以上方式,形成一套联系实际,有效互动的综合化、具体化、程序化的备课方案[1]。
2.2 问题的提出
化学知识处处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发现化学原理,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在讲授胶体课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胶体应用,如墨水、涂料等等,通过这些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胶体的特征,如分散性。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要素,提出问题并非仅仅存在于探究活动的开始, 在实际探究活动中, 学生往往还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 这是进行探究教学的新起点, 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重要的一环[2-3]。
2.3 大胆的假设
假设是问题提出的拓展,也是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手段,假设包括类比假设、归纳假设等。举例如下:
(1)类比假设
类比式假设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具有的某种或某些共有或相似的要素或特征, 推出其中一个(类)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类)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或部分属性而形成的假设。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据此提出假设,氢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会生成碳酸盐呢?这会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环节。
(2)归纳假设
运用归纳法提出和建立假设, 是一种从特殊与个别事实所获得的认识或规律, 提高到一般的认识和规律的方法。例如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单质铜,锌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据此启发学生进行类比假设,当氧化铜与锌反应时,能否生成单质铜[4]。
2.4 反思与结论
通过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教师和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一般来说是比较笼统而且粗糙的。此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原理,结合实验结果,对这些想法进行分析和归纳,逐步形成学生对化学普遍规律的清晰认识。
2.5 互动实验
在通常的教学中,化学实验常常由教师来进行,学生只是进行观摩,互动很少,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新模式下,教师可以将部分较为安全,操作难度低的实验交由学生进行,教师在一旁提点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很认真和尽力的将实验做好,并通过试验成功得到自身的鼓励,并以此产生模范效应,使得听课学生既认真观察实验又会产生自己上台实验的冲动。通过这种互动,一方面通过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对化学反应印象深刻,又会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其自主探索能力[5-6]。
2.6 多媒体运用
整合信息技术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替代一些费时或有毒有害的实验,模拟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拟化学实验错误操作后果,模拟实验设计,模擬化工生产过程等。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 Flash 课件,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的实验现象,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干巴巴的文字所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已经是新的目标,如果自己是一位有心的教师,就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越来越会学习,教学活动也就会拥有一定的创造力。在化学课堂的教学当中,只有适当的引导,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静.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7):41~45.
[2]吴海霞.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实验意识[J]. 化学教学,2010,(09):21~25.
[3]张胜秀. 新课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53~56.
[4]陈涛, 张望云. 科学教育专业中 普通化学 课程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5):43~46.
[5]李蔚, 祖晶. 课堂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