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y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认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
  在對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我听到、看到过得音乐优质课、公开课教学大都是与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在欣赏教学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现象,不注重深层次地实际教学。
  二、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二种心理形式。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中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渲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搞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的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情绪甚至会相反。
  三、音乐欣赏的体裁形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是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爱劳动》是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老师在进行歌曲教学中,首先通过歌曲中的衬词:嗨哟里格嗨哟嗨嗨…..与劳动的步伐相结合来了解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音乐与行进的步伐是统一的。
  通过以上,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受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即使中学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阅读能力,与听、说、写比肩而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       新课程将教学定位为“交往”,“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那么,阅读就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
该研究用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增殖禽流感病毒,从尿囊液中提取病毒基因组总RNA,参考GeneBank中对应基因片断的核苷酸序列设计HA和NP基因片断特异性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期刊
随着新教材的大力推广,广大数学教师不断地在进行探索,力求能找到促进教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动笔画画、动手摆摆,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
小学,作为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承担着如何“启蒙”、如何带领学生“入门”的重任。因此,打好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初步交际能力是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要达到交际化的目的,必须使学生进行反复地操练与练习。然而,传统的教学仍局限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单调的模式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在此类操练上。久而久之,课堂气氛也会随之"降温",学习积极性骤减,根本无法
学习兴趣是人们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趋向。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积极性就越能保持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性、趣味性、惊奇性的精神感受,使学生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错,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怎样才能将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讲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呢?为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思想认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是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
摘要: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  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师。遇到好老师是人生一大幸事。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来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作为初中的英语教师,他们的素质将决定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素质较高的英语老师,给了学生展翅翱翔的机会,一个人在初中英语打不好基础,也就意味着他与很多好机会失之交臂。也就是说,初中英语教师的素质与人才息息相关,是决定教育水平高低、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学记上说“善歌者使
摘要: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理论与语义翻译理论。交际翻译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翻译策略。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尽量为这些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交际翻译 英文公示语 翻译策略  复习阶段是学生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结构